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健 許偉麗
【摘要】多麗絲·萊辛是英國著名的作家,她在《金色筆記》中的女性主義視角以及對社會女性自由問題的關注,被廣泛研究。這部小說通過描寫女性的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艱難險阻,從心理、社會、愛情等多方面揭示了在這個社會背景下獨立女性對自由的向往。本文將從女性主義視角下,對該書進行初步解讀,分析研究女性在追求自由過程中所面對的種種煩惱,為獨立女性追求獨立自由指出方法,并且不斷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金色筆記》;多麗絲·萊辛;女性主義視角;解讀
【中圖分類號】I56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7-0012-02
萊辛于1962 年出版《金色筆記》。作者發(fā)揮自由的想象,利用獨特的方式,通過私人的書信類的形式,描述了一位獨立女性對周遭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的認識和對當時女性面臨的種種困難進行了深刻思索,栩栩如生的為讀者重塑出 20 世紀 50 年代的英國社會女性對自由的渴望?!督鹕P記》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文學寶庫,任何單一或片面的解讀都會破壞其文學價值,但萊辛本人的主觀表述和小說形成的客觀效果呈現(xiàn)出如此之大的反差,讓人們有理由認為“女權主義”思想是該書的一個不容忽視的主題思想,這部作品因深刻的哲理內(nèi)涵而備受關注,特別是其中對獨立女性所面臨的各種困境的揭示,受到廣泛女性主義支持者的關注。此外,這部小說還引發(fā)了女性主義文本和非女性主義的文本爭執(zhí),而作者本人否認自己是為女權主義而戰(zhàn)斗,但《金色筆記》這部小說對女性問題的關注度缺失難以將她與女性主義完全分開。
一、主人公安娜的人物關系解讀
(一)安娜與簡納特的母女關系解讀
安娜與維利的結合主要是為了簡納特的出生便利。簡納特幾乎沒有父愛,父女之間很少有親情上的接觸。母女倆從一開始住在摩莉那里,到后來安娜與邁克爾分開,她們相依為命。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其實就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孩子們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不斷學習。所以,相對的,安娜就是她的目標榜樣和學習對象。在邁克爾拋棄安娜后,她正處于精神消極的情緒里,一個母親的身份是她的最終的救命良藥。通過這段母女關系解讀,作者認為女性不應該放棄做母親的本能。安娜的自我對母親這層身份的重視,從側面證明了孩子不是女性追求獨立自由生活的阻擋,孩子是對于女性努力生活的保護,也反映出萊辛的女性主義的矛盾觀念。
(二)安娜與湯姆的親子關系解讀
湯姆是摩莉和前夫的孩子,但和主人公安娜與她的女兒一起居住多年,這么長時間里,安娜一直代替著湯姆的母親角色。安娜和摩莉對于湯姆的自殺倍感愧疚,友誼也出現(xiàn)了傷痕,因為她們的放任與很少關注,使他逐漸走向自殺這條悲觀之路。湯姆仿佛可以洞悉出洞察安娜的內(nèi)心,他就像反射安娜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一面鏡子,讓安娜看到內(nèi)心波動不安的自己,這讓安娜十分恐懼。在現(xiàn)實世界,湯姆希望通過自殺,想要脫離母親和安娜來完成自我解救。在缺少父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簡納特選擇了進入寄宿學校讀書,而湯姆則是走向死亡,也從側面反映出萊辛對自由女性生活方式的矛盾的心理。
(三)安娜與心理治療師索爾的關系解讀
心理治療師索爾是在小說后期出現(xiàn)的重要人物。索爾可以被視為安娜的另一個更強勢的自我,他們許多地方都十分相像,比如都是作者、都面臨著創(chuàng)作障礙以及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都加入過國家政治黨派,但最終他們的政治理想都遭受破滅。其中,他們最接近的一點是:他們都很難將自己從緊張的內(nèi)心世界中中釋放出來。索爾幫助安娜治愈自我,防止心理世界崩潰,從側面也體現(xiàn)出安娜的自我拯救。如果自由女性所追求的自我獨立性實現(xiàn)比較艱難,還不如尋求兩性之間的協(xié)調以及人類與自然的共存更加有意義。小說中女性角色的不同的結局也體現(xiàn)了作者想要表達的矛盾觀念。
二、獨立女性追求自由途中的困境
(一)政治理想破滅
小說中追求獨立自由的女性們都擁有著自己的政治理想,盡管結果都以失望告終。安娜作為一名政黨份子,她將共產(chǎn)主義社會作為自己終生的信仰與追求,也將共產(chǎn)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政治夢想,安娜為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但現(xiàn)實總是十分坎坷的,最終,安娜還是失去了她的政治夢想。因此,安娜的生活又開始進入了迷茫之中。作為當時社會大環(huán)境下的一個擁有獨立思想的女性,在追求自己心中政治理想的道路上,荊棘叢生,現(xiàn)實狀況與心中的理想過于懸殊,最終安娜的政治理想以失敗告終。
(二)愛情遭遇挫折
