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航
摘 要:交通是城市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城市的發(fā)展也對綜合交通樞紐的設計與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提出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對于交通樞紐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實際客流量的預測,進行合理選址;在此基礎上,布置緊湊、且具有延展性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布局;進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提出高效的交通組織策略。通過設計交通樞紐建筑的案例分析,根據預測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發(fā)展趨勢,及時優(yōu)化交通樞紐建筑設計計劃中的布局。
關鍵詞: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一體化
0 引言
城市綜合交通主要包括:公交車、地鐵、市郊鐵路,以及有軌電車等,而且利用軌道交通作為車輛導向的城市綜合交通方式,其綜合交通樞紐站可以實現多條線路之間的換乘。對于設計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既是物化形式,也是美學形式。一定程度上,功能、經濟,以及美學貫穿交通樞紐建筑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能極大地提高城市建筑環(huán)境的品位。
1 分析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要點
1.1 統籌全局合理選址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是城市重要的交通門戶,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該交通樞紐建筑的客流承載量。交通樞紐建筑的客流承載量直接影響著交通樞紐站的定位、選址,以及規(guī)模大小等問題。此外,短時間內客流量的集散能力,也對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1]。因此,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設計,不僅要根據自身所接受與承擔的客流數量,充分設計建議的建筑規(guī)模;還需要兼顧城市發(fā)展的社會經濟性,預測該交通樞紐未來發(fā)展的客流趨勢。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選址與布局,會受到城市社會經濟,以及各區(qū)域不同的經濟發(fā)展狀態(tài)影響,呈現出不同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理念。城市地形地貌、城市交通網的規(guī)劃、城市文化特色,以及城市的氣候環(huán)境等相關因素都深刻影響著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設計。在進行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合理選址時,不僅要充分考慮到快速環(huán)道附近巨大的交通優(yōu)勢,還要為乘客提供多種線路交通換乘的可能性[2]。此外,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以減少對其周邊環(huán)境影響的角度出發(fā),依據城市經濟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劃,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流量的需求。
1.2 布置可延展的緊湊布局
設計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場地,需要充分考慮整個交通樞紐的選址,并合理建立起城市綜合交通樞紐與空間功能的聯系。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要明確其在城市內發(fā)揮的作用,合理構建交通樞紐站的格局,將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統一設計、建筑,實現其利用最大化。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中,將多種交通樞紐建筑看作是單獨的設計重點,而站前廣場往往是獨立,且面積較大的樞紐中心。設計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不但有利于實現來自不同方向的人流、車流的高效集散;而且能夠有效減少交通樞紐自身停車空間造成的??繅毫?。
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既要保證節(jié)約用地的原則,也要充分考慮各交通流線的規(guī)劃,合理規(guī)劃人、車、物各自的進出、??苛骶€。布置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緊湊布局的可延展性,需要對規(guī)劃的交通樞紐建筑場地進行有效預測,預留合理交通樞紐建筑可拓展空間,防止客流發(fā)生變化。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為了有效提升綜合交通樞紐站,與交通形式之間的協作效率,要合理分析各功能之間的關聯性。
1.3 挖掘地域文化整合風格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是多種交通方式的連接樞紐,能夠成為城市特色,以及城市形象的標志性建筑。因此,城市綜合交通樞紐需要與當地地域特點,或城市文脈進行有效結合,進一步實現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與整個城市風格的統一。在尊重城市的整體風貌,以及統一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內在設計風格的基礎上,需要尊重當地的人文風貌,進而尋求城市文化環(huán)境,以及城市綜合交通樞紐之間的平衡。
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交通樞紐站不僅是時代的產物,還要充分利用現代美學,并結合現代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建筑技術,實現綜合交通樞紐建筑時代性與地域文化的有機結合[3]。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中,設計換乘樞紐的人性化空間,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功能分布,以及換乘服務的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具有科學性、美觀性、生態(tài)性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要將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功能需求進行有機結合,能夠最大化地發(fā)揮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現實作用。
1.4 提出高效的交通組織策略
相比于單一的交通換乘停靠站,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具有多樣性、多維度,以及立體化等特性;而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關鍵功能是實現人流、車流的集散。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要合理進行對外流線,并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銜接,以及整合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每個交通方式的獨立性;而綜合交通樞紐換乘區(qū)域要具有集散、服務、信息查詢與交互等功能。因此,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可以設置多層立體式交通樞紐換乘銜接,在共用服務大廳的基礎上,交通樞紐站設置在不同樓層。
關于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設計原則,主要包括:人流、車流,以及行包流擁有各自的樞紐流線,保證交通樞紐站的乘車效率;盡量避免交通樞紐站換乘出、入口過近,進、出站客流或車流之間相互影響;符合城市的車流與交通規(guī)章制度,為保證綜合交通樞紐站的安全性,采用右進右出的流動方式。此外,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要避免兩條車行流線交叉。在綜合交通樞紐站面積充足的情況下,為避免多種交通形式的相互干擾,應該考慮到發(fā)車頻率、候車時間,以及與其他交通形式不同車站等問題。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準備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具有火車出站客流換乘地鐵、公交,以及公路長途客運車輛客流換乘候車等功能。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中,為提高交通樞紐的換乘順暢性,盡量布局緊湊有序,縮短各種交通方式的換乘距離。
在保護周圍環(huán)境的基礎上,設計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與生態(tài)理念相結合,盡可能減少綜合交通樞紐對城市,以及周邊的污染。此外,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盡量集約化利用土地,避免造成多項資源的浪費,降低交通樞紐建筑的設計難度。
2.2 案例分析過程及結果
關于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設計過程,盡可能避免在交通樞紐的內部人行與車流交錯。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整體布局中,將其與交通樞紐換乘服務中心平臺進行有機結合。此外,在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不僅要充分考量所在城市的級別,還要針對交通樞紐站以往存在客流、車流進行建筑場地的高效布局。
為了更好地實現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面積的測量與定位,需要根據城市的客運數量實際情況,以及未來發(fā)展趨勢等交通樞紐建筑指標進行預測。在此基礎之上,以回歸分析法、增長率,以及人均出行次數隨機調查等方法,預測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未來的發(fā)展水平。因此,從宏觀層面可以看出,關于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要根據城市現有的交通樞紐現狀進行選址優(yōu)化。與此同時,還要根據預測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發(fā)展趨勢,及時調整,以及優(yōu)化交通樞紐建筑設計規(guī)劃中的布局。
3 結束語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是整個城市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機連接了多種交通方式,而每種交通方式都能夠充分發(fā)揮其自身優(yōu)勢,方便人們的生活。城市綜合交通樞紐逐漸擺脫了交通方式的單一性,能夠適應城市一體化的發(fā)展需求,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中心。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筑設計需求,就更偏向于提高綜合交通樞紐的立體化建設程度,進而形成1+1>2的城市發(fā)展效果。
參考文獻:
[1]龔騰,高敏.城市軌道交通綜合交通樞紐與地下空間一體化開發(fā)實踐[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20(12):22-27.
[2]喬洪波,倪劍.城市軌道交通建筑設計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無錫市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筑設計[J].中華建設,2020(5):66-67.
[3]劉靜.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地區(qū)的交通與建筑空間整合設計研究[J].地產,2019(1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