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勇
摘要:變革促使社會進步,變革促使社會發(fā)展。在全面推行新課改的今天,高中語文作為改革的重點學科,為世人所關注,被世人所青睞。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高中語文改革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改;實效性
前言: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對高中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加嚴厲的新要求,要求將更多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提高高中語文的實際應用效果?;诖?,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轉變起教學理念,不斷地改進和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效果和質量?;诖耍疚奶接懥诵抡n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一、改革教學觀念,積極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作用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應試教育來對學生進行高考語文教學,仍然以“老師為中心”來進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從而導致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煩悶而枯燥,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從而最終導致出現(xiàn)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差和學習質量不高等現(xiàn)象。因此,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努力地改變現(xiàn)狀,創(chuàng)新性地設計以高中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實踐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從而為提高高考教學效率奠定殷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雷雨》這一篇課文時,這一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學習這一篇課文來深刻了解資產階級本質。為了充分發(fā)揮高中語文教師的主導作用,授課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這一節(jié)課之前給學生布置自主探究學習任務,如讓學生自行利用互聯(lián)網查詢了解《雷雨》中的主要人物角色的出身、個性、經歷和地位等等,讓學生對這一篇課文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在具體的課文教學課堂,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就他們查詢的資料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探究,教師可以在學生的互動期間適時性地給予學生暗示,讓學生們對這一篇課文當中連續(xù)而緊湊的人物戲劇沖突有一個更深入的體會和了解,從而為挖掘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奠定殷實的基礎。
二、改革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景
在過去的教學模式里,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教師一直是采取直接講解,然后例題練習的方式,缺乏新穎和吸引力。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產生厭倦,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高中語文知識內容產生懈怠心理,降低了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針對這種情況,在高中語文教學目標中提出要給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來進行教學,比如實踐、情景模擬、合作等。在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師要盡力創(chuàng)造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來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課的過程中,其主要教學目的是讓高中學生對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主要人物之一林沖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發(fā)展歷程。在實際的課文教學課程,授課教師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好漢歌》這一首歌,活躍高中語文課堂的氛圍,調動學生的情緒,幫助孕育高中學生正直忠誠的人生態(tài)度。緊接著,為了幫助學生熟悉這一篇課文,導入課堂教學情景,教師就可以接著為學生展示《水滸傳》這一部電視劇的片段《風雪山神廟》的視頻,這些直觀的畫面、動人的生效和繪聲繪色的表演會給學生一個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部巨著,感受這一步巨著中所要表現(xiàn)的整體思想情感。
再如,在教學“與妻書”這篇課文時,授課教師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力量,為學生播放和展示這一篇課文的背景寫作時代——清皇朝的腐朽統(tǒng)治時代的相關資料、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對作者林覺民為什么書寫這一封令人蕩氣回腸的作品有一個具體的了解。除此之外,為了鞏固了加深學生對于這一篇百年情書的隱晦而深厚的情感,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朗誦視頻,讓學生自行學習和模仿,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用意,讓學生領悟作者對他的妻子的深愛之情。隨后,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語文學習小組,讓學生自行挑選這一篇情書中的角色,然后跟著人物角色進行朗誦,在朗誦中深入體會和品味這一份深厚的感情。
三、鼓勵學學會分享與評價
團結就是力量。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學生的自主進行語文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教師可以學會多與班級同學進行語文學習和交流,讓學生學會分享高中語文知識和內容,在共享模式中學會對自己的語文知識的查漏補缺,循循善誘,培養(yǎng)和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技巧和能力。
例如,在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首先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在具體的篇章課文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為什么作者使用幽默諷刺的手法來刻畫文中主人公別里科夫的外表和形象,僅僅是為了喜劇效果嗎?”,“為什么作者將雨鞋雨傘說成是文中主人公別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臘文呢?”,“為什么整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提心吊膽的別里科夫又能夠管制整座城市,讓整座城市的人都害怕這個若不驚風,膽小如鼠的他呢?”,通過這一層層遞進的詢問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發(fā)揮小組的整體語文學習效果和作用,讓學生深刻理解主人公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從別里科夫這一個人來深入了解那一個沙皇專制的時代,了解那一個充滿了腐朽氣味的舊制度和舊思想。這樣的小組語文學習互助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加輕易地挖掘課文,學習和掌握課文所使用的諷刺類型寫作手法,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語文學習效果。
總結:
總之,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授課教師往往采用籠統(tǒng)而落后的教學方式,導致高中語文課堂的氣氛枯燥、煩悶,導致生性活潑的青春高中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出現(xiàn)學習效率低下和學習效果不明顯等現(xiàn)象。因此,基于新課改背景,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探索能夠改變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教學方式和策略,活躍高中語文課堂的氛圍,從而為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奠定殷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育松.新課標視域下高中語文教改對策探究[J].年輕人,2019,(25):6-8.
[2]張明俊.基于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論析[J].考試周刊,2019,(48):71.
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第一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市 郵編 2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