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倩,田小英,劉芳,劉一鳴
(1.廣東省韶關市婦幼保健院 中醫(yī)科,廣東 韶關 512000;2.浙江省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婦科,浙江 溫州325000;3.廣東省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惠州醫(yī)院 婦產科,廣東 惠州 516000)
霉菌性陰道炎是婦科門診常見陰道炎癥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陰灼痛感等。陰道內PH值的改變、患糖尿病、妊娠以及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性接觸傳播、避孕藥的過度使用等都可能引發(fā)該病[1]。霉菌性陰道炎臨床反復發(fā)作,患者體內極易出現耐藥菌株,使得臨床的治療難度大大增加。臨床觀察長期單獨使用抗生素治療霉菌性陰道炎,藥效會大大降低,還增加了患者肝腎毒性副作用,治療效果欠佳。陰道炎發(fā)作時,患者會因灼痛感劇烈而導致坐立不安,胃納差,還會出現排尿痛或性交痛等并發(fā)癥,患病嚴重時甚至影響患者生育功能,威脅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2]。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霉菌性陰道炎屬于“帶下”“陰癢”范疇,發(fā)病病機較為復雜,多因臟腑功能失調及濕熱生蟲,蟲蝕陰中所致,臨床治療多采用中藥殺蟲止癢、除濕止帶。中醫(yī)藥治療本病優(yōu)勢獨特,中藥由于其多途徑、多靶點的作用特點,臨床上引起的不良反應極少,且不易引起耐藥。其中中成藥保婦康栓具有清熱解毒、止帶殺蟲的功效,主治帶下陰癢及濕熱下注等證。現我們采用中藥外洗結合保婦康栓治療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配合度高且療效較好,將有關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本研究課題收集韶關市中醫(yī)院和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共76例,選取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根據用藥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8例。觀察組平均(34.7±2.87)歲,平均病程(19.52±2.96)天;對照組平均年齡(35.32±1.47)歲,平均病程(20.33±3.23)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
對照組患者予保婦康栓治療,觀察組患者予中藥外洗聯合保婦康栓治療。中藥外洗方藥物組成為忍冬藤、蒲公英、紫花地丁、冰片、大青葉、苦參、牡丹皮、赤芍、黃柏、梔子。用外洗方對患者外陰、陰道等部位予以沖洗后,向陰道深部塞入保婦康栓,1次1粒。兩組患者均避開月經期連續(xù)治療共14天,囑患者用藥期間禁性生活與合并使用其他藥物。
1.3.1 參照《婦科炎癥診治指南》對陰道炎的評估標準;
1.3.2 評估患者主要癥狀改善的時間,包括外陰部瘙癢改善時間、灼痛感的改善時間、白帶恢復正常量時間、黏膜充血紅腫的改善時間。
1.3.3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
按無、輕、中、重度 4 個等級對兩組患者霉菌性陰道炎主要臨床癥狀( 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異常、黏膜充血) 分別記0、1、2、3 分。
1.3.4 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
過敏、疼痛、灼熱等臨床癥狀發(fā)生情況。
采用 SPSS 20.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總有效率之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外陰瘙癢 灼痛 白帶異常 黏膜充血觀察組 治療前 2.41±0.76 2.32±0.56 2.75±0.62 2.66±1.23(38例) 治療后 0.56±0.31#? 0.34±0.23#? 0.46±0.27#? 0.54±0.21#?對照組 治療前 2.35±0.56 2.45±0.33 2.81±0.45 2.70±1.18(38例) 治療后 1.26±0.24# 1.30±0.77# 1.29±0.22# 1.18±0.17#
見表3。
表3 評估患者癥狀改善時間(±s, d)
