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信維
摘要: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但是現(xiàn)在社會,學生的課程負擔普遍比較重,對體育方面的鍛煉稍顯懈怠。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對各個課程的要求不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在學生了解并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及技能的前提下,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進行科學的運動,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內涵及現(xiàn)狀,并針對性提出改革的對策,希望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體育;體育教學;改進
在新課改的背景要求下,體育課程成為小學教育課程體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學生強健身體、心理健康和提高體質。但在實際小學體育教學中,課程體系的制定沒有結合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要求,導致培養(yǎng)的效果與預期相去甚遠,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及技能,還要引導學生認同并掌握體育知識促進自身身心健康?;诖耍W體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概述
核心素養(yǎng)對體育教學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體育精神、運動實踐、健康養(yǎng)成。其中體育精神就是指在體育運動中體現(xiàn)的精神品德,例如尊重體育運動規(guī)則、尊重裁判判決、堅持刻苦訓練等,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為對體育運動的喜愛。而運動實踐是指體育運動中的所有活動行為。健康養(yǎng)成則是指通過健康知識指導平時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的不適的緊急處理,并能指導學生進行合理、健康的飲食及作息習慣。以上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向,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1]。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及知識滲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以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但在目前情況下,小學體育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一是,體育教學的內容比較陳舊單一,缺乏趣味性,小學生比較好動、好奇心比較強,枯燥的教學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感不強,導致教學的效率低下。二是,體育教學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其教學的方式都比較單一。室內的教學主要是教師講授體育相關知識,室外則是教師示范動作,學生模仿,教學方式相對陳舊,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真正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真正的體育精神及健康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僅僅是教授體育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學思路無法滿足核心素養(yǎng)教育目標的要求?;诖?,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不理想,不能滿足學生體育西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調整教學內容,調動學生興趣
教學內容陳舊、單一是小學體育教學主要的問題。教師只重視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教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身心健康、情感、精神的培養(yǎng),不能滿足當下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要求。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根據當下教育的新形勢,制定具有先進性、更加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將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品質為宗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終身運動為目的。尤其是,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運動健康知識的教育,例如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和生活作息習慣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2]。
(二)綜合考慮學生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形式
在大多數學校中,普遍存在教學形式單一,陳舊。因體育課程的設置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課程之余可以放松身心,強化體質的目的。那么傳統(tǒng)的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教學形式顯然不太能適應體育教學,這樣只會導致學生更加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教學形式的研究,多形式、新穎、創(chuàng)新、趣味性是教學形式改革的目標。風格多變的教學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有利于促進學會心理和身體的健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互動式語言,引導學生提問、交流,不僅僅是口述講學,可以增加實物演示。例如,在教授籃球運動相關知識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NBA實時比賽,學生邊觀看比賽,老師可以針對賽場上的行為、規(guī)則進行籃球知識的講述,同學之間可以交流籃球知識,不僅增加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對籃球相關知識印象更加深刻[3]。同時,為增加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開發(fā)一些更加新穎的教學形式,從學生的愛好、興趣出發(fā),結合教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程和選修課程相結合,必修課程是根據專業(yè)設置要求必須學習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學則,只要達到要求的學習標準,就可以拿到合格的成績。種種模式更加合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從心理上愛上學習。
(三)教師觀念轉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一直是主動輸出、且具有很強的權威性的代表,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師的教學觀念也要轉變。首先,教師要在思想上重視體育教育,真正了解體育教育的價值及意義。在教學中,不僅要加強對學生體育技能及體能的訓練,還要將體育精神以及體育相關的健康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理解并認同體育精神和品質,注重對學生身心健康同時發(fā)展的培養(yǎng),進而形成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另一方面,在教學中,不僅扮演傳道授業(yè)的角色,同時也是學生的益友、伙伴,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好的關系,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體育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日后的教育改革中,不僅要結合學校的特點,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才能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達到教育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志鵬.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創(chuàng)新性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38):131-132.
[2]徐蓓.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策略探究[J]. 文存閱刊, 2018, 000(014):66-66.
[3]邱美春.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進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217.
(南寧市武鳴區(qū)仙湖鎮(zhèn)中橋小學 5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