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水秀
摘要:語言教育從幼兒抓起,幼兒語言教育以一日活動為載體,能收到好的效果。
關鍵詞:幼兒;語言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7-088
幼兒語言教育以一日活動為載體,這是總的策略,在執(zhí)行過程中還要涉及到若干問題。只有適當?shù)靥幚砗眠@些問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一、按剛教學還是按家長要求的問題。素質教育已提倡二十多年了,它不僅適用于各級各類學校,也適用于幼兒教育。什么是素質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這些素質不單指知識素質,還包括思想文化素質,以及適應未來社會并推動社會前進的能力。在素質教育中,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科學有效的途徑。語言是思想表達的工具,它最富于情感,也就最利于提高其思想文化素質。既然要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就要按照幼兒教育綱要進行。但有的老師幼兒教育小學化,這是受家長們普通心理的影響。有人認為,幼兒教育雖是早期教育,但若提前學些小學一年級的語言課程,進了小學時,學習成績就以優(yōu)異開始了。于是幼兒語言教育小學化就出現(xiàn)了。某地就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現(xiàn)象:有個幼兒上小學了,但識字能力比不上其他學生,家長不得不給他找社會上的人課外補課。過了一段時間才跟上全班進度了。這是怎么回事?他不也上過幼兒園嗎?實際情況是這樣的:這個班的絕大部分是在當?shù)匾患矣變簣@受教育的,這個孩子是在另一家幼兒園受教育的,當?shù)剡@家幼兒園是應家長的影響幼兒教育小這化了的。提前教了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識字量大大超過了幼兒大剛,而這個孩子所上的幼兒園是嚴格按照綱要進行的。說到這里,人們要問,小學化不是有利了么?但我要說這是表面的暫時現(xiàn)象。從長完看,從人的一生的發(fā)展,那超綱教育是有弊端的,因為幼兒教育的目標不是要學到多少知識,主要是讓幼兒在快樂中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所教內容必須遵循他們身心發(fā)展的階段特點。超綱教育無異于撥苗助長,欲速則不達?;仡^再分析那個孩子的情況,他為什么剛上小學跟不上識字進度呢?那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孩子學了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語文老師是按絕大多數(shù)的識字基礎拉快進度的,所以那個孩子一時跟不上。其實那個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是正常語言教育,沒有占用大量時間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課程,在體驗幼兒階段的正?;顒痈羁?,也更快樂,對以后的全面發(fā)展是有好處的。所以幼兒教育不應小學化,應讓他們充分獲得幼兒階段的快樂體驗?,F(xiàn)在我校雖然沒有這種現(xiàn)象了,但社會影響還在,家長們還有這種習慣認識,所以要對家長們進行教育方法的指導工作。二、幼兒語言教育問題。幼兒語言教育與小學生學習英語是不相同的。英語是外來語,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中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學起來相當難,而漢語是母語,從呀呀學語開始就受到漢語的環(huán)境影響。幼兒們上幼兒園,他們的第一任語言教師是父母,爺爺奶奶,不但父母不斷地教他們說話,與他們對話,他們在這種語言環(huán)境中也在不停地從父母的語言與行為的統(tǒng)一中進行揣測模仿。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能日常對話了。幼兒語言教育是在這個基礎上規(guī)范豐富,使他們在進一步豐富語言工具知識的情況下,在適應社會上,在快樂中得到提高。那么怎樣以幼兒一日活動為載體進行語言教育活動呢?應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幼兒語言教育雖然有教材,是系統(tǒng)性的進行語言教育,但那只是書本知識,還必須與幼兒生活相結合,他們的生活不只是在語言課堂上,還在美術、音樂等活動中。因為任何的一門學科都是他們的生活內容,無不涉及到語言的交流運用,所以我主張應把幼兒語言教育廣泛化。即以語言課為主線,結合其它活動,這就要求我們語言課教師要與學科老師聯(lián)系勾通,進行跨學科備課。即把其它學科的內容,選擇與語言教育有關的內容融入語言活動中,語言課教師應從課內走向課外。對幼兒們在上其它課時的語言表現(xiàn)收入心中,記在本子上。課堂進行語言教學時,便可有機地聯(lián)系那些學科的內容,使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幼兒們在語言學習中看得見,摸得著,更有興趣,也更能落到實處。例,當幼兒們上美術課時,語言教師在窗外觀察幼兒的語言表現(xiàn),觀察他們對人和事物的表達是否準確。如看見黑板上老師畫了一幅簡單的山水畫,讓一個幼兒說出這幅畫的內容。有個幼兒說“有先(山),有水”。那個“山”字說不準確,也許是發(fā)音障礙吧,于是記下來,在語言課上進行糾正。又如有位語言課老師在課余聽見有兩個幼兒的對話。一個說“我爸爸蘋果好大好大”。顯然他是把“爸爸的蘋果”說成了“爸爸蘋果”了。少了一個定語標志的“的”字,他又記下來,在語言課上進行糾正。又例,在語言課上,與每個幼兒都進行師生互動機會有限,那么就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課時間,有針對性地找那些語言表達不暢的幼兒對話,及時發(fā)現(xiàn),對他們表達中的錯誤進行糾正,如果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則收集起來在班上練習講解。課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有一次我設計了一個活動。布置幼兒們把一天之內(包括回到家中)所見到的感覺最有意義的事,用幾句話表達出來。他們帶著任務認真地觀察。第二天課堂上,幼兒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有的怕說不好不敢說,有的善于顯山露水爭著說。如有個幼兒說“昨天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有個幼兒說:“我看見解放軍叔在電視里雄糾糾氣昂昂”。對說得正確的給表揚,對說得不很正確的先表揚后糾正。如上面那句話,應該是“我在電視里看見解放軍叔叔雄糾糾氣昂昂”。這種結合生活實際的教法,既生動活潑又科學有效。
總之,幼兒語言教育的方面很多,有待于我們去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素質教育與幼兒教育》團結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