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加強小學綜合能力培養(yǎng),成為促進小學生成長的重要基礎??茖W作為小學階段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素質教育下小學科學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要求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師重視對于小學科學有效教學方式的探索,從學生生思維認知特點出發(fā),結合課程教學內容以及課程教學目標,形成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的切實全面成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262
小學科學教育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教學,對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著積極影響。然而在實際的小學科學實際教學中,教師對于科學教學重視不足,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上心,只是一味的為學生講解課程內容。忽視學生的興趣,也不重視學生課堂活動交流的死板教學模式,不僅阻礙了科學學科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取和相關能力的獲得。因此,為了深化新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積極的素質教育探索,就要求當前的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優(yōu)化自身教學理念,重視對于科學有序教學方式的探索欲運用。而本文也將從具體的教學實例出發(fā),對高效科學課堂的構建方式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知識學習
現(xiàn)在是網絡普遍發(fā)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尤為發(fā)達,其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也逐漸深入普及到了當前的小學學科課堂教學之中。尤其是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科學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為學生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或是將文本性的教材內容以動態(tài)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節(jié)省很多書寫板書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以圖片、視頻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文字性知識,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深切的理解學習內容。
例如在教學“鵝卵石形成”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對于無法為學生進行實物展示的教師來說,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播放豐富的鵝卵石圖片,以及不同形狀的鵝卵石容易出現(xiàn)或是形式的位置,像是具體會出現(xiàn)在河流的中游、上游還是下游?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展示,幫助學生對鵝卵石形成一個基本的認識。又如在教學“火山形成”這一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不可能真的帶領學生去實地觀察火山的形成,但是卻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搜集與火山相關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火山形成的動畫片演示,通過直觀的視頻觀看,讓學生形象了理解這一知識點。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火山噴發(fā)時的情況,并搭配以震撼的音樂,通過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火山噴發(fā)的威力。不同于以往的講解式教學,教師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能給學生帶來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二、創(chuàng)設趣味思考情境,強化生生互動交流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教學進度和學生的興趣點,有目的、有計劃的為學生設置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一方面是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有效的集中起來,另一方面也是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讓教師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這對于接下來課程的更好教學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例如在教學“溶解”這一知識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導入過程中,為學生準備一些杯子,杯子中有適量的白砂糖,另一個杯子中有過量的白砂糖,讓學生自己接一杯相同量的水,將杯中的白砂糖進行攪拌,看看半分鐘后兩個杯子中分別是怎樣情況?通過這一方式為學生引出溶解這一概念。而在學生對于溶解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則是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所熟悉的還有哪些溶解現(xiàn)象?互相討論交流然后進行搶答。而在課程教學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思考作業(yè),想一想為什么剛剛的實驗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溶解現(xiàn)象?讓學生課下進行問題的探究。通過這一方式,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
三、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深化學生學習效益
小學科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學科學教師要把握科學學科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思維認知特點來進行課堂活動設計。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進行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可以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科學的聯(lián)系,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學習的自信,同時對于深化學生學習效益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靜電”這一知識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借助用“梳子梳干燥的頭發(fā),頭發(fā)飄起來了”這一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思考回憶自己生活中還有哪些靜電現(xiàn)象?在有學生說出冬天脫衣服有“噼里啪啦”的聲音、接觸電視機屏幕有突然觸電的感覺等生活現(xiàn)象后,為學生總結得出正電荷和負電荷及靜電產生的原理。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理解靜電這一現(xiàn)象。又如在“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一些未拆包裝的食物、生活用品等等,帶入到課堂,以這些生活實例為基礎,為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以此提高學生學習體驗,強化學生知識理解與吸收。
總而言之,科學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一定要重視關注起其課堂教學的科學有序開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科學學習中來,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切實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立鳳.淺議如何創(chuàng)建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的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8(03):144.
[2]劉春香.淺談小學科學的高效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