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福
當前,諸如“高鐵霸座”“天降垃圾”等道德滑坡現(xiàn)象層出不窮,令人感到痛心、疑惑。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得不對“重知輕德”的應試教育展開反思:學校辦學的“定海神針”是什么?何以立德,何以樹人?我們應該為每個學子的終身發(fā)展準備些什么?本著對教育本源的不斷追尋和對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理性認知,安溪縣蓬萊中心小學(蓬?。﹪L試實施了“修德允能,學雅養(yǎng)正,知行合一”的“德雅”教育。
一、“德雅”教育主旨內涵
修德?!暗隆敝溉藗児餐罴靶袨榈臏蕜t和規(guī)范,也可以指人的品德、品質?!抖Y記·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古人認為,從天子到普通百姓,都以修養(yǎng)自身品德為根本?!洞髮W》中最高的為學之道在于彰顯心中美好的德性,在于修身正心,崇德修學。“德”乃生命底色、修身之本,是教育之根基。
養(yǎng)雅?!把拧贬屃x為合乎規(guī)范,美好大方、高尚不俗、溫文爾雅?!把拧弊非蠛虾跻?guī)范、高雅不俗,是教育化人效果之外顯。
“德雅”教育的育人之道,在于教導學生修養(yǎng)美好的品行,內外兼修高雅的氣質,處處彰顯文雅的風范。蓬小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聚焦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修德允能,涵養(yǎng)厚德,學雅養(yǎng)正,知行合一;德為始,雅為果。
二、“德雅”教育培養(yǎng)目標
“德雅”的外在體現(xiàn)是學校之高雅,教師之儒雅,學生之文雅。學校之雅不僅表現(xiàn)在室雅、廊雅、墻雅,課程之博雅、課堂之慧雅,還表現(xiàn)在管理機制之論德使能、奉法善治,精神風貌自然溫厚、同心協(xié)德。
“德雅”教育引領下,教師要實現(xiàn)“三雅”:治學雅——學識淵博,慧教善導,治學嚴謹;為人雅——躬行慎獨,謙雅待人,厚德博愛;處世雅——敬業(yè)愛崗,樂于奉獻。學生則要學得“八雅”:穿著雅——樸素大方,整潔得體;言談雅——言辭雅正,談吐不凡;行為雅——遵規(guī)守法,舉止優(yōu)雅;興趣雅——興趣廣泛,樂群健體;學習雅——惜時樂學,勤思善問;交友雅——勤交益友,不拒諍友;處事雅——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志向雅——志存高遠,家國情懷。
三、“德雅”教育辦學主張依據(jù)
(一)依據(j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德是評價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首要標準,是青年進入社會、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的通行證。小學是兒童努力成長為德才兼?zhèn)涞娜瞬诺膯⒚呻A段,應該學以知德、修以完德、辨以樹德、篤以踐德,認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蓬小明確辦什么樣的教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積極探索“德雅”教育,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立德為先,而后講學。
(二)遵循兒童的成長規(guī)律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眱和哂泻軓姷哪7滦?、可塑性等特點,容易受到來自教師、長輩、同伴等的影響。他們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來自外界積極或消極、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缺乏判斷力。小學是每個人發(fā)展道德認知、培養(yǎng)道德意志、道德情感以及道德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因而,我?!暗卵拧苯逃e極引導學生勤修苦習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致力于讓學生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的必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學校教育受到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沖擊和影響,不少小學生出現(xiàn)諸如誠信缺失、盲目攀比、自私自利等行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此有糾偏之效。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
四、“德雅”教育辦學實施路徑
(一)聚焦核心素養(yǎng),構建德雅課程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等六大素養(yǎng)。蓬小圍繞“修德允能,學雅養(yǎng)正,知行合一”辦學理念,聚焦核心素養(yǎng),完善“德雅”教育思想體系,制訂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見表1)
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是學校辦學育人觀的闡釋,是學校辦學的方向標,回應了學校教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課程是學校有意識設計的教育內容,是實現(xiàn)學校育人目標的設計藍圖。課程目標是學校有意識構建課程的價值取向,是學生成長的燈塔。蓬小圍繞“德雅”學生核心素養(yǎng),制訂了明確的課程目標。(見表2)
蓬小圍繞“崇德博學,經典雅行,啟智求真”的理念,構建了契合學生核心培養(yǎng)目標的“德雅”課程體系。(見表3)
(二)創(chuàng)設雅境,打造高雅校園
陶行知曾說:“熏陶和督促兩種力量比較起來,熏陶尤為重要?!迸钚@“德雅”教育辦學主張,以德為本,以雅為輔,打造高雅的學校環(huán)境,營造校園文化,發(fā)揮學校文化的熏陶作用,力求達到“潤物無聲,育人無痕”之效果。
