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均
摘要:就當前的社會發(fā)展,是信息化社會、互聯(lián)網社會,在這樣的背景環(huán)境下,教學方式也可以融入信息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模式。將新科技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可以形成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微課、翻轉課堂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師獲得最新的教學信息,提供多樣性的教學策略,同時,還能給學生帶來生動、直觀、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也為有效課堂打造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方式
英語是一門語言藝術,通過學習單詞、句式來閱讀文章,和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從而提升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小學英語是小學學習中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學習英語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閱讀寫作能力以及視聽說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并且,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讓更多人開始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說明,學習英語非常重要。下面,本文就對小學英語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直觀語境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知識的了解依然處于陌生的程度。并且,有很多英語單詞是非常抽象的。而當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依舊我行我素的運用“教授法”、“灌輸法”,學生在被動記憶中,對英語單詞進行機械化記憶。再加上小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比較低,只能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這樣的記憶效果不高,學習效果不強。所以,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為直觀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獲得學習體驗,增強記憶效果。
例如,在學習“Unit 4 We love animals”這部分英語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有效掌握cat、dog等動物詞匯,以及學習主要句型:It’s a...。對于這些內容來說,死記硬背不如直觀想象與理解。在英語學習中,教師先展示一些動物圖片、動物聲音、動畫等,并用多媒體進行播放,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的感知下,對單詞進行強化記憶。然后,教師利用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以主觀視角進入動物園觀看相應動物。這個時候,當視角轉到cat的時候,教師提問學生:“What’s it?”學生會說:“Cat.”接著,當視角轉到其他動物的時候,教師提問學生:“What’s it?”學生表示不知道。教師說:“Let’s go and meet some new friends one by one.”經過直觀的情境,學生在英語語境中,回不自覺的張開口,激起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愿望。通過信息化的課堂導入,為學生展現(xiàn)直觀的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激發(fā)出學習英語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為課堂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運用交互軟件,設計游戲教學
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是利用信息技術中AI智能,結合教育教學,讓學生與教師進行零距離接觸,在娛樂互動中,培養(yǎng)興趣、提高動力,從而增強教學效果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方式。將交互軟件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帶來生動、有趣的體驗,幫助教師更好的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可以運用交互軟件,設計游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Unit 5 Let's eat!”這部分英語內容的時候,教師先用交互軟件隨機選出幾位學生,并讓他們按照順序依次站到白板的兩側。當教師的口令開始后,學生要快速解答白板中的問題。由于交互軟件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隨機性的,學生之間無法抄襲,這樣可以避免學生的作弊行為,實現(xiàn)游戲的公平與公正。同時,在固定的時間內要完成相應的練習,學生在緊張的體驗中,注意力會有效集中。對于其他沒有選中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座位,選擇相應的練習進行解答。經過游戲比拼后,學生的記憶效果得到了提升,還能讓學生在娛樂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習興趣,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運用微課,進行綜合訓練
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在不同的教育環(huán)境、個人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學生會出現(xiàn)不同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層次。當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復習知識的快慢程度不同,會導致,其學習收益不同。所以,在設計課后作業(yè)的時候,教師不能沿用統(tǒng)一難度的問題,需要設計不同難度的練習。而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產物,微課具有隨時隨地、主題突出、直觀生動等特點,教師就可以巧用微課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例如,當學習完成“Unit 6 Happy birthday!”這部分英語內容的時候,教師就為學生設計微課練習。在微課展示中,教師可以錄制整堂課堂的內容和流程,并結合生動的視頻、對教學的重難點剖析和對課文內容的梳理,進行微課整合。對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需要教師提前了解的,可以從學生的綜合成績、平時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其他教師的評價等方面進行綜合評析。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能力的小組,并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內容,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指導方案歸為一類。然后,將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上傳到學習平臺中,方便學生自行選擇,按照自身真實需要與興趣所在來展開后續(xù)的鞏固學習。學生經過觀看微課視頻之后,將英語內容轉變成動畫內容貯存在自己的腦海中,強化了學生的記憶,從而讓學生快速掌握課堂重難點。
總而言之,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讓許多人注意到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優(yōu)勢。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與學生對應的興趣點,并為學生設計與之相符合的教學內容。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以豐富的知識形成開闊的視野、以自由的想象感受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為社會提供一個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春林.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04).
[2]劉國棟.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05).
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田壩鎮(zhèn)新民小學 貴州 畢節(jié) 5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