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
在小學中高年級計算教學中簡便計算一直都是教學重點。有些四則混合運算采用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比按運算順序計算更快捷、更方便、更準確、更省時。小學階段初次接觸簡便計算是在四年級時學習運算定律。在實際教學中四年級學生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一直是個難點,學生計算出錯率較高。因此我著重探尋學生們在簡便計算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找到解決辦法,突破重難點。在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調(diào)查學生簡便計算出錯的原因
我通過課堂觀察學生板演、課堂反饋練習、批閱正式作業(yè)以及課后與學生交流談話等多種方式,發(fā)現(xiàn)學生簡便計算出錯的原因大致歸納如下:
1.不喜歡簡便計算,嫌麻煩,習慣按照運算順序計算。
2.純粹只是為了完成題目要求而硬著頭皮簡便運算,不理解簡便計算的優(yōu)越性,使用運算定律計算沒有內(nèi)驅(qū)力。
3.沒有準確掌握各種運算定律的適用范圍。面對四則混合運算不觀察數(shù)據(jù)特點和運算規(guī)律、不愿意動腦思考選擇適合的運算定律簡便計算。
4.尤其不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容易與乘法結(jié)合律混淆。
5.遇到需要在不改變得數(shù)的情況下合理變化數(shù)據(jù)才能應用運算定律簡便計算的題目,懶得動腦子,就選擇按順序計算。
二、帶領(lǐng)學生體驗簡便運算的優(yōu)越性,改變學生計算習慣,優(yōu)先選擇“簡便計算”
能進行簡便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一般都是按照運算定律數(shù)據(jù)可以湊整,把需要筆算的步驟簡化成口算就能完成,往往節(jié)省時間,正確率更高。我想首先得讓學生們明白簡便計算的優(yōu)點,他們才樂意簡便計算。為了改變學生先入為主習慣“按順序計算”的思維定勢,我在某節(jié)簡便計算練習課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這樣做的:挑選一名“按順序計算”的忠實粉絲同學和老師比賽計算125×6.28×8。當老師采用乘法結(jié)合律把125和8相乘得出1000后,再乘6.28,很快得出結(jié)果是6280。而此時那位同學剛剛列出125×6.28豎式,很顯然,簡便計算省時省力,正確率高。然后問學生,為什么老師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遠遠高于這位同學?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白計算有技巧,使用蠻勁按順序計算事倍功半。因此選擇簡便計算使得數(shù)湊整再口算就是計算的捷徑。接著讓大家分享整理收集“湊整黃金搭檔”,比如“25乘4”、“125乘8”、 “625乘16”等。同桌互相對口令牢牢記住這些黃金搭檔就可以在計算中尋找簡便計算的突破口。
三、幫助學生分析各運算定律的適用范圍
當學生有了想要簡便計算的需要時,就要分析哪些題目可以簡便計算,打算使用什么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接下來我和學生一起歸納小學階段所學過的運算定律有哪些特點。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如果是連加計算,可以應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如果是連乘,可以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jié)合律;如果是連減,可以應用減法的性質(zhì);如果是連除,可以應用除法的性質(zhì);如果是乘法加法、乘法減法包含兩種運算時只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
為了讓學生牢固記住所總結(jié)的運算定律使用范圍,我還形象的把運算定律比喻為“神奇的藥方”,學生們就是一個個神醫(yī),通過“望聞問切”,分析病例合理給藥就可以做到立竿見影,藥到病除。但是神醫(yī)們一定得牢牢記住藥方的特點對癥下藥才能“看得見療效”,如果用錯藥方那將造成致命的錯誤。在愉悅的情境創(chuàng)設下,學生們也樂于記憶運算定律的適用范圍,效果比較好。
四、 重點強調(diào)解析“乘法分配律”
讓學生拿出“藥方”看看哪個藥方適用范圍廣,能解決的“疑難雜癥”多,應當推選為“祖?zhèn)髅胤健?,好好研究開發(fā)使用方法發(fā)揚光大。學生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運算定律只能解決單一的運算,唯獨乘法分配律可以解決乘法加法、乘法減法兩種運算;不但能“把括號外面因數(shù)分配進去”還能“在每一組乘法算式里找相同的因數(shù)提取出來”,因此適用范圍廣,效果明顯,值得反復研究。
我在黑板上板書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形式:(a+b)×c=a×c+b×c,(a-b)×c=a×c-b×c把這種形式形象的比喻為“老師進教室給學生布置作業(yè),那當然得一視同仁,給第一小組布置也得給第二小組布置,而且得布置一樣的作業(yè)”;接著又板書a×c+b×c =(a+b)×c,a×c-b×c =(a-b)×c這種反用公式的形式。把這種形式形象的比喻為“老師在各小組檢查作業(yè),突然聽到廣播通知老師開會,各小組的照片當中共同出現(xiàn)的人就是老師,這位老師就要走出教室門,安排學生接著原來的任務自學”。也許這樣的比喻不是很恰當?shù)呛苄蜗?,在情境的支撐下學生也容易理解應用乘法分配律的兩種形式,再達到正確應用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五、簡便計算的提升訓練
通過前面幾個步驟,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套用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簡單的簡便計算。但是只停留在套用公式遠遠不夠,還要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進行簡便運算提升訓練。通過對大量簡便計算題型的整理分析我發(fā)現(xiàn)較難的簡便運算題目都喜歡在乘法分配律上做文章。我歸納了整理了如下幾種典型題目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辦法。
2.6×99 98×3.46 201×5 26.3×49
5.8×9+5.8 78.3×100-78.3
4.65×2.6+4.65+8.4-4.65 32×16+8.4×320
學生在與同伴交流研討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提高了思維的靈活性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按順序計算”檢驗正確性,提高興趣,樹立信心。
在簡便計算教學中我所采用的這些“土辦法”看起來不夠華麗漂亮,但勝在有趣味的情境做支撐,學生理解掌握運用起來不容易出錯,在實施過程中的確提高了學生簡便計算的能力,值得在今后的教學中推廣實施。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興隆街道興隆社區(qū)小學 陜西 西安 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