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海 濱
(河南省商城縣中醫(yī)院 信陽 465300)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該疾病的典型臨床癥狀為反酸、燒心,該類患者內鏡下可觀察到食管粘膜損傷,存在過渡性病理性反流[1]。功能性燒心與胃食管反流有著相似的臨床癥狀,僅僅通過臨床癥狀進行診斷,極易出現誤診現象;臨床上對于兩種疾病的鑒別通過觀察胃食管反流后果、反流物是否導致食管黏膜損害、抑酸治療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存在過度反流。但是上述鑒別的敏感性以及特異性有限,無法及時準確的鑒別兩種疾病。食管胃交接部(EGJ)抗反流屏障的功能結構包括膈腳、食管括約肌等,由于EGJ功能元素以及解剖較為復雜,既往臨床上對于EGJ抗反流屏障的分析也較為復雜,但有學者的研究指出[2],EGJ功能完整、解剖結構完整是胃食管反流病抗反流的第一道重要防線。本次研究中,著重探討EGJ-CI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抗反流屏障功能中的相關性,分析EGJ-CI在臨床上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納入我院2017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8例患者,胃食管反流病29例,功能性燒心29例。胃食管反流病組中男18例,女11例;年齡23~59歲,平均年齡(38.81±2.95)歲。功能性燒心組中男17例,女12例;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38.91±2.71)歲。組間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胃鏡檢查
囑咐患者隔夜空腹,與次日上午完成胃鏡檢查,所有檢查者均為消化內科具備中級職稱的醫(yī)師,內鏡下存在遠端食管縱行糜爛者則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
1.2.224h阻抗-pH監(jiān)測
所有患者均停止服用治療藥物>30d,隔夜空腹>12h。經鼻孔將電極插入食管、胃中,使用X線透視定位、pH值梯度進行定位,確定導管位置后進行記錄。酸反流陽性:食管酸暴露時間≥4%,酸反流>35次;弱酸反流陽性:酸反流>18次;非酸反流陽性:酸反流>7次。
1.2.3高分辨食管測壓
采用36通道固態(tài)測壓系統(tǒng)進行測試,協(xié)助患者采取平臥位,經鼻放置導管,調整導管位置至合適的深度,將導管固定在鼻翼后,讓患者適應插管狀態(tài),10min后讓患者停止吞咽30s,記錄食管各段壓力水平。EGJ-CI:以超過胃內壓2mmHg壓力為等壓線,選取3個呼吸循環(huán),利用遠端收縮積分計算工具獲得EGJ-CIT,EGJ-CI=EGJ-CIT/時間。同時分析靜息狀態(tài)下EGJ-CI、EGJ-CIT、EGJ-CI部靜息壓力、IRP 4s與反流相關參數的關系。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無顯著差異(P>0.05);胃食管反流病組Gerd-Q、DeMeester積分低于功能性燒心組。胃食管反流病組pH<4時間、pH<4時間比例、酸反流次數、弱酸反流次數、非酸反流次數高于功能性燒心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以及胃食管反流情況對比
胃食管反流病組EFJ-CI、EGJ-CIT、EGJ部靜息壓力均低于功能性燒心組(P<0.05);兩組IRP4s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EFJ-CI及其他食管胃交界部動力功能參數對比
EFJ-CI與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呈現負相關(P<0.05);EGJ-CIT、EGJ部靜息壓力、IRP4s與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呈現微弱負相關,見表3。
表3 EFJ-CI及其他食管胃交界部動力功能參數與反流相關參數的相關性(r值/P值)
胃食管反流病可分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爛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3種類型[3]。目前臨床上認為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病原因可能與食管感覺異常、抗反流屏障功能下降、食管粘膜防御屏障作用減弱、食管清除能力下降有關[4~6]。功能性燒心發(fā)病機制與內臟高敏感有關;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病原因與食管下括約肌靜息壓力下降、長度變短有關;功能性燒心與胃食管反流病均有相似的燒心臨床癥狀,但是兩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以及治療方法存在差異。
胃食管反流病組Gerd-Q、DeMeester積分低于功能性燒心組;胃食管反流病組pH<4時間、pH<4時間比例、酸反流次數、弱酸反流次數、非酸反流次數高于功能性燒心組(P<0.05);EFJ-CI、EGJ-CIT、EGJ部靜息壓力均低于功能性燒心組(P<0.05),兩組IRP4s無顯著差異(P>0.05)??狗戳髌琳瞎δ芙档褪菍е挛甘彻芊戳鞑〉闹匾l(fā)病機制之一,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對比,發(fā)現功能性燒心組與胃食管反流病組均存在顯著差異,胃食管反流病組EFJ-CI顯著低于功能性燒心組,進一步顯示了EGJ-CI水平能夠映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屏障功能的變化。EFJ-CI與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呈現負相關(P<0.05);EGJ-CIT、EGJ部靜息壓力、IRP4s與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呈現微弱負相關。EFJ-CI與EGJ-CIT、EGJ部靜息壓力、IRP4s相比,更能反應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變化。上述數據反映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EGJ-CI指數的變化可能反映了抗反流屏障功能的變化。進一步分析認為,這與EFJ-CI與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呈現負相關有關,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導致抗反流屏障功能異常,導致EFJ-CI下降。
綜上所述,EGJ-CI能夠有效的反映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抗反流屏障功能組的變化,且在胃食管反流病與功能性燒心兩種疾病中存在顯著差異,在鑒別胃食管反流病與功能性燒心兩種疾病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