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李春麗 商穎玲 徐曉微 許英吉
摘要: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是以文本為依托,通過有效朗讀,達到以讀促講、以讀促悟的目的。在反復朗讀中,要體會文本內(nèi)涵,積累語言材料,提高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朗讀。本文從實際出發(fā),先探討了了朗讀教學的實際問題,并對相關解決對策與措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1朗讀教學的作用
首先,朗讀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字詞句篇,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體會思想感情?!皶x百遍,其義自現(xiàn)”。閱讀時,學生通過朗讀,可以使其注意力集中,很快進入文本,有利于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學生就可以取得最初的感性認識,通過多次閱讀,孩子們充分運用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更輕松地進入作品中,進而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讀是促進學生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流程,它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小學語文最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
其次,朗讀教學有助于發(fā)展學生口語,培養(yǎng)其聽說讀寫能力,也是訓練學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途徑。聽說讀寫是學生學習語文必備的基本能力,朗讀對聽說讀寫都有積極的影響。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教學,不僅可以訓練學生聽說寫的語文基本技能,還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特級教師于永正說:“培養(yǎng)語感靠什么?一句話,主要靠有聲語言的實踐,即靠誦讀。(陳麗萍)在小學階段,通過反復朗讀訓練,慢慢使學生讀通句子,讀得通順,進而增強語言感悟,在反復朗讀中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體會作者的感情。進而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
最后,朗讀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水平。錢理群教授對朗讀有這樣的一段論述:“文學的教育,有時聲音極其重要,這聲音是對生命的一種觸動。文學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讀,讓學生感動,用心朗讀是感受文學的一個重要方式?!保I旭凌)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要選擇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讓學生朗讀,逐漸滲透美學教育。通過朗讀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審美感悟,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培養(yǎng)其感受美的能力,受到潛移默化的美學教育,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感悟水平。
2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朗讀流于表面。在朗讀教學中,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個人讀了全班讀,一會兒是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等等。表面上看,這些課確實在貫徹新課程的以讀為本的精神,但細想一下,也不盡然。其實學生只是被教師驅趕著為讀而讀,大多數(shù)學生為了應付教師而在那里讀書,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jīng)”。這樣的朗讀容易導致學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其次,評價沒有針對性。在新課改的倡導之下,教師們已經(jīng)意識到過去對學生的朗讀評價不夠。為了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教師們毫不吝嗇地給予每一位朗讀者適當?shù)脑u價:“你真了不起”“不錯”“你真棒”不絕于耳。學生們固然需要鼓勵,但是這種缺乏鼓勵性、不求實際的“廉價表揚”是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的。還有教師采用比如“讀得不熟練”“讀得很好”“讀出了味道”“讀得很有感情”等等抽象評價語言。這種評價語言缺少變化,針對性差,不可能成為學生朗讀的動力。有的教師在學生朗讀時不注意審聽,或忙于板書,或趕快看教案,將學生朗讀作為思考下一步教學的過渡和緩沖,對于學生的朗讀情況自然就心中無數(shù),就談不上對學生的朗讀情況做出有針對性、具體性的有價值的評判了,時間久了,教師和學生的朗讀興趣自然就都沒有了。
3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的過程性評價,重在實事求是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朗讀的評價是相當重要的,朗讀的方法是多樣的,朗讀評價也應該是多元的。在朗讀評價上重在做到實事求是,因材施教,有效評價,評價要真實、客觀。教師對于朗讀的評價語要體現(xiàn)豐富性、層次性、具體性,同時還要突出過程性評價。鼓勵與贊賞評價應該是朗讀評價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教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發(fā)展。朗讀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學會朗讀,掌握朗讀技巧,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只有合理運用不同的朗讀策略,激發(fā)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正確朗讀,才會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使朗讀教學落到實處,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
3.2指導學生朗讀與其它語文基本訓練相結合
朗讀教學應該與語文基本訓練相結合,例如,將閱讀與指導朗讀相結合。語文閱讀和教師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可以將朗讀教學與其他語文的基礎訓練相結合。朗讀與句、篇、詞、字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朗讀還與復述、默讀、背誦、說話等基礎語文訓練密切相關。這些基礎語文訓練的有效結合,能夠實現(xiàn)朗讀效果和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3.3拓展朗讀的讀取面
朗讀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可以嘗試分組朗讀。范讀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語文朗讀教學的質(zhì)量,由于小學生具有的較強的模仿能力,范讀教學法適應了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首先,教師應該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將豐富的情感滲透到文章朗讀的過程中,并進行全面講解,讓小學生與老師產(chǎn)生情感上的互鳴,加深印象,掌握文章的主題。其次,教師范讀完課文之后,可以將小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綜合考慮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性格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朗讀技能。
3.4講授朗讀技巧
不同類型的文章其語序、情感表達形式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進行語文朗讀教學時應該重視朗讀技巧的講授,為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的朗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標注建筑物損害的語句,體會其中的惋惜之情、憤怒之情,引導學生有情感的進行朗讀。
4結束語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能夠幫助小學生把我文章的情感和文章主題。教師在具體的朗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朗讀目標的制定、朗讀技巧的講授、朗讀讀取面的拓展、朗讀與其他語文基本訓練的結合以及多媒體的合理應用,從而有效指導學生朗讀,提升學生的朗讀技能。
參考文獻:
[1]方青.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加強學生朗讀能力提升[J].教育藝術,2021(04):66.
[2]黃智新.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21(31):21-22.
[3]周文莉.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3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