李學芳
摘要: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課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而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在語文寫作方面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一提到寫作,學生就犯頭疼病。針對這種情況,我有一些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建議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從2013年上班,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低段、中段、高段都教過。根據(jù)孩子的寫作表現(xiàn),低段的寫作教學基本上是看圖寫話。很多孩子圖上的內(nèi)容能看懂,就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再加上留守兒童居多,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只管衣食,想管教育,可管不了,認為有老師管,于是,對孩子的學習,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缺失家庭教育。因此,他們學會偷懶,既不想動手又不想動腦,長期循環(huán)往復,以至于他們一看到看圖寫話就空著,看都不看,理都不理,最終惡果,他們提不起筆來,寫話沒了興趣,不相信自己可以把寫話寫好,沒了自信。有的孩子甚至對寫作產(chǎn)生了排斥心理,這樣就給教學帶來了嚴重的困難。中高段的學生,他們大部分可以提起筆,但是,內(nèi)容空洞,口水話,平淡無奇,難以寫生動,寫形象,寫具體。比如:要求學生寫日記,很多學生就是這樣寫的,把一天之中全部做的事情用一句話寫出來?!敖裉煸缟?,我6:30起床吃飯,然后去學校。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第二節(jié)課是數(shù)學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放學了,我迅速回家?!边@樣的日記屢見不鮮。因此,針對這種種情況,為了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我有一些自己的建議。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建議
(一)教師要改變寫作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麑W生對寫作產(chǎn)生了興趣,那么,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就成功了一半。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適合他們各自的教學策略,讓他們喜歡上寫作,愛上寫作,主動寫作,樂于寫作,覺得寫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枯燥無味、身心俱疲的事情。讓孩子脫掉厚厚的外衣——負擔;穿上輕松自如的外套——享受。這樣,我們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事半功倍。那么,通過怎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教師應該與學生多進行交流溝通。溝通是信任的橋梁。與學生友好相處,亦師亦友。學生信任你,自然會對你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教師善于傾聽,樂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進行換位思考,選擇一種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學生寫什么,該怎樣寫。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不同,老師的要求也應不同。
抓緊時機,以鼓勵為主。對待學生的每一次表現(xiàn),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以鼓勵為主,可以是口頭表揚,可以是書面評語,也可以全班范文展示等等。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不錯過每一次表揚的機會,不放棄每一位差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馨的話語,一次友好的握手。任何一次親近與表揚,都有可能成為孩子人生的轉折點。讓微笑常掛臉上,讓掌聲響徹教室,給學生營造一種溫馨、輕松、有愛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向上對待每一件事情。
(二)從口語交際入手,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蘇格拉底著名的“產(chǎn)婆術;《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要求,都闡明了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激勵、啟發(fā),而不是牽著學生走,強迫和代替學生學習。教師實行啟發(fā)式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擴展思維能力,提升想象能力。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我們在寫作教學時,教師應該積極合理地引導,循循善誘,勤勞動手,向他們布置由易到難的寫作,讓他們?nèi)ヌ剿鳎朔щy,獨出心裁地完成作業(yè),以便發(fā)展創(chuàng)造才能。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讓學生善于動口,敢于動口,善于傾聽,讓學生在說話中思緒飛揚,然后趁熱打鐵,將這些感想寫出來。例如:在寫人作文中——清潔工??梢砸龑W生從時間順序來寫。春夏秋冬、早中晚觀察清潔工的表現(xiàn);除此之外,可以從白天、晚上;從陰雨綿綿的雨天、烈日炎炎的晴天你眼中的清潔工等來寫。還可以把清潔工與其他行業(yè)工作的人做對比……在口語交際中,讓學生各談自己感受到的清潔工,暢所欲言,打開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把這些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睂懽髟从谏睿攲W生經(jīng)歷過,看到的事情多了,自然而然地感情和寫作素材更加豐富了。我們要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只有以真實的寫作素材為基礎,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如我們寫一次難忘的春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組織一次活動,親近自然,走進自然,讓學生真實體驗。如寫迎春花,把學生帶到迎春花下,每天觀察迎春花的變化,做好記錄。如感受寫池塘魚兒咬腳趾的歡樂,準備好魚兒,盆子,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四)豐富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素材
很大學生不愛寫作文,抱怨作文難寫,他們的作文都是一個字一個字東拼西湊出來的,并且內(nèi)容不真實、不充實,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寫作素材。因此,學生不僅要學會課本上的內(nèi)容,更要廣泛閱讀各類文章,豐富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學生頭腦里儲備了一定的素材,寫作也就不難下筆了。
如果學生想寫出真正有文采,打動讀者的文章,還是要有自己的寫作素材。比如:張培祥的《賣米》,曾獲得北京大學首屆校園原創(chuàng)文學大賽一等獎。此文章語言平淡,但是平淡的語言卻感情真摯,看哭無數(shù)人,感動無數(shù)人,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賣米這件事,才能寫出這樣的感人文章。如果教師布置一篇作文:《有趣的一天》。學生寫作,只是去模仿別人的文章,或者照搬習作,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沒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沒有自己的靈魂。要是學生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有趣的一件事,比如說:購物的樂趣、釣魚的樂趣、幫媽媽做家務等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更加情感真誠,容易與讀者產(chǎn)生共鳴。
三、學會修改作文
任何一篇好的文章,我相信都不是一氣呵成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彼裕處煈斨匾曇龑W生自我修改,在自我修改的基礎上,可以相互修改,提高寫作能力。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修改出來的。溫故而知新,每看一次,每修改一次,都有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
參考文獻:
[1] 唐南南.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1):118-119.
[2] 周超.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和策略研究[J].讀與寫,2021,18(1):75.
[3] 王雅莉.關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2021(5):189.
[4] 王亞楠.小學語文活動型寫作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1(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