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強
摘要:自從新課改明確提出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的號召,學校各學科的教育均從看重學生成績逐漸轉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關注。初中自然課程是銜接高中深度教育的紐帶,初中自然學科為學生日后的深入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實驗作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關注。但是,舊有的初中科學實驗存在不少弊病,亟需改進。本文首先簡要指出了現今初中自然實驗課程存在的不足,接下來結合課堂實踐,探討了初中自然科學實驗課程的一些有效教育途徑,希望為初中自然教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自然科學實驗;初中教育
引言
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初中科學源于生活,基于生活,其中的概念均是通過實驗推理得出,實驗在初中科學的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但放眼各地初中校園,仍有很多教師秉承舊有的教學觀念,實驗課程的教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教學方法上也顯示出不少不足,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科學教師應當意識到舊有實驗教學方法的不足,積極尋求改進方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做出自己的貢獻,響應新課改的要求。
一、初中自然實驗課程存在的不足
1、教學觀念落后
雖然新課改已經在全國普遍推行,但在當下的初中自然學科教學中,仍不乏有一些教師抱著過時的教學觀念,沒有對實驗教學形成正確的認知,認為實驗教學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即使面對教材中規(guī)定的必修實驗項目也采取口頭講解的模式,甚至認為考試中實驗問題僅以卷面形式出現,要求學生將教材中描述實驗的語句一字不差的背過就足以應對。這樣的“實驗教學”很難讓學生真正掌握實驗教學的內涵,更無法實現知識的實際應用,背離了新課改的要求。
2、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很多初中科學教師逐漸意識到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實驗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但很多時候,這樣的實驗教學的目的僅僅是為滿足教學任務的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通常首先講述教材規(guī)定的教學過程和操作流程,接下來要求學生按照規(guī)則操作。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氛圍無趣,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忽視了科學學科對于學生思維培養(yǎng)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學生即使全部接受了教師傳遞的知識,完成了實驗流程,也很難主動深入思考探究,大大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3、實驗器材匱乏
初中科學課程包含了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知識,涉及的實驗內容同樣種類繁多。現今很多學校對科學實驗缺少應有的重視,對于實驗器材、設施方面投資不足,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學校中,很多器材已經過時;而不少經濟條件一般的學校只得五六名同學共享一套實驗器材。學生在一節(jié)課時間內無法完成必要的實驗操作,自主思考探究也無從談起。
二、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自然科學實驗課程的反思
1、師校協力,提升教學素質
作為教學計劃的規(guī)劃者和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改革實驗教學,回應新課改的要求,初中科學教師是當仁不讓的主力。首先,教師應當深入學習領會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著眼點,樹立起正確的實驗教學觀念,以此引導接下來的教學全過程。同時,教師應當關注當今初中生的需求和學習現狀,針對性的設置教學方案?,F在的初中生多為獨生子女,動手實踐能力匱乏,面對著對實際操作探究能力提出高要求的實驗時,大部分學生都會無所適從。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就需要隨時明確培育學生實踐能力的觀念,促使學生在實驗中主動探索求知。
此外,作為教學計劃的主導者,改革實驗教學,學校也必須發(fā)揮其作用。一方面,學校應鼓勵教師課后與其他同事交流,分享教學經驗,也可以根據本校的教育特征和學生特點編寫特色校本課程,從教學內容和教師素質兩方面提升本校科學實驗教學的基礎。同時學校還需要注重實驗課程硬件方面的提升,加強對實驗室和實驗器材的投資,并且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室管理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便于動手實踐的平臺。
2、引入實驗,輔助理解內容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教師在課堂上僅僅看重規(guī)定的實驗操作,而對于教材上沒有硬性規(guī)定的實驗,往往選擇忽略。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面對一些抽象理論時,難以形成自己的理解,實際應用時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隨時修改實驗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思考,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
例如,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7節(jié)《壓強》,引入了“深度越大,壓強越大”的概念。壓強隨深度的變化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少,為使學生正確理解這一定理,教師就可以通過實驗解釋說明。教師可以準備一根橡膠管,一端與空氣球相連,另一端插入漏斗中,并在漏斗中灌入一定的水。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一手托舉氣球,另一手將漏斗逐漸舉高,在到達一定高度后,學生清楚的看到氣球爆裂,水溢了出來。這樣的實驗直觀形象,輔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應用時會更加游刃有余。
3、改變方法,鼓勵自主探究
新課改的重點在于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關注。舊有的實驗教學以教師演示為主,或是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教材上的標準操作進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初中科學教師不妨改變教學方法,不斷改進自主探究任務,為學生思維的發(fā)揮提供空間。
例如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6節(jié)《透鏡和視覺》中,安排了探尋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通常情況下,教師提供不同焦距的透鏡,并要求學生測定物距與像距,這樣的方法雖然能夠得到清楚的數據,但學生對焦距和物距、像距的關系并沒有深刻認知。教師可以首先分發(fā)透鏡,要求學生通過對比直觀感受到物距像距的不同,再引入探究方案,借助教學模式的改變促使學生自主探究。
三、總結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從生活出發(fā),內容多樣,不僅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其求知欲望,同時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回應了新課改的要求。作為站在教育一線的實踐者,初中科學教師應當在意識到傳統實驗教學不足的同時,認真研讀課本,傾聽學生需求,基于新課改的理念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借此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實現初中科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江德品.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科學深度學習構建策略探究[C].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五).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535-536.
[2]朱琴.實驗“解”疑惑體驗“真”過程——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實現“學為中心”的路徑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南昌會場)論文集(一).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111-117.
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 浙江 溫州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