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倩倩
[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五年級“跨越式跳高-兩腿依次過桿”、游戲“滾筒大作戰(zhàn)”。
教學目標:知道并能做出跨越式跳高單腳起跳,雙腿依次擺動過桿,依次落地。約80%的同學能夠做出單腳起跳,雙腿依次過桿,約20%的同學能夠做到蹬擺協(xié)調。
在自主練習中能相互配合,相互幫助,注意活動安全,遵守游戲規(guī)則。
教學重點:單腳起跳,雙腿依次擺過桿
教學難點:蹬擺協(xié)調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1.課堂常規(guī):體委整隊,師生問好,宣布內容。2.隊列隊形:三面轉法、原地踏步。3.熱身活動:趣味慢跑、韻律操。
(二)基本部分:1.小游戲:區(qū)分起跳腿、擺動腿。2.原地側面兩腿依次擺動過桿。3.上一步單腳起跳兩腿依次過桿:讓學生自主嘗試上一步過桿動作練習,通過讓學生展示、糾錯、再展示的過程,引出正確的技術動作。4.上三步助跑單腳起跳兩腿依次過桿:強調最后一步要加速,擺動腿積極向上。5.跨越式跳高完整動作體驗(助跑、起跳、過桿、落地):通過完整動作反復練習,形成肌肉記憶。6.游戲:滾筒大作戰(zhàn)。
(三)結束部分:1.放松活動:跟著音樂拉伸練習。2.進行課后小結并布置課后作業(yè)。3.回收器材,宣布下課。
1 依據學生學段特點、學情進行反思
五年級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發(fā)展時期,這個階段他們骨骼彈性好,思維敏捷,組織性和集體榮譽感較強,身體處于發(fā)育階段??缭绞教呤且粋€對身體協(xié)調能力以及靈敏度等有著很高要求的項目,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習與訓練的難度,因此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可以多加滲透關于跳高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或是加入一些輔助項目的練習,例如:連續(xù)縱跳、助跑摸高以及多種方式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礙等。
在熱身活動中,筆者采用了趣味熱身慢跑,跟著音樂在慢跑的過程加入高抬腿、后踢腿、小步跑等一些有難度熱身運動,帶領學生跑進跨越式跳高的器材中,跨越低橫繩、跳上體操墊、繞過標志桿等,最后以哨音調動完成分組。而韻律操則選擇了具有青春活力,積極向上、正能量、有節(jié)奏點的音樂,并加入多種專項動作的練習:提膝跳、上步起跳等。目的是為讓學生充分活動關節(jié),激發(fā)其上課熱情,讓他們快速投入到主教材的學習中。
2 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上進行反思
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要運用能夠有效達成學習目標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缭绞教哂芍?、起跳、過桿、落地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本課是“跨越式跳高單元”的第二課時,要求助跑起跳銜接好,兩腿依次過竹竿,尤其是起跳部分,學生在起跳時是否能做到單腳起跳?首先讓學生進行起跳體驗練習:跳高觸物,在一根竹竿上系上一個小球,讓學生用單腳起跳的方式跳起頭觸球,剛開始是會出現(xiàn)步點量的不準確,跳起時腿的力量不夠,導致身體不夠向上向高,老師需要在學生之間多多走動,不斷的糾正他們錯誤的地方,再通過學生自己多次練習,掌握正確的起跳方法,明確自己的起跳腳,尋找到正確的起跳腳后,挽起褲腳,作為標志,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和調整助跑方向。其次把竹竿斜放在地上,讓一位同學手持桿形成60度夾角,其余同學嘗試用兩腳依次觸桿,體會“依次”的動作。
通過原地側面兩腿依次擺動過桿,上一步單腳起跳兩腿依次過桿,上三步助跑單腳起跳兩腿依次過桿等一系列動作的學習,逐步強化學生對于“單腳起跳,依次過桿”技術動作的學習和掌握,總結出朗朗上口的口訣,引導學生進行跨越式跳高完整動作的學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進行巡回指導和糾錯,掌握跳高技術的同時升高橡皮筋的高度,鼓勵學生進行跳高高度的挑戰(zhàn)。
3 對教學器材進行反思
本節(jié)課的場地布置采用“蒙古包”形式。將學生分成六組,增加練習密度,學生通過體驗跨越橡皮筋高度進一步學習跨越式跳高,橡皮筋有彈性,代替跳高桿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初學跳高時對高度的恐懼心理,又可以在后續(xù)深學跳高時隨時調整和增高高度,同時也延伸出一些問題,學生在越過皮筋時,如果觸碰到皮筋,皮筋的彈動會影響后面的同學。其次,使用橡皮筋就需要用其他更多的器材去固定它,課堂上的器材太多是否會涉及雜亂這一問題。最后,橡皮筋這個器械一擺出來,大家大概都能猜出本節(jié)課的上課內容,不能營造出一絲神秘感,保留疑問。
4 結語
通過本次案例與課堂教學的反思,筆者深刻的認識到,在以后的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學情特點,優(yōu)化教學組織,豐富教學形式,研磨教學用具。作為一名體育老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時代接軌,與學生共同學習,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體育文化傳播者,為祖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更高、更快、更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qū)秦馀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