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文彬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教師的重點授課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嘗試利用多媒體、微課視頻、小組討論等方式,從不同角度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進而促使學生科學精神、實踐創(chuàng)新等素養(yǎng)的發(fā)展。切實發(fā)展高中階段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素質教育背景下人們對學生的熱切期待,也是高中學生不斷奮進、自主發(fā)展的主動追求,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進而促使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展。本文將針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方式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中;核心素養(yǎng);化學;方法;策略
一、發(fā)展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客觀地說,高中化學教育擁有兩大教育目標,其分別為顯性目標以及隱性目標。像高中化學教學知識中常見的定理、法則、公式以及概念等內容教學屬于顯性目標之列,而核心素養(yǎng)教育則是高中化學重要的隱性目標。通過對課程改革內容的細致解讀我們能了解到,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重視學生高中化學概念以及公式算法等知識的傳授,還要加強學生化學思想、化學實踐以及科學思維等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便是核心素養(yǎng)教育。當學生具備核心素養(yǎng)時,那么他將能夠將化學的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組化學思想或者方法來處理實際問題,這也是化學教育的本質目標。由此可見,落實化學核心素養(yǎng)教育,不但是課程改革的前瞻性與基礎性要求,更是學生的學習以及發(fā)展的必然需求,其不管是對于學生的化學學習,還是對學生后續(xù)的成長與發(fā)展均有著良好的現(xiàn)實意義。
二、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習興趣不足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在課堂授課中,很多學生會趁著教師講課之時,在座位上交頭接耳,部分學生甚至還會存在上課睡覺的情況。在此情形下,不僅學生自己的化學學習質量會受到影響,高中化學教師在授課時的效率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此外,在高中化學授課中,部分教師會將主要的授課精力放在傳授學生化學知識上,忽視了他們對相應內容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這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中生的解題效率,進而影響到他們的高考成績。
化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對這一方面提起充分的重視,很多教師仍抱有化學實驗可有可無的錯誤思想,以至于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時,難以抓住實驗重點,對化學實驗的觀察也不夠到位,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效率。同時,由于學生對實驗的觀察不足,在理解相應的化學知識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理解不夠深入的情況,這對于其高中化學學習質量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教師的授課模式固化也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實際授課時,很多教師只是依賴化學課本,對知識的擴展做的并不到位,這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思維的開拓性,讓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太過片面,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會產(chǎn)生很大的阻礙作用。
三、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多媒體視頻教學,培養(yǎng)學生化學分析能力
興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只有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才會更加熱情地進行自主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教材是教師授課的重要依據(jù),然后指引學生依照課本內容進行有序化的實驗,造成課堂氛圍無趣和枯燥,學生只能機械地接受教師指引和知識灌輸,不但不利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過程認知程度的加深,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探究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成為泛論。對此,教師應當擺脫之前的教學形式,在化學教學時,適當?shù)靥岢鲆恍┚哂腥の缎?、探究性、啟發(fā)性的章節(jié)問題,借此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的思維以及探究意識得到良好培養(yǎng),讓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序化提升。此外,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影響不容小覷,教師要對此格外重視。為實現(xiàn)更高的化學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力量,在化學課堂中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越快的學習氛圍?;瘜W知識本身較為枯燥,教師在授課時用多媒體播放一些Flash動畫、圖片等,以此將抽象的化學知識生動化,讓學生產(chǎn)生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化學科目來說,實驗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部分學校的教學資源有限,一些化學實驗難以得到理想化結果。針對此情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在大型實驗室進行相應實驗的視頻,并通過暫停、慢放等操作,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提升學習質量。
例如:在進行《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的教學時,筆者在網(wǎng)上為學生下載了一些海水制鹽的視頻,并用多媒體設備在課上為學生進行了播放。學生在觀看視頻時,目光被視頻內容深深吸引,我能明顯看出學生將全部精力放在了視頻內容上,當視頻結束后,學生戀戀不舍。從這里可以看出,多媒體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高中化學授課氛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視頻內容進行分析,從中找到與所學知識相關聯(lián)的內容,進而在無形中促使其化學分析能力得到大幅發(fā)展。
(二)將微課引入化學實驗,提升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
實驗對于化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此不必贅述,但很多高中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時,仍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為此,教師可嘗試將新的授課模式應用到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借此促使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微課便是很好地提升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手段之一。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受到了諸多教師的喜愛。一般來說,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它能用較短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并將相應的知識較為高效地傳遞給學生。此外,趣味性也是微課視頻的一大特點,也正是由于此,很多學生會受到微課視頻的影響,對化學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制作微課前,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三狀態(tài),及心理狀態(tài)、身體狀態(tài)和學習狀態(tài)。在進行微課視頻制作時,教師要對微課視頻的時長提起充分重視。一般來說,微課視頻的時長如果太短,則很難在一個視頻內容中加入相應的化學實驗知識內容,難以起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同時,如果微課視頻太長,學生則難以長時間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視頻內容上,不能凸顯出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诖?,教師最好將微課視頻控制在8分鐘左右,這樣剛好能將化學實驗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完整呈現(xiàn)給學生。
