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涓
【摘 要】眾所周知大學英語的學習十分重要,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存在緊密關系,適當?shù)膭訖C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二級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而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從四個方面分析了經(jīng)濟類學生的學習動機并提出幾點對策。
【關鍵詞】英語學習;學習動機;對策
一、前言
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認知方面的因素、人格與動力方面的因素、社會方面的因素等等。智力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效果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習動機在各種非智力因素中又處于核心地位。動機越強就越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反之,動機不強則會影響學習效率。作為教師,就應特別注意對學生學習動機的了解、培養(yǎng)和激發(fā)。
二、經(jīng)濟類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分析
(一)學習英語,可以實現(xiàn)盡快就業(yè)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技不斷更新,國外的技術與資料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這些就已經(jīng)給大學畢業(yè)生提出了要求。在近幾年的人才招聘會上,幾乎所有的用人單位都會將英語的等級要求作為首選條件。嚴峻的就業(yè)壓力,在同等條件下,部分英語方面有特長的經(jīng)濟類學生在就業(yè)中也會搶得先機。
(二)學習英語,為進一步升學做準備
面臨當前嚴峻的就業(yè)壓力,對本科學生而言,升學也是一條出路。提高學歷,在一定意義上提高了就業(yè)競爭力。筆者在武漢紡織大學外經(jīng)貿(mào)學院教授大學英語課程,對象為經(jīng)濟類本科學生,每年都有學生參加研究生考試,而在考試中,英語是必考科目,在所考科目中,失分最多的科目也是英語。因此,有意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需要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花在英語學習上。此外,工作以后的職稱評定,英語也是必考科目。
(三)學習英語,能進一步了解目的語的風俗習慣
在文化傳播極為迅速的今天,英語文化的影響早已深入到我們工作、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筆者所教授班級中有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的學生,而商務談判是他們的一門專業(yè)課,這就需要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才不會在商務談判中出現(xiàn)讓對方尷尬的行為。
(四)學習英語,僅僅只是為了完成課程要求
英語是一門必修課,本科生的英語課共開設四學期,每周四個學時,只要學生每學期期末考試及格,便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因此,學生上課普遍有“上課不為學習知識,只為得到學分而來”的心理,這給教師上課增加了難度,根本達不到教學大綱上提出的目的要求。
三、對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激發(fā)的對策
(一)引導學生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
目標是人們活動所追求的預期結果,是激發(fā)人們的積極性,使之產(chǎn)生自覺行為的必要前提。大學的管理模式不同于中學,學生進入大學后,發(fā)現(xiàn)大學的學習以自主學習為主,這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自覺性。對于剛剛從繁重的高中課業(yè)壓力解脫出來的學生而言,會出現(xiàn)一個明顯的不適應期,教師應幫助學生盡快從高中的填鴨式學習方法轉(zhuǎn)向大學的自主式學習方法。對于大學英語的學習,教師首先應該多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以及學習需求,從而幫助學生確定適合的學習目標,并以此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培養(yǎng)其自身學習英語的動機。
(二)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語言技能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訓才能掌握,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的程度,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參與真正意義上的語言交際,并使他們對這種交際產(chǎn)生興趣。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下,教師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借助App、智能終端和移動網(wǎng)絡等,搭建起個性化十足的教學平臺,完成教學資源的整合,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幫助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和提高英語水平。
(三)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教學仍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多以教師為主體,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質(zhì)量,使得其學習動機大大下降。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借助多模態(tài)教學方法,將靜態(tài)知識與動態(tài)資源結合起來,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給學生帶來多重感官刺激,從而調(diào)高學生學習效果。
(四)多維考核,制定合理的獎懲機制
合理的獎懲機制,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動機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過于單一的考核方式會削弱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可采用多樣化評價方式,對學生的進行多維度的考核,并在不斷考核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完成情況,不斷調(diào)整考核項目,使學生通過考核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習動機。多維考核可以包括文獻檢索、資料收集、小組討論、課堂回答、課堂參與、課后反饋等方面,指導并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給予幫助,并給出公平、公正以及客觀的評價。教師可根據(jù)評價高低給予合理的獎勵,如:加入平時成績、口頭表揚、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等,鼓勵和肯定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習動機。反之,對于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需要進行相應的懲罰,如:口頭批評、補考等形式,給予適當警告,提醒其認真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習動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動機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對于學習英語教學效果有著巨大影響。面對二級院校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動機不強的現(xiàn)實,英語教師應該積極地探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的策略,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并從中不斷改進、提升,從而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Reference】
1、Crooks, G.&R.W. Schmidt. 1991 Motivation: reopening the research agenda [J].Language Learning (4)
2、Dornyei,Z. 2003. Attitudes, Orientations, and Motivations in Language Learning: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J]. Language learning, Supplement 1
3、Gao Yihong etc.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nglish Learning b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Motivation and Learners’ self-identitie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4、Hu Chundong, 1996,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M] Nanning:Guangxi Education Press
5、Mo Lei, 2005, Education Psychology[M] Guangzhou: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6、Qin Xiaoqing, Wen qiufang, 2002,The Inner Junction of Non-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