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推進的發(fā)展背景下,中日兩國之間的關系隨之而加深,市場對日語翻譯人才的需要與日俱增,翻譯已經成為我國對外交流和貿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當前高校日語翻譯教學而言,仍然存在諸多需要解決和完善的問題,其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日語翻譯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為市場發(fā)展培養(yǎng)出符合需要的高素質日語翻譯人才是勢在必行的。
【關鍵詞】日語;翻譯教學;問題
引言:隨著中日兩國關系的不斷推進和改善,日語翻譯類人才成為當前市場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對于高校的日語教學而言,聽、說、讀、寫是作為學生掌握和了解日語的基本,而翻譯則是學習日語的關鍵和核心。通過對學生日語翻譯的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和提升自身的翻譯技巧,提高日語和漢語互譯的表達能力和高水平的翻譯能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和輸送的主要陣地,要以市場對人才需要作為導向,通過多層次,全方位培養(yǎng)全面型的日語翻譯人才。本文以當前日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展開闡述,針對高校日語翻譯教學的問題對策進行探討。
1?當前日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對日語翻譯學習認識不全面?,F階段學生在學習日語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錯誤以及片面性的學習觀念產生,認為日語僅僅是一門語言學科的學習,忽視其具體的實踐與應用,在翻譯學習過程中容易避重就輕,以大部分是以應付考試為目的學習,而非主動化學習,導致學習教育表面化和隨意性,沒有真正認識到日語翻譯學習的重要性,對其知識的了解也不全面,缺乏系統(tǒng)性的學習方法,直接在日語翻譯學習中學習效率低下,造成效果不理想[1]。
1.2教學模式單一。就當前日語翻譯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教師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具有功利化的特點,學生經常處于被動學習地位,日語課堂缺乏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導致學習氛圍過于壓抑,學生難以提高興趣。另外,教師在翻譯教學時也經常以逐句翻譯為主,以學生練習課堂提問以及糾正錯誤的方式進行機械化教學,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的情緒,這種單一性的教學模式與高校培養(yǎng)專業(yè)化、全面化的高素質人才目標相背離。
1.3學生對日語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對于高校的學生而言,日語翻譯學習有一定的復雜性,要求其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對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方面有所了解,這樣才能交日語深入的翻譯出來。但當前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日本文化并不了解,也難以掌握其日語中的語言規(guī)律和邏輯思維,直接導致其學習的翻譯質量不高,跨文化闡釋不明確等問題的出現,翻譯水平難以提升[2]。
2?高校日語翻譯教學的對策
2.1增強學生對日本文化的理解能力。在我國高校日語翻譯教學實踐中,翻譯能力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于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有一定的欠缺,僅僅依靠單純的字面進行翻譯,沒有將其語境表達深入到具體的場景和文化背景當中。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時要加強引導學生對日本文化的理解,通過對日本文化的掌握來提升自身的翻譯技巧,并且解決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除此之外,還要將日本文化作為一項綜合重要的考核內容,教師和學生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激發(fā)學生對日本語言文化興趣,進而為學生良好的翻譯能力奠定基礎。
2.2提高日語翻譯教學的認識。在日語翻譯教學實踐中,除了要對日語文化有所重視之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日語翻譯教學水平和認知水平,意識到日語翻譯教學對學生能力發(fā)展的作用,保障日語翻譯教學順利展開。只有在提升教師自我翻譯意識的情況下,才能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課程中,將知識有效的傳遞給學生,增強學生日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3]。
2.3創(chuàng)新日語翻譯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日語翻譯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都是以教師作為課堂主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位置,難以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日語翻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日語教學模式,通過互動式以及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認清自身作為引領者的角色,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改變傳統(tǒng)模式上的單向教學輸出,讓學生成為課堂和知識的主人。另外,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課程有合理的安排和科學的設計,為學生營造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利用現代化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或者是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以及分組學習討論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在強化學生語言知識儲備的同時提高學生思維的領悟能力。
2.4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對于日語翻譯教學來說,教師隊伍的構建也是影響其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當前高校的日語翻譯教學師資力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缺乏專業(yè)化技能型以及雙師型的教師,,尤其是針對于日語方翻譯實踐方面的教學人才更是十分緊缺,很多教師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儲備,但缺少教學經驗。因此,作為校方要積極引進和培養(yǎng)日語翻譯教師,構建和打造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定期為教師提供培訓以及外出實踐的機會,增強日語翻譯教師的實操能力和教學能力,以高水平的師資力量建設,為高校培養(yǎng)全能型的日語翻譯人才提供強有力支撐。
結束語:隨著中日關系的日益密切,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產生了進一步的交流,為了迎合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和進程,高校需要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加全面和優(yōu)秀的語言翻譯人才,為社會發(fā)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和力量。因此,作為高校的日語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要結合實際教學現狀,不斷探索和尋找教學的新出路和新方法,以市場對人才的需要為教學的方向和重點,強化教師教學的專業(yè)能力和革新觀念,積累教學的經驗,完善和優(yōu)化對課堂教學的指導,以此提升高校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yǎng)學生日語翻譯的實踐能力,為高校的日語翻譯開啟教學的全新篇章。
參考文獻:
[1]李雪蓮.高校日語翻譯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21,20(09):148-149.
[2]朱奇瑩.當下日語翻譯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1(02):67-70.
[3]郭春暉.高校日語翻譯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