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本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更新與變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案例教學法被運用到高職院校的思修教學中,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教學模式的轉變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在高職院校思修教學的過程中,改進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此,在思修課堂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是極有必要的。思修是兼理論性與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它是通過學習抽象觀點,對學生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進行教育與培養(yǎng)的一門學科。因此,思修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思修教學中的運用進行闡述,希望為有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一、挑選與教學主題相切合的案例
在進行案例教學時,案例的挑選對于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影響,同時,案例挑選也是案例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運用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進行案例選擇時,一定要注意案例與思想政治教學觀點的貼合度,要緊扣教材內容進行案例的選擇,確保案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典型性。案例的挑選不能遠離學生的生活范圍,應從學生生活的實際環(huán)境中挑選,并符合真實性,這樣對學生才能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同時還應該注意,選擇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新鮮度,過時的案例無法起到創(chuàng)新的效果。案例不符合當下的時代背景,也就無法發(fā)揮其實際作用。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在思維等方面都有了較為全面的發(fā)展,因此,應該選擇帶有一定深度的案例,或者是帶有一定爭議性的事件,進而激發(fā)學生思考,這樣才能將一些具有實質性的問題反映出來,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身邊優(yōu)秀的事跡與優(yōu)秀的人作為案例向學生進行講述或者展示。先讓學生對身邊人、身邊事進行了解與學習,再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學習。這樣學生會對自己的人生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進而在以后為人處世中都會向自己心中的榜樣為目標進行學習與自我完善。
二、課前進行充分準備
在進行案例教學時,教師在選定案例后、課程開始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這對于案例教學法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選定案例后,首先要對案例有一個正確認知,并進行一定深度地剖析,對于案例的背景、觀點以及整個事件所具有的深意進行掌握。然后,結合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進行全方位地評估,進而設計教學的過程與內容。對于比較復雜的案例,教師可以提前與學生分享,讓學生提前進行熟悉與思考,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提升,這樣案例教學的效果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fā)揮。
例如,在進行《新時代的愛國主義》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我國新時代的愛國人士,讓學生通過對愛國人士的事跡進行學習,對愛國主義產生新的認識,思考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愛國抱負。通過案例教學,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有了具體化的形象與概念,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思維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三、靈活組織課堂教學
案例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不局限于一種套路與模式。教師可以盡可能的結合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靈活組織課堂的教學模式。例如,在進行案例展示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微課,或者語音進行呈現(xiàn),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案例教學中也可以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案例展示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探討的形式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使學生在討論中對知識點進行掌握。最后,教師要做好評價與總結工作,通過案例的多種展示方法與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使學生對知識有全面地掌握,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進行《遵守公民道德準則》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道德小品、話劇等形式對道德進行詮釋,通過節(jié)目使學生對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有更深刻的認識。
結? ?語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對于高職院校的思修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案例教學法能夠通過案例讓學生對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效結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