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書英
【摘? ? 要】師生關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有“學生中心論”,“教師中心論”等,我們應采用正確的方式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關鍵詞】師生關系? 教師中心論? 學生中心論? 和諧? 溝通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46
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是學校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理想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功能實現的基石,理想的師生關系是良好教育的內在要求。這種關系是教育過程中一種內容很復雜的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好這個關系呢?
一、案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我的女兒今年讀初一,因為從小學開始就是寄宿,所以和老師相處的時間特別多。每星期回來看她開心的樣子,就知道她和老師相處得很和諧。事情還要從上周講起:女兒的周末作業(yè)之一是寫一篇人物的作文。我建議她寫現在的班主任——趙老師,因為趙老師和媽媽一樣也是班主任,有著天天管理學生,起早貪黑,而對自己的孩子關心比較少的相同情況。我以為我指導得很好,孩子寫起來也很順??墒屡c愿違,孩子卻寫了小學時的語文老師——蔣老師,一個可親可愛又深得孩子們喜歡的老師。孩子在文章中寫道:那一次我們在操場排練詩詞朗誦,小學部的廣播里傳來了蔣老師的聲音,我好懷念蔣老師,想起之前她對我的關心和愛護,當我失落時,蔣老師會安慰我,猶如冬日里的暖陽;當我開心時,蔣老師也會和我一起開心。想著想著,我不禁潸然淚下,聽著女兒帶著哭泣聲讀著自己寫的文章,當時的我就杵在那里,既為女兒有這樣的好老師感到開心,而同為老師的我又心生嫉妒。自己也是那么愛學生,可有多少孩子能有像女兒一樣的情感,覺得老師真的是很愛她,對她的一切是為了她好呢!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我們愛學生,總希望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做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但是學生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嗎?正如家長中流行的一句話:不讓孩子學習,家庭和睦,一讓孩子學習,雞飛狗跳。我想,孩子的表現除了與自身因素有關,與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關系。
關于師生關系的問題,凡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都有潛在的一種理論,有以教師為中心的,有以學生為中心的,又有兩者間較為平等民主的方式,也有幾者間的混合??偠灾?,教育史上發(fā)展較大的兩種主張是:“教師中心論”與“學生中心論”。“教師中心論”是強調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權威地位,強調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控制和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依附地位,沒有自主權只能服從,這樣埋沒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皩W生中心論”是強調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協助。在這種關系中,學生可以既作為主人,又作為學習者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但如果后者把握不好會使班級凝聚力減小,紀律渙散。所以,一般采用比較多的理論還是“教師中心論”。
二、如何處理師生關系,把握好“嚴”與“寬”的度
(一)留給學生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這屬于師生關系建立的初步階段,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好,就能淡化強制色彩,讓學生愿意與老師交往,能使師生關系深化。師生關系是眾多關系中的一種,與一般關系不同的是,這個關系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我們初次與學生見面,以何種面貌出現,將會影響學生在之后的交往中與老師的親密程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這個老師好兇啊,我們都很怕她;這個老師很好說話,不會罵我們,等等。所以,第一印象的好壞對初步建立師生關系階段很重要,這是互相信任的第一步。
(二)加強師生溝通
師生之間的互相了解和彼此信任是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而產生的。這個交往,既要有正式的交往,又要有非正式的交往,兩者結合,互相補充,才能為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打下基礎。我們可以通過班會課舉行活動,可以通過談心與個別同學交流學習和生活上的事情,也可以通過和學生一起參加體育活動,等等,讓師生之間成為亦師亦友的關系。當然,我們在交往中要注重和學生的心理交往,這樣才能溝通思想,了解真實情況。
(三)平衡師生關系
前面講的都是在和學生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關心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喜歡。但是,這個“度”我們要把握好??鬃拥乃枷胫杏幸粋€是“中庸”思想,意思是過猶不及,任何事情我們要適度,不能太過。包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如果一味為了贏得學生的好感而給予過高的評價,學生就會變得有恃無恐,對老師的尊重程度也會降低。我并不提倡“教師中心論”,也不提倡“學生中心論”,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保持一種平等的關系。我們要恰如其分地客觀地評價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努力發(fā)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當學生犯錯誤時,也要及時提出并讓其改正,有時還可以相應地用點“懲罰”使其吸取教訓。一味地包庇并不會讓其改正,可以通過我們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我們對違紀學生的“生氣”,讓其感受到自己真的是做錯了。也可以用做值日、背書等方式來“懲戒”學生。當然,這只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并不是教育的目的。從長久之計來看,我們應更好地建立起學生的評價機制,引導學生積極進取、及時改正缺點。
三、結束語
師生關系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梁,處理得好能事半功倍,否則將越弄越糟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愛學生,也要把握好這個度。我們要嚴格要求學生,也要注意我們的方式和講話的語氣。讓我們做一個有原則又有溫度的老師吧,讓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好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