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摘要:初中時期,學生首次接觸化學學科,可能會由于其較強的抽象性而感到學習困難。信息技術是一種能夠有效促進教學直觀的手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極大地提升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對于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立足初中化學課堂來談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初中化學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2-097
化學學科在初三階段開設是由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的,化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若是思維還沒有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則很難理解其中的奧秘。在日常教學中,很多學生反映:“化學太難了,我感覺自己上課好像在聽天書?!睂W生有這種感受,其實教師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習慣單純的語言授課,他們認為這種授課形式相對靈活,也能向?qū)W生傳遞更多的知識,可是他們卻忽略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只有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才能收獲更多的道理。隨著教育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并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本文將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模擬實驗提高教學效率、拓展教學豐富課堂內(nèi)容、將板書教學和信息技術相結合四方面來談信息技術對初中化學教學的優(yōu)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化學研究的是微觀物質(zhì),內(nèi)容相對抽象,對初中生而言學習起來難度較高,因此很多學生由于聽不懂便逐漸地對化學學習失去了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的時候,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很大提升的?;诖耍诨瘜W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是關鍵。信息技術直觀靈活,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能夠?qū)⒊橄蟮幕瘜W知識通過形象的圖片、視頻進行展示,這樣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比如:在執(zhí)教《質(zhì)量守恒定律》這節(jié)課時,筆者首先為學生播放視頻“拉瓦錫用精確的定量實驗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應中各物質(zhì)質(zhì)量之間的變化關系”。由此引發(fā)學生思考:“拉瓦錫的實驗證明反應前后物質(zhì)質(zhì)量總和沒有變化,這難道是巧合嗎?從中得到的這個結論能夠適用于所有的化學反應嗎?”引出本節(jié)課的質(zhì)量守恒定律教學。通過信息技術播放視頻設置疑問,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從而產(chǎn)生思考,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模擬實驗提高教學效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每學一個化學原理或方程式,教師都希望通過直觀的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但是,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有些實驗能夠在課堂完成,而有的實驗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也許缺乏相關的實驗器材,也許難度較高,無法在課堂開展,這時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可能會通過口述的方式,向?qū)W生灌輸實驗的原理、過程和操作方式,讓學生試著理解和記憶,這樣教學時長較長且效果較差,而借助信息技術模擬實驗,能夠使學生仔細地觀察模擬實驗的每個細節(jié),給學生充足的視覺體驗,讓學生全面的掌握知識生成的具體過程。
比如:在執(zhí)教《酸堿中和反應》這節(jié)課時,為了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使學生明確酸堿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實用性,筆者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模擬了用鹽酸除熱水瓶膽壁上水垢的實驗,并向?qū)W生解釋鹽酸去垢的原理,引導學生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這利用的原理是鹽酸將不溶性的Mg(OH)2和CaCO3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鎂和氯化鈣便于洗去。當學生掌握實驗的過程后,筆者向?qū)W生提問:“如果將實驗室殘留的鹽酸直接倒進下水道會造成什么后果呢?”然后,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使學生觀看將實驗室殘留鹽酸倒入下水道的后果——鹽酸將下水道金屬管道腐蝕并污染水。借此提醒學生要將殘留鹽酸倒入廢液缸統(tǒng)一處理。這么做,能夠使學生趣味且高效的掌握教學內(nèi)容。
三、拓展教學豐富課堂內(nèi)容
化學教材的知識是有限的,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素材,拓展學生的化學視野,教師可提前結合教學內(nèi)容通過網(wǎng)絡搜集素材,向?qū)W生滲透更多與知識相關的故事、實驗、人物,或是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案例等,這樣既能夠為枯燥的化學課堂增添生機與活力,又能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掌握更多的化學課外知識,對于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的實用性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執(zhí)教《化學元素與身體健康》這節(jié)課時,筆者在為學生講解了課本中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過量會引起中毒;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影響發(fā)育,造成思維遲鈍,過量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之外,還借助信息技術搜集資料向?qū)W生拓展了硒、鋅、鋰等微量元素對身體的作用,由此使學生明白微量元素與其他元素一樣,受體內(nèi)平衡體制的調(diào)節(jié)和控制,我們也應合理的攝入微量元素。這樣做,對于指導學生健康生活有幫助。
四、信息技術和板書教學結合應用
當前階段,板書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的應用還非常的普遍,而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該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探究,以此來推動知識結構的有效構建,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明白,并不能用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板書教學進行簡單的代替,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身的引導作用,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進行輔助,以此來確保初中化學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更多的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和感受性,使學生對化學學科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和透徹,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張慧蓉.運用信息技術助力初中化學課堂教學[J].甘肅教育,2019(10):123.
[2]汪紀英.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9):123.
晉江市英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