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瑩元
摘 ?要:解決問題的策略,著重于“策略”兩個字,數(shù)學教學要讓學生有主動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本文針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比較薄弱的問題,給出相應的策略,以期培養(yǎng)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解決問題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數(shù)學;策略
一、小學生不會解決問題的原因
小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不會解決問題的原因也不相同。有的學生讀不懂題目的意思,不知道題目在問什么;有的學生則看不出題目中隱藏的等量關系,特別是條件比較多的問題;還有的學生讀了題目后想不到解答問題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解決問題可以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為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第二步為分析問題中數(shù)量間的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三步為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shù),別忘了寫單位。第四步為檢驗并寫答。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畫圖法
例如:一根木頭長15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鋸一次要4分鐘,鋸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鐘?
這樣的題目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來思考,結合畫圖幫助學生理解,鋸一次是把這根木頭分成了2段,鋸兩次是把這根木頭分成了3段,要鋸成5段,應該鋸4次,所以要花的時間為:4×4=16(分鐘)。
(二)列表法
例如:文具店里有籃球每個96元,足球每個112元,爸爸說我?guī)У腻X正好可以買12個足球或者16個排球,問一個排球多少元?都買籃球能買幾個?
這類問題信息比較多,問題也比較多,學生容易把信息弄混,因此可以利用列表來幫助理解、整理信息。
排球的價格:112×12÷16=84(元),購買籃球的個數(shù):112×12÷96=14(個)。
(三)轉化法
例如:學校買來8張辦公桌和18把椅子共用去10080元,買一張辦公桌的錢可以買3把椅子,每張辦公桌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把辦公桌轉化成椅子:1張桌子的價錢=3把椅子的價錢,那么8張桌子的價錢=24把椅子的價錢;“24把椅子的價錢+18把椅子的價錢=10080(元)”,所以32把椅子的價格=10080(元),椅子的單價:10080÷32=315(元)。辦公桌的單價:315×3=945(元)。
(四)替換法
例如:學校買來12個排球和8個籃球,共支付456元,已知每個排球比每個籃球便宜12元,籃球和排球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從題目中知道:12個排球的價錢+8個籃球的價錢=456(元),通過“已知每個排球比每個籃球便宜12元”這句話,可以用排球代替籃球,也可以用籃球代替排球。結果為排球的單價:(456-96)÷20=18(元),籃球的單價:18+12=30(元)。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包忠福. 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探究[J]. 新課程,2021(26):108.
[2]姚蘭蘭. 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探究[J]. 新課程,2021(2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