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彬
【摘要】目的:探究胃腸腫瘤手術治療中腹腔鏡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在我院接受胃腸腫瘤手術治療的患者68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記錄比較應用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指標,均較對照組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腹腔鏡在胃腸腫瘤手術中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縮短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方面效果更優(yōu),亦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值得推薦。
【關鍵詞】胃腸腫瘤手術;腹腔鏡;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07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inthesurgical-treatment-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Methods: 6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The randomized digital table wa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the operative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y can play a vital role in gastrointestinal tumor surgery, especially in shortening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exhaust time, hospital stay. The interphase effect is better, can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Gastrointestinal tumor surgery; Laparoscopy; Application effect
胃腸腫瘤在近幾年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已然成為當前臨床常見的腫瘤類疾病之一,通常此病癥患者并無典型性臨床癥狀,一經(jīng)發(fā)病,很容易出現(xiàn)持續(xù)性隱痛、惡心嘔吐、糞便帶血膿液以及腹脹等臨床表現(xiàn),可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生命[1]。對此,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便是手術。手術可有效切除機體病灶、清掃病灶淋巴結(jié),控制患者病情,從而達到提高生活質(zhì)量和預后改善效果的目的。故本次試驗嘗試對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間收集到的胃腸腫瘤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取得顯著效果?,F(xiàn)作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試驗定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間開展,對象均是此時間段內(nèi)于本院進行胃腸腫瘤手術治療患者,共計6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區(qū)間44~78歲,平均值(56.32±2.57)歲;病程范圍1~1.5年,平均病程為(1.27±0.21)年。觀察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區(qū)間46~79歲,平均值(56.34±2.55)歲;病程范圍1~1.8年,平均病程為(1.29±0.24)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在統(tǒng)計軟件中,差異呈不明顯性(P>0.05),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對照組給予開腹手術治療: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選擇最合適的手術體位,如左半結(jié)腸、直腸腫瘤者選取截石體位,右半結(jié)腸、胃部腫瘤者選擇平臥體位,氣管內(nèi)麻醉后實施開腹手術,包括直腸癌根治術、左半結(jié)腸切除術、右半結(jié)腸切除術等。
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體位選取方法與對照組無異,同樣氣管內(nèi)麻醉,然后建立二氧化碳氣腹,注意氣腹壓需維持在13~15mmHg,選擇患者臍下1cm部位,呈縱向作一手術切口,并將其作為觀察孔,緩慢置入腹腔鏡,嚴格整體觀察患者腹部狀況,一旦發(fā)現(xiàn)轉(zhuǎn)移性病灶,需要及時判斷腫瘤分期,采用3~5孔式操作方法進行手術,最后取出患者腹腔內(nèi)病灶,采用生理鹽水充分反復沖洗患者腹腔,縫合手術切口。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進行記錄,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同時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術后并發(fā)癥主要考察指標包括梗阻、切口感染,比較分析兩組臨床應用效果。
1.4統(tǒng)計學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加以處理分析,均數(shù)±標準差(x±s)代表計量資料,組間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x2檢驗;α=0.05作為檢驗標準,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指標
由結(jié)果可知: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排氣時間,詳細見下表1。
2.2分析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詳細見下表2。
3? 討論
目前,臨床治療胃腸腫瘤的手術方法包括常規(guī)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兩種,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性較大,手術時間偏長,術中出血量較多,術后極易誘發(fā)梗阻并發(fā)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患者病情早日恢復,而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新型且現(xiàn)代化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主要是在腹腔鏡器械的輔助下給予相應的手術治療操作,創(chuàng)傷性更小,與此同時,在手術期間需要嚴格遵守“腫瘤非接觸”的原則,有效隔離、保護腫瘤標本,從而減少手術對機體帶來的損傷,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加快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加快排氣,促進預后改善,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所以在現(xiàn)階段臨床中應用十分普遍[2]。另外,腹腔鏡技術的應用,可幫助臨床醫(yī)師更為直觀、清晰地觀察到患者腹腔內(nèi)部狀況,準確判斷胃腸腫瘤病灶,加強干預和指導,保證較高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腹腔鏡手術的特殊性器械可在微小操作孔下完成切除患者腹腔血管根部病變組織的工作,可從根本上控制疾病惡化,而且手術時間較短,安全性較高。本次試驗中,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排氣時間均顯著較對照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腹腔鏡手術在胃腸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可大大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加快排氣,促進患者康復,利于其盡快出院。另外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僅為2.94%,顯著較對照組23.53%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腹腔鏡手術可大大緩解胃腸腫瘤患者的應激性反應,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速度。
綜上所述,對于胃腸腫瘤患者,臨床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確切,尤其是在改善手術指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效果更好,可作為臨床理想的治療方案加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郭丙超.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在胃腸腫瘤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20,27(03):27-28.
[2]康瑞光.胃腸腫瘤手術治療中腹腔鏡的應用效果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9,40(07):1584-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