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摘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提升有著關鍵的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情感境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十分不利。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分析和解決,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诖耍疚氖紫忍骄苛顺踔虚喿x教學的現(xiàn)狀,然后提出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以期為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274
引言
在初中語文中,無論是在日常的學習還是在相關的語文考試中,閱讀都占據(jù)了較高的語文地位,對于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而言十分重要。[1]在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一般是讓學生先自行閱讀課文,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大致的分析和探討,之后老師沒有詢問學生在文章中有哪些疑惑的地方,而是直接向學生講相關的情感發(fā)展,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并沒有體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對于閱讀沒有很強烈的興趣,這就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處于較低的狀態(tài)。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初中閱讀教學模式,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十分重要。
一、初中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老師要對學生的地位進行明確,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和學習,但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沒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舊是以教師為主導開展教學,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調動自身的閱讀興趣,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中是一種單向知識傳遞的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提供給學生表達自我觀點的機會和空間,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形成了單向傳遞的關系,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得到培養(yǎng),其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
(二)學生的閱讀習慣沒有得到培養(yǎng)
應試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師著重提升學生的閱讀成績,只關注學生的課內閱讀,而沒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導致其閱讀量無法得到提升,并且由于初中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很多老師對課本中的文章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教給學生做題的方式。但是老師并沒有向學生傳遞“閱讀能夠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相關理念,使得學生沒有形成自身的閱讀習慣,對于課內外的閱讀書籍沒有進行較多的關注和了解,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十分不利。
(三)教案固定且僵化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部分語文教師會編寫十分詳細的教案,然后按照固定的教案給學生講解閱讀文章,但是這樣的教案模式較為僵化,無法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進行調整,導致課堂教學出現(xiàn)以下問題:首先,教師會完全按著教案的內容來進行課堂教學,并沒有關注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思想內容,也沒有給學生留下表達自我觀點的時間;其次,教案的編寫太過于詳細,詳盡的教學內容很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進行完全的講解,并且對一節(jié)課的節(jié)奏把握不準確,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地了解課堂主題內容,最終使得教學目標與教案的預期教學結果完全偏離。而以上兩種教學問題的出現(xiàn),都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升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1]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相關對策
(一)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使學生形成閱讀意識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是通過課本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探究,忽視了課外閱讀,初中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對于閱讀投入的精力較少,自身的閱讀面較為狹窄,自身的知識體系和相應的情感思維得不到較好的提升,還會使其寫作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教師應在課外時間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并為學生提供一些符合他們閱讀情況和閱讀能力的優(yōu)秀文本,以擴充其知識儲備。此外,老師還可以對學生講解一些優(yōu)秀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使學生能夠對文章信息進行自主的理解和判斷。如在閱讀文學著作時,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文章批注,然后探究文章中的句式結構、情感表達等,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相關句子和詞語進行摘錄,擴充學生的寫作儲備,[3]進而促使其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不斷提升。
(二)優(yōu)化教案設計
當前閱讀教案存在僵化的問題,而教案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教案設計,以充分發(fā)揮出教案的作用,打造高效的閱讀課堂。首先,語文教師在設計閱讀教案的時候應遵循系統(tǒng)化、分層式的要求,根據(jù)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個中國反映,教師應適當?shù)恼{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分層式的教學,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其次,由于初中生的思維較為發(fā)散,對于一篇文章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師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案設計,并且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表達和自主分析,從而不斷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全面把握閱讀內容和閱讀教學的進度,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靈活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保證學生的活躍度和參與度。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新時代的教學背景下,老師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改變,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信息化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智取生辰綱》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直觀直觀的圖片或視頻,將文章的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人物經(jīng)歷等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學生對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了解之后,可以挑選出幾個學生對文章中的角色進行扮演,讓他們按照人物角色進行文章朗讀,以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從而使他們更好地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角色扮演的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感觸,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對課文的理解和學習的過程中,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結語
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需求,并采取這種需求作為教學的起點,認真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總體設計,以確保學生可以不斷獲得良好的學習語文閱讀類的學習經(jīng)驗,并能發(fā)現(xiàn)語文閱讀學習的快樂,從而真正意義上激發(fā)培養(yǎng)出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自身可以在語文閱讀的學習中,進一步發(fā)展,有利于學生閱讀表達能力的不斷提升,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能力,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秦琴.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J]. 新一代:理論版, 2020(6):189-189.
[2]程波.靈活教學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3).69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