表3 評估患者癥狀改善時間(±s, 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外陰瘙癢改善時間 灼痛感改善時間 白帶恢復時間 黏膜充血改善時間觀察組(38例) 4.25±0.76# 4.56±1.23 5.03±2.26# 7.33±0.48#對照組(38例) 8.35±0.47 5.09±1.64 7.66±1.28 11.56±0.90 t值 28.28 1.59 6.24 25.56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兩組患者臨床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出現陰道灼熱感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26%;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出現瘙癢、紅腫共8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霉菌性陰道炎嚴重危害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成為困擾多數女性的一種常見陰道疾病[3]。本病多由于局部陰道尤其是細胞免疫力下降,引起陰道上皮細胞糖原量增加和陰道PH值降低,最終促使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其實在正常免疫力情況下,念珠菌在體內是不會治病的,這是一種機體的生態(tài)平衡,我們在臨床上發(fā)現,許多患者的發(fā)病與不良衛(wèi)生習慣息息相關,例如內褲沒有做到和其他衣物分開清洗,平時沒有保持外陰的干燥,使得霉菌生存在利于繁殖的環(huán)境,故在平時的預防中要注意清潔和干燥,斷絕霉菌繁殖機會,避免對陰道刺激和損傷。霉菌性陰道炎的臨床治療當以改善陰道環(huán)境、增強免疫力為主[4-5]。本研究選用的保婦康栓可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抑制或殺滅白色念珠菌、厭氧菌,還能促進陰道黏膜損傷的修復,加快康復進程[6]。保婦康栓有療程短,療效顯著,用藥方便簡單,藥性溫和及刺激性較小等優(yōu)點[7-8]。但有不少研究顯示保婦康栓的使用會引起過敏反應,以局部瘙癢癥狀加劇為主。栓劑由冰片 75 mg 和莪術油 82 mg組成。莪術油自莪術根莖提取而成,包含了莪術酮、欖香烯與莪術醇等的化合物,其作用與人體雌激素類似,但實際不含激素,為一種純中藥制劑,具備甾體激素代謝調節(jié)作用以及類固醇樣效果,能夠強化陰道炎患者陰道的自潔力和抵抗力,進而改善患者陰道內環(huán)境,維持陰道菌群的生態(tài)穩(wěn)定,從而減少致病菌形成,同時促進陰道上皮增生來改善相關癥狀[9]。莪術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能破血祛瘀,行氣止痛,不少文獻記載莪術治療宮頸疾病有特殊療效。莪術油有很好的抗炎效果[10]。冰片性味辛苦寒,能涼血去腐止癢。有揮發(fā)性,在陰道融化后,能由陰道后穹窿逐漸擴散到周圍滅殺病原微生物?,F代藥理研究冰片有增強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另有抗病毒、抗菌等藥理作用,它與雌激素聯合治療能升高患者體內激素水平,增厚患者陰道黏膜,增強抗菌能力,應用于霉菌性陰道炎,效果較好。
傳統(tǒng)中醫(yī)學里,此病歸屬“帶下”“陰癢”范疇,《諸病源候論》中論述,婦人陰癢是機體濕熱之邪下注及任脈不固,治療以除濕解毒、殺蟲止癢為主。本研究使用的外洗中藥方中,大青葉性味苦、大寒,能清熱解毒涼血;紫花地丁性味苦、辛、寒,能清熱解毒 ,抑菌止癢;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清濕熱解毒,歸肝經祛濕;梔子性味苦寒,能歸下焦,能清熱解毒燥濕;赤芍性味苦微寒,歸屬于肝經,具有滲濕殺蟲、清熱涼血之功效;忍冬藤性味甘寒,功效與金銀花相似,能清熱解毒,善于治療皮膚部風癢,是治療陰道炎的一味特別中藥;黃柏性味苦寒,作用于下焦,能清熱燥濕,古方易黃湯主治帶下,黃柏便是其中一要藥;苦參性微寒、味苦,功效為利尿、清熱、燥濕,可有效治療陰癢、陰腫等病癥[11],《實用婦產科學》里記載的苦參湯熏洗可治療陰癢,包含了苦參、黃柏等藥物?,F代藥理學研究里記載苦參含有大量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消炎、抗菌、抗腫瘤、抗病毒等藥理作用,能應用于陰道霉菌感染、滴蟲性陰道炎及宮頸糜爛等多種婦科常見慢性炎癥的治療。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能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聯合冰片達到去腐生肌、涼血止癢的功效。全方共奏清熱祛濕、止癢解毒之效。外洗方劑中藥具有清熱除濕、殺蟲止癢功效,對霉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因含有冰片,不少患者清洗完都有舒適感,中藥外洗是一種集中藥療法、熱療、離子滲透療法于一體的治療方法,直接作用于人體局部,可有效促進局部血管的擴張,增加局部血流量及加速局部血液的循環(huán),有利于炎癥消散吸收。同時,中藥直接作用于病灶,可以迅速改善外陰瘙癢和灼痛感。外洗中藥聯合保婦康栓,能明顯增強其解毒殺蟲、濕熱止癢的功效,綜合提高療效,縮短用藥時間,有效改善陰道內環(huán)境失調、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低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