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麗華
摘要:一直以來,閱讀理解都是高考的重頭戲,其分值幾乎占整張試卷(筆試部分)的三分之一,而外刊則成為了近年的高考閱讀理解題目的主要出題來源,例如有《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衛(wèi)報》、《金融時報》、《經(jīng)濟學人》等??墒呛芏鄟碜暂^落后地區(qū)的學生不僅詞匯量不過關,而且知識面很窄,基本上很少去了解國內外發(fā)生的事情,這就大大地阻礙了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因此,推行英語課外閱讀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新高考;課外閱讀;閱讀材料;課程實施
一、前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明確強調了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并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以主題意義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整合性地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運用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tài)度,發(fā)展多元思維和批判思維,學會學習的活動。新高考考綱對閱讀的要求是:考生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并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學生應能:(1)理解主旨要義;(2)理解文中具體信息;(3)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單詞和短語的含義;(4)做出判斷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6)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再縱觀和分析近年全國高考真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高考真題的語篇多來自經(jīng)典外刊。因此,語篇閱讀教學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教輔的文章,教師必須廣泛地開發(fā)閱讀材料的來源,加大學生的閱讀量,那么,拓展外刊閱讀已經(jīng)成為必要。
二、課程理念
新課標對高中英語課程文化知識內容標準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學生需要學習中外優(yōu)秀文化,有助于學生在對不同文化的比較、鑒賞、批判和反思的過程中,擴寬國際視野,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增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情感(教育部,2018;32)。
新課標規(guī)定,高中英語七級的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3萬詞以上,八級的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3500詞不再是終點,而是起點。僅僅靠課本、練習冊上的材料,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需要了,而且教材語料陳舊,語篇簡單,量度不夠,因此,老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要多找一些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外刊文章,好讓學生擴寬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三、學生現(xiàn)狀
想要在本校開展英語課外閱讀課程,要先對學生現(xiàn)狀進行了解,因此對178名分別來自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學生中,高一占11.8%,高二占60.11%,高三占28.09%。
82.58%的學生選擇的是“應博覽群書,提高文化素養(yǎng)”;12.36%的學生選擇“只有做題的時候才會做英語閱讀”;3.37%的學生“只讀有價值的圖書”;1.69%的學生覺得“讀不讀影響不大”。大部分學生是每周一到兩次,只有20%左右的學生每天都會進行英語課外閱讀。有65.96%的學生會自己主動閱讀英語課外書,有34.75%的學生是在老師的要求下才會進行英語課外閱讀。
57.45%喜歡娛樂時尚、動漫幽默、休閑旅游類的;選擇科普、文化、教育、等綜合性書籍的也有48.94%。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最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增長見識;也有過半的學生認為是備考的需要。
51.06%的學生基本沒有寫閱讀筆記或閱讀心得的習慣,39.72%的學生有時會寫閱讀筆記或心得。學生主要是通過網(wǎng)絡閱讀課外書籍,而關于不進行課外書籍閱讀的最大原因是“沒有讀書的習慣/不喜歡閱讀課外書籍”。
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分析中,不難發(fā)現(xiàn),調查中的大部分學生覺得做英語的課外閱讀還是對自己有很大幫助的,但是用在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很多都在每天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很多學生每個月都沒有閱讀一本課外書,少數(shù)同學沒有讀書的習慣。教師可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的要求,參閱更多的外刊資料,找出一些符合學生水平的語篇來對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四、英語課外閱讀課程初探
筆者在《閱讀外刊學英語》的公眾號那里看到了一篇關于《給汽車無線充電》的文章,然后就此文進行了閱讀設計,設計了兩道推理判斷題和一道詞義猜測題,然后從個人活動和分組活動來讓學生獲取更多的關于文章的信息,理解篇章結構等,集體教學過程如下:
Ⅰ. Lead-in: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wired charging and wireless charging.
Ⅱ. Reading:
1. Show Ss the title and encourage them to predi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ssage.
Task 1: Individual work
Ss read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Task 2: Group work
Ss read passage again and find the information to fill in the blank and have a discussion in a group of four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ask 3:S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Ⅲ. Summary: Ss summarize the story by retelling the news report.
Ⅳ.Reflection: Ss give their various opinions abou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ireless charging.
這節(jié)課是閱讀課,主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方面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能力,兼顧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谟萌蝿盏男问絹韼訉W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挖掘文章的內涵和主旨,使各種有用信息滲透到英語教學中,整個教學過程的設想是要達成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目的,全方位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表達,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存在如下幾點問題:1.由于時間倉促以及學生口語水平的局限,本課時在讓學生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上,氣氛不夠熱烈,討論時間不足,今后應盡量鼓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2.在對文章細節(jié)方面的把握上,所設置的題目可以再加深難度;3.可以在把握文章結構方面多花時間讓學生更多的去理解剖析文章的結構方面的問題。4.增加適當板書;5.增加多種提問方式。
五、結束語
黃遠振(2017;2)認為,外語閱讀是發(fā)展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一方面閱讀能為學生打開不同文化的窗口,有利于學生與具有不同世界觀、不同價值觀的人群進行交流和溝通,增強多元文化意識;另一方面,閱讀能夠讓學生接觸真實的語言材料,有助于發(fā)展學生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評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筆者的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農村,其英語基礎非常薄弱,面對新課標和新高考的要求,更加應該加大他們的閱讀量,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和練習冊的篇章閱讀,這樣做的話,不僅他們的詞匯量沒有擴大,知識面也沒有拓寬。英語課外閱讀其實不僅僅只有外刊閱讀,還可以是英語小說、故事等的閱讀。閱讀小說等故事類的文章,還有利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構建,有助于讀后續(xù)寫的提高,一舉兩得。課外閱讀可以設計為精讀和泛讀,時文類的可以選擇精讀,小說類的可以泛讀,讀后設置學生分享讀后心得體會等活動,設計好評價。教師應該廣泛閱讀外刊雜志和故事類的英語文章,選取一些符合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話題的文章來進行加工,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課外知識,更多地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葛炳芳.2015.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視野:;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3]黃遠振.2017.英語為思而教:從“必須”走向“可能”[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