例如:在進行《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離子》這一實驗時,筆者就便為學生設計了相應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實驗步驟所產(chǎn)生的實驗現(xiàn)象。在微課視頻結束后,教師可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嘗試用其他方式進行去除粗鹽中雜質離子,通過此方式,促使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進步提升。在實驗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上,當學生再想看的時候可以隨時觀看,這樣能有效打破學生與知識之間的壁壘,提升他們的化學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無形中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將微課和化學實驗結合,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實驗內容,更仔細地觀察到相應的實驗現(xiàn)象,這對他們之后化學綜合水平的提升將產(chǎn)生非常大的積極意義。
(三)結合生活開展小組討論,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教學而言,實踐活動都是實現(xiàn)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路徑。加強實踐活動的教學滲透,不但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到相關知識的內涵要義,內化和鞏固其所學新知,而且還能讓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得到有力提升,這對于其核心素養(yǎng)提升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化學教師應當加強實踐教學的引入,塑造學生的學以致用意識,為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落實奠基。為促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一步養(yǎng)成,教師可在進行化學教學時,將授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使其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借此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這樣方可讓他們在進行討論時事半功倍。在分組前,教師可將學生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那些對化學知識掌握扎實,擁有自主探究能力和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第二類是那些不喜歡學習化學,化學知識非常薄弱的學生。第三類學生的化學水平則介于前兩類學生之間。而后,教師可將他們分為3人小組,并確保每個小組中的都有不同層級的學生。當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第一類學生可以作為小組討論的主導者,他們可以幫助其他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并用自己的話將問題解讀給其他同學,借此確保小組內所有學生都可理解題目內容。
例如:在進行《乙醇與乙酸》的教學時,筆者便將學生進行了分組討論。在分組前,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而后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在完成分組之后,我對學生提問:“乙醇是乙酸的化學性質分別是怎么樣的?他們在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學生在聽到問題后,便開始了討論。當學生在討論時,我并沒有在講臺上站著等學生討論結束,而是走到學生小組中間,聽他們的討論過程。并將聽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對于那些大多數(shù)學生都忽視的問題,我會在之后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提醒。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討論聲逐漸變小,我示意學生停下來。而后,我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將討論結果分享給其他同學。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對化學知識產(chǎn)生更深的理解,還能在無形中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這對他們之后學習更深層次的化學知識將產(chǎn)生非常大的幫助。
(四)轉變高中化學教學評價體系,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水平
教學評價作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落實均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其能夠讓教師獲得一手的教學反饋,精準把握學生的學習實情,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措施,解決學生的化學疑問,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其能夠讓學生了解自身的真實水平,校正他們的學習思路以及學習方向,實現(xiàn)其學習效果的提升。而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教師應當實現(xiàn)教評模式由結果性向形成性的轉變,將諸如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度、學習方法等非智力和過程型因素歸入到化學教評中來,以全面化的評價標準,促使學生的化學學習習慣、態(tài)度以及素養(yǎng)得到良好培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對教評模式加以革新,要在師評的基礎上,積極引入多樣化的教評模式,這其中包括自評、互評、組評甚至家評等,以此讓學生在認清自身不足和他人優(yōu)點,幫助其逐步明確學習思路與方向,促使其化學意識和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力提升。
結語
加強核心素養(yǎng)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已經(jīng)成為高中教育的一大趨勢。廣大化學教師應當牢記自身的育人使命,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育當作化學教學首重,不斷延伸和探索實驗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趣味性與實效性兼?zhèn)涞恼n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實驗學習與探究興趣,推動其自學能力、化學思維以及實踐品質的發(fā)展,進而為學生化學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欣.基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0(10):109.
[2]潘海專.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如何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2020(42):27.
[3]張丹,劉旭虹,杜芳,曹恩強.基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審思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0(10):55-59.
[4]馬玉虎.基于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20(2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