1. 墻壁文化主題化、序列化。教室、樓道、走廊甚至是校園圍墻,都能發(fā)揮育人的使命和作用。蓬小對學校的樓道、走廊、圍墻文化進行主題化設計,形成序列化。走進學校大門,清晰可見一條以“清水流韻”為主題的圍墻文化長廊,融合學校與鄉(xiāng)土,圖文并茂的文物景觀、詩詞文賦等,古香古色,韻味悠長;校園內,走廊上、辦公樓上,各種書畫熠熠生輝,令人流連忘返。把學校圍墻設計成主題教育文化墻,傳統(tǒng)美德故事、人生哲理、名言警句等展示于其上,以德育德,達到育人無痕之效果。
2. 班級文化個性化。學校各班名緊扣“德”“雅”二字,結合梅、蘭、竹、菊等設計出個性化班徽,制訂班級個性化雅規(guī)雅訓,以“班班有展示,班班個性化”布置班級內墻文化展示等,讓班級里每一個角落都能充滿“雅”的氣息,讓每一個沉浸于其中的學生都受到來自文化的熏陶。
3. 重構校園空間。蓬小圍繞“德雅”教育主張對學校的物理空間進行重構,為師生打造學科空間、禮儀空間、閱讀空間、運動空間等。學?;I集專項資金,建成400米標準塑膠跑道、室內乒乓球室,打造師生強身健體之運動空間。以“把校園建在圖書館中”的理念,打造教學樓層圖書角、閱讀廣場,班班有圖書角,讓閱讀資源離學生更近。學校利用閑置教室布置以禮儀文化為主題的禮儀空間,對功能室進行主題化、個性化設計,讓功能室布置各不相同,各具學科特色。
(三)修德煉能,錘煉儒雅師資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資是學校發(fā)展的第一教育資源。蓬小秉持“厚德雅行,博學慧教”的理念,以“治學雅、為人雅、處世雅”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目標,錘煉一支儒雅的師資隊伍。
1. 論德使能,精細管理。學校管理是一種賦能,精細管理是為了更好地賦能教師,引領他們成為儒雅型教師。蓬小本著“博學厚德,儒雅世范”的原則,制訂了《蓬萊中心小學儒雅教師公約》《儒雅教師成長手冊》,涵蓋教師著裝、行為禮儀、教學語言、職業(yè)規(guī)劃等方面,引導教師說雅言、正雅態(tài)、踐雅行、育雅生。同時,制訂了《儒雅教師考評細則》,提出教師“德雅”追星計劃,以“德”“能”評定星級儒雅教師,論德使能,賦能管理。
2. 博學充電,提升師能。學校倡導“一師一技能”,鼓勵教師從興趣出發(fā),積極參加培訓,習得一技之長。為全校教師定制專業(yè)書刊、國學經典書籍,推行“德雅”閱讀工程,每月開設教師“德雅”閱讀分享會,提升教師知識涵養(yǎng)。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師禮儀培訓課堂,邀請專家開始禮儀培訓講座,提升教師氣質形象。創(chuàng)設周周“德雅”講壇,邀請校內一線教師開設經驗分享會,推進青藍工程,引領新教師快速成長。
(四)三真四聲,打造慧雅課堂
蓬小立足于“生本中心”,以任務(問題)驅動課堂,采用合作探究的“1+X”教學模式,追求“3334”的慧雅課堂。“3334”包括“三真”“三交”“三雅”“四聲”?!叭妗奔凑鎸W習、真思考、真合作; “三交”即師生交流、生生交融、組組交鋒;“三雅”即言行雅、秩序雅、氛圍雅;“四聲”即笑聲、掌聲、質疑聲、辯論聲。慧雅課堂“1+X”模式是指由“1”個主題或“1”篇文章出發(fā),遷移學習“X”子題或“X”篇文章;設計“1”個主任務或主問題,發(fā)散出“X”個子任務、子問題或相關任務、問題。課堂空間“1+X”指“1”個教師引導空間和“X”個學生小組合作空間或“X”學習空間。教學環(huán)節(jié)“1+X”,“1”指課前5分鐘經典誦讀,“X”指課中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慧雅課堂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追求學生真學習、真思考、真合作,拒絕“假學習”“假思考”的“假熱鬧”。
(五)修心蘊氣,孵化國學雅生
蓬小致力于使學生修雅心、蘊雅氣、明雅言、踐雅行、立雅志,做一個優(yōu)雅的學生。
以《翰林小書院》經典讀本為載體,以每天早上和放學后的誦讀時間為保證,以國學經典考級為抓手,讓學生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茁壯成長。
學校堅持每天“誦讀暮省”,即早晨10分鐘的《弟子規(guī)》、《三字經》、《千字文》、“每周一詩”等經典的誦讀活動,下午放學后10分鐘《論語》暮省,瑯瑯的誦讀聲此起彼伏,中華經典古詩文的古色古香溢滿校園。
學校編印《知書達禮》校本禮儀手冊,具體分為兩大主題:“乘車、見面、課堂、集會”禮儀和“坐、立、行、說、穿”的禮儀。要求學生每周背誦“一條禮儀細則和一句禮儀名言”,周五抽查背誦情況,堅持每月“文明之星”“誠信之星” 和每學年 “學校之星”的評選,將學習文明禮儀化為日常行為訓練,通過評比促規(guī)范,努力踐行“生活有規(guī)、學習有法、做人有德”。通過每個細節(jié)的精心設計,使學生生活在高雅文明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感到文明禮儀就在身邊,逐步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儀的良好習慣。
(六)牽線搭橋,家校攜手共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迸钚≡谛律雽W、新學期開學時開展“萬師走萬戶”活動,深入調研學生家庭結構、生活現(xiàn)狀以及家長的育兒觀念等。為了提升家長的育兒理念,學校定期開展家長沙龍、家長學校、茶話會等,給家長支招解惑,給家長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互相學習。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且有意義的親子互動,為親子間牽線搭橋,增進親子情感。開展“好家風”講壇,為家長“立家訓,傳家風”傳經送寶,以好家風潛移默化,以優(yōu)雅家長培育優(yōu)雅孩子。挖掘有特長的家長成為學校的志愿者資源、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有特色的家長課程,豐富學生的經歷。
立足校情、生情實際的“德雅”教育,促進學校鐵肩擔當弘揚美德、德澤眾人之使命;敦促教師躬身踐行博學厚德、慧授秀德之己任;促使學生學以知德、修身正心、浴德正行。最終,借雅校平臺,升華師德,孵化雅生,以傳正雅教育,臻達文雅的境界。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蓬萊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林彥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