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洲章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課程改革的推進,學校和教師越來越關注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F(xiàn)階段,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呈現(xiàn)了逐漸下降的趨勢,這引起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所以,強化學生的體能素養(yǎng)就成為了中學體育教師最為關鍵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普遍對于中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重視程度較低,體育課程更是常常被文化課程以各種理由霸占,甚至有很多學生也認為上體育課就是浪費他們的時間,還不如在教室上自習。體育教學無法切實地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發(fā)揮作用,致使現(xiàn)階段我國中學生的體能不斷下降。基于此,做好中學生體育課程中的體能訓練極為重要,既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訓練,又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為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明確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通過學校的平臺,對家長、教師、學生加強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教育,明確體能素質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長遠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同時也得到其他教師的支持和家長的認可。通過各種途徑的培訓提高教師對體能的重要性的認識,學習國際最新的體能訓練方法,通過研討活動提高教師對體能訓練的認識與訓練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認識到體能訓練是增強中學生體質的重要途徑之一。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學生,將先進的訓練方法手段用于教學,吸引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下主動地進行體能鍛煉。
二、明確體能訓練相關方法
在體能訓練當中,合適的方法至關重要。首先,筆者會采取游戲練習法,借助游戲的模式,在一定的規(guī)則和條件之下,對學生的體能進行訓練,從而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并且,筆者會根據(jù)體能訓練的內容,選擇與教學目標相符合的游戲形式,增強學生的興趣,優(yōu)化學生鍛煉的過程。游戲的合理應用就減少了體能訓練的枯燥性和無趣性,這樣的模式更適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和情感需求。其次,筆者會采取重復訓練法。這種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的生理負荷能夠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從而鍛煉學生的身體。而且,重復訓練法呈現(xiàn)出了時間長、強度大的特點。所以,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會特別關注對運動強度與時間的把控,注重對學生運動負荷的合理調節(jié)。如果學生體能訓練的時間過長,就適當減少訓練的強度,如果學生訓練強度較大,就縮短訓練的時間。當然,重復訓練法是比較枯燥和無趣的。因此,筆者會增強訓練方法的多樣性,從而保持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熱情,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能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激發(fā)中學生體能訓練的興趣
中學生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喜歡新奇的事物,對于因循守舊和一成不變的活動比較反感。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能訓練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有目標、有方向地設計訓練內容,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快樂和意義,從而使學生愛上體育鍛煉。我們常規(guī)的體能訓練大多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跑步熱身、小跑、高抬腿等進行輔助練習,學生對于這種千篇一律的訓練內容很難產(chǎn)生參與的欲望,所以我們應當大膽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入中學生都比較喜歡的《來吧,冠軍》這一綜藝節(jié)目的組織形式和體育游戲對抗項目,豐富體能訓練的形式與內容。比如學生一般對耐力的練習有一種畏懼心理,這時我們便可以引入節(jié)目中穿越障礙投籃的訓練,即首先將學生分為兩個隊伍,在籃球場地設置不同的道具障礙,讓學生運球穿越不同的障礙,并為每一個障礙設置不同的穿越動作,穿越最后一個障礙時進行投籃,最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投籃最多的隊伍獲勝。如此,體能訓練同時具備了娛樂性和競技性,學生的興趣便會被激發(fā)起來,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訓練活動中,進而提升體能訓練的有效性。
(二)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在訓練中的成就感
任何人都渴望獲得他人的肯定與表揚,尤其是處在成長時期的中學生,更需要獲得來自教師、家長和社會的肯定來堅定他們前進的方向。因此,在教學中制定科學、合理、多元化的評價與考核方式,通過考核與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促進學生學習與鍛煉,增強學生對于體能訓練的自信心。成就感的獲得能夠改變學生面對困難情境的態(tài)度。體能訓練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且需要長期堅持,如果中學生在這期間無法得到鼓勵,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感,則很難堅持下去,而成就感、成就動機則是學生訓練和堅持過程中的潤滑劑,是他們前行的力量。比如在日常的訓練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適時的給予鼓勵和表揚。還可以根據(jù)班級內的實際訓練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體育比賽,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激勵更多的學生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
(三)采用科學、靈活、多變的體能訓練方法體能訓練不僅具有長期性和重復性,而且訓練強度較大,很多中學生很難堅持下來。因此,作為教師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營養(yǎng)物質之一,在營養(yǎng)學的分類中屬于糖的俗稱。青少年在體育活動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相比蛋白質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代謝時更徹底,沒有代謝廢物的產(chǎn)生,因此成為供應能量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碳水化合物在進入人體后被消化吸收,一部分被肝臟和肌肉以糖原的形式儲存起來,主要用于日常體育活動的能量供應。剩余的部分轉化為脂肪作為能源儲備起來。
參考文獻:
[1]李東斌.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政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12):13-15+30.
廣西靈山縣文利中學 53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