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青 林源
摘要:信息化就是采用圖片、視頻等多種表現(xiàn)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黑板,他比黑板講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且形式多樣,這特別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運用信息化能夠多樣化地展示課本內容,讓語文學習變得更加有趣,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現(xiàn)怎樣利用信息化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基于此,以下對如何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202
引言
語文教學作為小學生的基礎學科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質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深入發(fā)展,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效地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征,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和設計,同時,注重借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地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
一、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直觀演示
語文教學當中有很多知識點都是非常抽象的,學生在理解的時候也會非常難,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如果碰到這么抽象的知識,他們真的很難想象也很難理解,但是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一點,它可以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一篇課文時,如果只通過書本上幾句簡單的描述,像年齡比較低的孩子是沒有辦法感受到黃山奇石的美景的,但是這又正好是這篇課文最難的地方,所以只能采用信息化教學的方式,將黃山奇景用視頻和圖片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能夠讓低年級的孩子們更能了解到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能夠打破教學的這種難題。科學使用信息化技術,不僅可以把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也可以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黃山奇石所描繪的石頭有各種各樣的景象,還有各種恢弘大氣的石頭。教師在講述的時候可以根據(jù)課文用信息技術展現(xiàn)這些真實的畫面,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這些石頭,就在眼前的感覺,能夠更加讓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教學的難點也就解決了,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建立信息化小學教育平臺
在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信息化教育被早早地引入,信息化教育的優(yōu)勢也得到了明顯地發(fā)揮。由于信息化教育手段使用較早,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對教學設施的要求比較高,更有利于落實全國的相關教育政策,而農村地區(qū)在推進國家信息化教育政策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便是網(wǎng)絡接入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這也就導致了農村地區(qū)的信息化教育步伐也落后于城市地區(qū)一大截。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可以建立信息化小學教育平臺,由政府來提供相應的技術平臺,讓小學語文教育改變目前的狀況。教育公平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對稱,城市地區(qū)的小學生所能接觸到了事物比農村地區(qū)的小學生多,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自然也要高出很多,信息化小學教育平臺的使用有望解決這一信息差異現(xiàn)象,通過教育平臺的使用,農村地區(qū)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可以更大程度上的與城市教學內容保持一致,城鄉(xiāng)地區(qū)的小學教師也有更多的交流空間,相互學習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平臺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其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所以,政府要加大語文教育平臺的投資力度,對農村的教學設施盡快完善,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來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
三、提升教師信息獲取能力及鑒別能力
在信息化時代下,大量網(wǎng)絡資源席卷而來,其中就包括小學語文教學資源。但是,網(wǎng)絡資源也有優(yōu)劣之分,所以也就需要語文教師能夠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及鑒別能力,不僅要善于利用網(wǎng)絡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網(wǎng)絡資源,同時還需要對所收集的教學資源進行分類,要將有價值的資源挑選出來,并能夠將其融入教學設計中,以此豐富教學內容,以及提升教學效率。
四、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
小學語文教師在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授課的時候,教師必須對信息化的教學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掌握,同時,能夠非常熟悉地采用信息技術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并且在日常的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當中,要大膽地探索和嘗試,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更新自身的教學能力,進一步對信息化的教育方式進行熟悉和了解,使得通過信息化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能夠變?yōu)橐环N日常習慣,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對于課堂上需要講授的知識要充分地挖掘和分析,合理地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將課本當中的內容以及價值發(fā)揮到最大,使得語文課本當中的知識點變得更為突出,進而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語文知識架構,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有效地將課本當中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整理,進而設計成一種微課的教學方式,然后采用信息技術,通過演示和互動,將這種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知識,同時也促進了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同時,也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進而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小學語文教師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價值,也有利于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的展現(xiàn)。
結束語:
基于信息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不僅是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及學習效率的關鍵措施。因此,也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抓住機會,結合學生學習需求及教學要求,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在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同時,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的提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郭新珠.“三優(yōu)四策”有信息,小學語文得佳績——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2):177-178.
[2]趙尚慧.如何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J].新課程,2020(48):125.
[3]劉萬武.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的探索[J].名師在線,2020(1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