同樣,在面對愛情時,女主人公遇到了邁克爾,想要和他共度余生的幸福生活。在安娜與邁克爾交往的這些年里,她從一位思想獨立的女性變成了一個小女人,她委身于男權主義,其實她自己也十分痛苦,她的自我意識與女性主義思想漸漸的在愛情的蒙蔽之中被磨滅了。隨著她一直陷入感情與親情之間的旋渦當中,面對多種艱難抉擇,她最終還是選擇放棄自由獨立。但是,安娜所做的所有付出還是沒能夠挽回自己與邁克爾的感情,他最終還是放棄了安娜,安娜的愛情最終還是走向了死亡。
(三)工作遭遇性騷擾
作為擁有獨立思想的女性,像安娜與摩莉這樣擁有新思想的女性本來能夠在工作領域散發(fā)光芒,但是結果總是事與愿違。擁有自由思想的女性們一般對于兩性之間的感受觀念比較超前。她們渴望情感與性愛之間的結合,而不僅僅是短暫的宣泄。但是在當時那樣一個男權主義為中心的社會背景下,她們的理想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小說中,查理在離婚之后,仍然騷擾摩莉,更難以想象的是他居然還對安娜提出了這方面的要求。除了面對婚姻上的不完美后,安娜、摩莉等女性還要面臨社會上各種男性的騷擾。所以,安娜、摩莉等獨立女性,很難得到真正的愛情,甚至還要面對多種男性騷擾問題。
(四)精神備受折磨
在與丈夫離婚之后,安娜選擇獨自撫養(yǎng)孩子,她后來變成了一位成功的小說作家。她思想獨立、沒有感情煩惱,她真正地成為了自由獨立的女性。實際上,安娜仍然還處于精神崩潰掙扎的內(nèi)心世界里。在安娜與邁克爾分手后,終日郁悶。仿佛她的世界失去了什么很重要的東西,結果她陷入了終日幻想中,這種難以控制的狀況令安娜的精神幾乎要崩潰,最后安娜得了“創(chuàng)作障礙癥”。于是,她去看了心理醫(yī)生并且花了很長時間治療這種心理疾病,然而最終效果不佳。沒有辦法,最后馬克斯太太為她想了一個解決方式,告訴她把創(chuàng)作當作一種精神發(fā)泄方法。但是安娜很長時間內(nèi)還是沒有擺脫這種心理疾病,最終無奈只能通過筆記的方式舒緩心理壓力??傊材冗@樣的自由女性可以自由的選擇生活,但是又沒有辦法完全解決精神崩潰此類的心理疾病。
三、獨立自由女性的真正出路
(一)獨立自由女性之自我反思
安娜的信仰目標是共產(chǎn)主義社會,但是在她參加了一些政治組織后,她發(fā)現(xiàn)實際社會情況與心中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之間還是有著極大的不平衡,她的政治理想抱負也逐漸破滅。感情方面,自己喜歡的男人沒有為自己帶來幸福的慰藉,反而令自己備感痛苦。安娜在連續(xù)受到了政治理想與感情的挫折后,開始深刻反思自己的坎坷人生。她首先思考了“自由女性是什么樣的”,獨立自由的女性并沒有為女性的人生帶去獨立地位、自由思想與完美的幸福家庭,反而有可能使她們落入無盡的精神崩潰之中。其次她思考的是,女性是需要獨立,感情的失敗與生活的差強人意不單只是男人的錯誤,而是彼此共同的問題。但是,女人也不太適應太過獨立與自由的生活,女性做不到完全不依靠男人。這些都是主人公對自己的真實人生悲痛遭遇給出的反思,其實也是作者萊辛想要表達出來的。
(二)獨立自由女性之自我肯定
作為獨立女性的安娜,她認為結婚與愛情是女性自由的阻礙,她說離婚可以讓女性自由,讓女性獲得自由滿足的生活?,F(xiàn)實是安娜在與丈夫離婚后,表面上安娜獲得了自由的思想和名氣,但其實她卻被逼到了脫離現(xiàn)實的政治理想和無望的愛情的無助角落。最后,安娜與摩莉不得不歸于傳統(tǒng)女性生活方式。安娜在一家婚姻中心安穩(wěn)上班,負責為面臨感情問題的女性同胞們答疑解惑。她的好友摩莉同樣也選擇嫁給了一個富商,成為依賴男性的居家小女人,重新尋找愛情和新家庭的接納。從這里可以看出萊辛是讓女性用于自我反思,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讓她們正確認識人生的意義,再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
四、結語
在作者筆下,安娜離婚后收入豐厚,思想獨立,才華橫溢,但這些物質條件并沒有給安娜帶來滿足感。由于安娜被貼著“自由女性”的標簽,她的本我想要獲得滿足感,超我又希望安娜行事符合當時的社會道德,使得安娜的真實內(nèi)心就像飄蕩的靈魂一樣無處安放。通過安娜所面臨的生活磨難,萊辛揭示了獨立自由女性面對的各種困難的原因。作者善于描寫女性的真實故事,是希望通過女性主義的視角來關注整體女性在社會的地位與未來,希望渴望獨立自由的女性可以擁有堅定的內(nèi)心世界,善于自我反思、自我悅納,再去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獨立自由與幸福。
參考文獻:
[1]胡春春.基于《金色筆記》分析英美文學中隱喻的美學價值[J].今古文創(chuàng),2021,(03):21-22.
[2]郝晨曦. 《金色筆記》中的服飾話語和性別政治[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2):104-106.
[3]陳晶.《金色筆記》的網(wǎng)狀結構和后現(xiàn)代敘事技巧探析[J].開封大學學報,2020,34(01):48-51.
[4]丁萌,方亞中.《金色筆記》中的生存困境[J].文學教育(上),2020,(02):72-74.
[5]其美卓嘎,陳華杰.對《金色筆記》夢境的弗洛伊德式解讀[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3(02):193-194.
作者簡介:
郝健,女,遼寧錦州人,英語專業(yè)研究生,遼寧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與翻譯。
許偉麗,黑龍江拜泉人,副教授,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編輯部,研究方向:編輯理論與實務、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