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摘要:評價是尊重小學階段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者們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符合學科教學發(fā)展的教育教學點評,能夠增進小學階段教學的有效發(fā)展,促進教育教學發(fā)展的良好大循環(huán)。勞動教學評價的過程,不僅是小學階段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過程,也是受教育者們積極、主動學習的一個過程,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要多多鼓勵學生們進行勞動,展開開放的評價體制,促進多方參與,并合理地進行評價,增強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階段;勞動教學評價;嘗試
引言:
課堂的價值趨向已經(jīng)把知識為核心轉(zhuǎn)移到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當中,強調(diào)小學階段受教育者多樣化的結合學習、生活與社會實際踐行之間的聯(lián)系。勞動的課程是小學階段學習當中的一門技能類科目,恰當?shù)脑u價能夠幫助受教育者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對于增強小學階段學生的勞動認知與勞動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學生家長參與勞動教學評價
以往對于學生的評價都是以老師為核心,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評價體系當中是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家人在這一過程當中只是評價結果的傾聽者。俗話說得好:知子莫若父(母)。家人們對于學生的行為習慣、性格、能力都是非常了解的,并且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更多的期望。評價的信度是指引孩子們繼續(xù)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是單一的以學校為評價體系是不夠全面與準確的。如果小學勞動教學的評價體系能夠以家庭與學校的角度出發(fā)展開評價,將會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其價值。小學階段的勞動教材當中,有大部分的內(nèi)容都是以自己和家人為服務對象,最主要是打理自身生活,以及力所能及地幫助家人做些家務勞動,例如洗菜、洗碗、掃地、收拾屋子等等。這一部分的勞動技能要怎么樣來評價、考核呢?
老師可以讓同學們把在學校學習到的勞動技能和手段的技術要點,放學回家之后在家人的幫助之下展開勞動實踐,然后再邀請家人來進行適當?shù)攸c評,最后再讓同學們把家人的評價意見表帶回來進行反饋,老師再以表格的方式展開量化。同學們在進行這些“動一動”的時候,不僅不能照搬硬抄教材當中的內(nèi)容,還不能脫離課本當中的知識內(nèi)容,真正的突顯在理解的基礎中理解知識,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們能夠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育關心、尊敬長輩的道德理念。
二、理論的考核是評價體系中的一個重點
不論是哪一門課程技能的學習,理論都是展開實踐的基本。勞動課程雖然實踐性比較強,但是對勞動的理論知識依舊是重點。通過勞動教學課程的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不單基本掌握自己勞動與基本家務勞動的簡單技能,并且還學習了某些較為淺顯的勞動內(nèi)容,清楚地了解到某些常用的使用工具,并且能夠簡單地修理,對于常用的家電能夠有一定的使用常識。比如,在學習“種扁豆”的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采用填空的方式來檢驗小學階段學生種扁豆的方法知識,例如(播種)、中耕、(施肥)、搭架、(收獲)。最后讓學生們回家后在家中合適的地方展開種植的實踐,并讓其仔細觀察扁豆的生長動態(tài),做好觀察記錄。在考核檢驗的時候答對的同學為優(yōu)秀者,并未答完整或是不準確的,老師引導其他學生對其進行幫助,這樣的方法不單挖掘?qū)W校階段學生對勞動的熱愛之情,也能激發(fā)同學們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
三、通過實物實踐來展開評價
小學階段的勞動教學資料當中,一些內(nèi)容能夠引導小學階段學生動手展開實際的操作,這樣的勞動主要是以帶有比較強烈的智力色彩或者知識基礎的手工操作,比如剪紙、風箏、木蜻蜓的制作等等。這些內(nèi)容的檢驗與考核可以在課堂當中實行。每一次的實踐操作,老師可以先將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或者是成品當成是獎勵作品,獎勵給完成得較好的同學。在課堂當中,學生能夠發(fā)揮自身的想象能力,來進行舉一反三的優(yōu)秀作品,那么老師可以給其獎勵,比如在學習“刻刀的使用”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同學可以刻出課文當中的圖案,也能夠刻出課本當中沒有的圖案。又如,在學習“剪紙”這一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同學不單能夠剪出一朵花,也能夠剪出其他的圖案,并且還能夠剪出更多的貼畫,想象出一個個的小故事等等。完成后,老師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欣賞與評價,讓學生在同學之間的欣賞當中有所學習,在欣賞當中受到鼓勵與發(fā)展。完成創(chuàng)作之后,老師也可以適當?shù)脑u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點評應當以學生互評為主體,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利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勞動教學。
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與身體發(fā)展的關鍵期。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促進其全方位的發(fā)展。應當在小學階段的勞動教學中展開教學評價,老師在教學中應建立激勵、開放的評價環(huán)境, 應當從多個當面著手,展開多元化的、合理的評價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挖掘他們主動學習的動力,促進小學階段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星波.有效延展 魅力課堂——淺談小學勞動與技術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1(03):78-79.
[2]錢蕾.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技術設計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1(02):29-34.
[3]董鳳昕.多方參與 合理評價 綜合提高——小學勞動教學評價的幾點嘗試[J].成功(教育),2010(08):84.
平原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大宋小學 2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