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1]《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是源自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所以,要讓語文課堂“接地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就要讓語文教學不再是孤立的、與生活割裂的課堂,要沖破高高在上的“書本世界”,讓語文真正回歸生活。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語文教學 生活化 演一演
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2]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如出一轍。所以,語文教學的著力點是要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增強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一、融“情”于語文課堂教學,聯(lián)系生活
課堂教學中,抓文章“觸點”,以“一發(fā)牽動全身”,摒棄煩瑣、枯燥的講解和機械的練習,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深入文本,用心與文本進行對話、與情感共鳴的同學、老師對話,從而超越文本。如:學《梅花魂》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結合近期我們的家、我們的國所發(fā)生的事進行聯(lián)系“如今年在邊界線上,5位邊防戰(zhàn)士的名字讓人淚目,一句“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道出了他們堅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家國情懷。他們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像一個過濾器,讓浮躁和畏懼遠去,只留下最清澈、最純粹的初心。
二、融“體驗”于閱讀教學中,走進生活
(一)從畫面中體驗。如,教學《月是故鄉(xiāng)明》一文,教師就可以把整篇課文內化為活動的生活背景,月亮照在山上,月光投影在樹上、窗簾等情境。在教學第二自然段,可啟發(fā)學生:“明月當空,月出于東山之上的情景是怎樣的?請用手中的筆,將你心中所想畫出來?!痹趯W生畫好后,教師讓學生述說、介紹創(chuàng)作的理由。有的同學說:“彩云追月,月藏山間,美也……”有的說:“月明星稀,林影婆娑”……這樣,學生通過讀文,畫月,說情,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各種感官,進行了情感體驗,在課文情境中真切感受他鄉(xiāng)之月雖美,但故鄉(xiāng)之月更令人神往。
(二)在角色轉換中體驗
教師要善用角色轉換,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閱讀走進生活。如,在教《“精彩極”和“糟糕透了”》一課,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當你做了一件自認為了不起的事時,你會怎么做?你是否留意到觸動心靈的細節(jié)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從《“精彩極”和“糟糕透了”》中感受一下父母為促使我們健康成長所做的細節(jié)吧。
三、用好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教師在上課時,適時、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能高效地為孩子們填補這一誰知的缺陷。如《宇宙生命之謎》中有關太陽系、銀河系,行星與恒星的情況與現象,如果只是老師空洞的說教,學生聽起來會覺得“干巴巴”的,會有許多想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播放相關微課,學生就很容易在生動的多媒體明白太陽系、銀河系,行星與恒星的相關情況,學生理解了課文,學得津津有味,而教師則無須多費口舌,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深入文本,嘗試創(chuàng)演課本劇,再現生活
故事性課文都是來自生活中的小事、實事,學生學習該類課文的過程就是在頭腦中把文字還原成生活,從中獲得體驗與感受。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把些課文編排成課本劇,并讓學生去演一演。例如《將相和》《在柏林》等課文,內容豐富,有生動的情節(jié),角色各異,有個性的對話。課前,讓學生在充分閱讀之后讓其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作,課上讓學生演一演,說一說,在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的情節(jié)中組合了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參與,這樣,就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就能使學生如臨其境,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作業(yè)設計生活化的核心是學以致用
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作業(yè),讓學生不排斥做作業(yè),在作業(yè)中落實知識與生活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應用,是作業(yè)設計生活化的核心。
如在六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請你支持我》可以設計體驗性和查閱性相結合的作業(yè)。布置學生結合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競選班干部演講詞的設計、撰寫。演講詞的設計、撰寫可以通過網上搜索、請家長幫忙等方式,為成功競選上班干部作鋪墊。通過這些生活化的活動,學生的搜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交際和表達的能力自然得到了培養(yǎng)。
六、結語
總之,語文學習就應該讓學生走進、走出文本,回歸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珍視生命,這就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李偲穎. 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 000(002):4-5.
[2]朱旭.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探究[J]. 科學咨詢, 2020(15):254-254.
廣東省信宜市水口鎮(zhèn)大村小學 陸榮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