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玲
【摘要】目的:探究子宮內膜癌化療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以子宮內膜癌化療患者進行研究,共計70例,研究開始時間是2019年3月,結束時間是2020年6月,35例是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35例是研究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干預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子宮內膜癌患者在化療過程中配合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消除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子宮內膜癌;化療;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3-084-02
子宮內膜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在婦科腫瘤中,排名第三,其發(fā)病率低于宮頸癌和卵巢癌[1]。當前,子宮內膜癌患者胡亮逐漸增多,對女性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目前,子宮內膜癌患者可采用化療,但在治療期間,患者因恐懼疾病,伴隨焦躁、抑郁等負性情緒,且化療可引起多種毒副反應,給患者帶來痛苦,治療依從性差,需重視護理干預。本文將以70例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詳細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子宮內膜癌化療患者進行研究,共計70例,研究開始時間是2019年3月,結束時間是2020年6月,35例是對照組,35例是研究組。研究組患者年齡為32~65歲,平均年齡(51.29±0.77)歲。病程為0.55~3年,平均病程(2.18±0.32)年。病理分期為Ia期7例,IIa期12例,Ib期11例,IIb期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33~66歲,平均年齡(55.31±0.52)歲。病程為0.7~4年,平均病程(2.69±0.36)年。病理分期為Ia期8例,IIa期11例,Ib期9例,IIb期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分析,P>0.05。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即為其進行常規(guī)化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術前術后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告知患者病情發(fā)展及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和預防手段,定時為患者進行病房清潔消毒。
研究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1)心理護理:從患者確診當日起即為其展開認知行為干預及支持,心理干預方案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心理評估結果及其知識接受程度進行實時調整。每周進行2次,每次進行30min左右。2)生活行為糾正與干預,引導患者每天進行20-30min的有氧運動,同時強調膳食結構合理,作息規(guī)律,選擇新鮮及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食物,囑咐患者多飲水,飲食清淡,少食多餐。3)健康宣教工作的開展,在患者確診后立即組織患者參與疾病知識宣教座談會或視頻講座,在組織宣教語言時,注重將醫(yī)學專業(yè)化語言轉化為日常交流性語言,使患者對疾病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從患者及其家屬的角度剖析疾病知識,使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進展、并發(fā)癥預防、臨床干預手段有更全面的認知。4)音樂療法干預,音樂療法是緩解患負面心理及提升患者睡眠質量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可根據患者喜愛在病房內播放樂曲使患者的精神及肌肉得到放松,使患者抑郁癥狀得到緩解,提升其睡眠質量。
1.3評價標準
評價心理狀態(tài),包括焦慮情緒、抑郁情緒,其中焦慮情緒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估,抑郁情緒使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評估生活質量,評估量表是SF-36量表,評估指標包括認知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情緒功能、社會功能,隨著分數升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ASS24.0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對比,計量資料、計數資料使用T檢驗、X2檢驗,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對比
研究組護理前HAMA評分是(13.29±2.24),HAMD評分是(14.09±2.12);參照組護理前HAMA評分是(13.62±2.62),HAMD評分是(14.42±2.13)。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是(6.06±1.12),HAMD評分是(6.63±1.25);參照組護理后HAMA評分是(9.52±1.22),HAMD評分是(9.08±1.17);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5523,T=4.0918)。
2.2組間生活質量水平對比
研究組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是(70.72±3.27),參照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是(70.91±3.52)。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是(90.62±4.72),參照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是(82.26±3.48),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5923)。
3討論
子宮內膜癌屬于婦科疾病,對女性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降低生活質量。子宮內膜癌具有較高轉移率,且死亡率高,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延長生命[2]。但是,由于害怕化療會影響生殖功能和喪失特有的性器官,患者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影響治療的有效性?;谶@個原因,在化療期間為子宮內膜癌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至關重要。臨床護理路徑為新型護理方案,重視患者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在護理的過程中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心理評估結果及其知識接受程度進行實時調整。每周開展2次,0.5h/次,使用音樂療法輔助患者睡眠,改善睡眠質量,使患者抑郁癥狀得到緩解,同時注重患者的個體化心理變化情況,結合患者實際病情與情感需求為患者展開了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心理疏導工作,患者可及時宣泄內心苦悶,繼而改善不良情緒[3]。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干預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患者在化療過程中配合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消除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顏清.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內膜癌化療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家有孕寶,2020,2(14):67.
[2]趙洋.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子宮內膜癌化療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9):251-252.
[3]黃淑芬.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內膜癌化療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7):93-94.
平陽縣中醫(yī)院?浙江溫州平陽?3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