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改變我國足球長期以來水平低下的狀態(tài),校園足球教學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雖然政策刺激已經給校園足球訓練帶來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小學階段體育教學中的足球訓練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要重視這些問題,立足足球基礎教學實際,優(yōu)化教學材料,設計游戲化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訓練、團體對抗比賽來提升小學生的足球運動技能。
關鍵詞:小學體育;足球訓練;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6-0089-02
引? 言
足球運動以其強烈的對抗性、團隊合作性、個人能力展示性、競技性和趣味性等特點深受小學生的喜歡。足球運動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成為當前體育教學發(fā)展的重點。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必要性和目標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必要性
在足球訓練中,小學生不僅能收獲足球競技知識和技能,還能通過足球訓練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團隊意識,學會尊重他人,懂得勝不驕、敗不餒。足球是一項世界性的運動,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讓學生走向室外、提高體質。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少年校園足球成為體育教育的重點。小學體育課開展足球訓練就是為了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擴大我國的足球人口基數,從而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足球人才[1]。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目標
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能讓學生掌握足球入門知識、基本技術,獲得對足球運動的認知,在訓練、比賽中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激發(fā)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對于低年級段的學生而言,體育教學中的足球訓練就是讓他們明白足球運動的本質,在玩中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體育教學中的足球訓練就是讓他們感受到規(guī)則下足球競技的魅力,體會勝利的喜悅、失敗的沮喪及重新昂起斗志的心理過程。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現狀和問題
在新課程不斷深化的今天,足球訓練成為小學體育課的重要教學內容。但在學校教育領域,尤其是小學體育教師中也有大部分人的足球專業(yè)知識十分匱乏。這就導致小學體育中開展足球訓練存在一系列問題,如訓練效率不高、教師專業(yè)水平較低等。
從學校的環(huán)境來看,部分學校缺少必要的足球場,即便體育課想要開展足球訓練也找不到場地,于是體育教師只能從簡教學,教學方式單調、乏味,不管年級高低、學生年齡大小,一味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也就不高。
從小學足球訓練現狀出發(fā),我們應找到造成這樣情形的原因:一是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對足球運動的認識不足,僅僅把足球當作體育健身或者娛樂項目的一種,忽略了足球訓練對提升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優(yōu)勢作用;二是教學模式和方法單一,教師沒有分析高低年級學生的體質、心理特點,統(tǒng)一安排教學進度和模式,致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完全達不到足球訓練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效果;三是學校軟硬件設施投入不足,學校更看重的是文化類學習,忽視了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這些都阻礙了小學體育足球訓練的有效開展。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原則
(一)學生主體原則
足球訓練,“練”的是學生,也就是學生是足球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而存在的。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只有學生參與了,才是有效的。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足球訓練中,教師要重視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訓練中學、在訓練中問,主動參與到足球實踐中。
(二)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原則
小學體育教學可以分三個階段來進行。一、二年級是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肌肉發(fā)育不完善,力量較弱,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求知欲特別強,但是個體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隨意性很大。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多示范,讓學生多模仿。三、四年級是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骨骼堅固性弱,身體彈性強,心理上從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已經有了紀律意識、團隊意識。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多實踐,盡量進行一些足球技能比賽性質的游戲。五、六年級是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身體發(fā)育處于上升期,肌肉的發(fā)育已經較為完善和均衡,能夠有效地保護骨骼。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增加一些概念的講解,結合足球技術和組合動作的訓練,從形式上可以組織一些對抗性的足球比賽。
(三)趣味性原則
足球運動既有體力勞動,又有腦力勞動,而小學生在枯燥的訓練中容易產生厭倦情緒,這就要求教師采用多樣化、趣味性教學方式。在開展足球教學時,教師不能一味地灌輸足球知識和技能術語,可以適當地加入足球禮儀、足球賽事、足球小故事等內容,甚至可以帶領學生欣賞一些足球經典賽事的精彩瞬間;教學形式要摒棄傳統(tǒng)的學生聽、教師講的模式,在完成示范——模仿教學后,設計更多的足球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使其感受到足球運動的快樂和魅力。
四、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策略
(一)教師以身作則奠定足球訓練基礎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所以在這個階段,教師的影響將伴隨學生的終生。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足球訓練中要以身作則,正確教授標準的足球技術動作,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足球技能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足球學習習慣。
足球基礎教學是單調的,小學生在訓練中難免有厭煩情緒,所以教師要豐富自身的足球知識儲備,千方百計地設計新穎、有趣味的訓練方式,讓學生在訓練中感受到樂趣。
(二)優(yōu)化足球教學素材
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身體發(fā)育、心智發(fā)育有著明顯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足球訓練中有目的地開展差異化教學。這意味著教師要在不改變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足球訓練教學素材進行完善,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學生快樂地進行訓練。
(三)組建合作訓練小組
足球是一種團隊合作的運動。一個人的戰(zhàn)術水平再高,離開團隊配合也無法戰(zhàn)勝對方。合作訓練小組可以十人為單位組成,小組成員要有不同的分工,如前鋒、后衛(wèi)、裁判等,能夠模擬真正的足球比賽。合作訓練小組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課堂示范,初步了解了足球運動的大體框架,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組織對抗賽或者小組之間組織對抗賽。在求勝欲的帶動下,學生積極參加訓練,不斷提升學習能力。
(四)舉辦校內足球聯賽
校內足球聯賽是針對高年級學生的,這是因為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足球技術,足球比賽中的技戰(zhàn)術執(zhí)行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足球聯賽能讓學生消化課堂教學內容,真正把足球訓練轉化成實實在在的足球技能。足球聯賽的開展還能帶動學生體驗足球文化,使其通過比賽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調動自身參與足球訓練的積極性。
(五)學校營造足球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而這種文化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在日積月累中沉淀下來的。學校足球文化的營造能夠從思想上改變教師、學生、家長對足球運動的錯誤認識,使其形成正確的運動觀念,平衡學習和運動之間的關系,也能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和諧。
結? 語
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到足球競技技能、技術,還能在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格。教師要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足球訓練中,讓其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從而真正愛上足球運動,達到鍛煉身體、培養(yǎng)終身運動習慣的目的。
[參考文獻]
田海燕.小學足球訓練的方法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22-24.
作者簡介:高貴良(1991.11-),男,福建邵武人, 現任武夷山市湖桃小學總務處副主任,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