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軍
摘要:對班級文化的建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小學階段。中小學生易于受到學校環(huán)境和周圍師生的影響,因此對其教育和培養(yǎng)更應注重采用合理的方式。如今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乃大勢所趨,而美育看似容易被忽視,實則對于成長迅速的學生而言,常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威力。本文著重對于多種促進美育教育的方式進行分析和闡明,進而促進人們深入認識到:班級文化的弘揚和美育教育二者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有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美育;學生
引言:
教育領域自始至終都不是容人松懈的領地,尤其是對于中小學生的培養(yǎng)。樹木要十年,樹人卻需上百年。如今對美育教育研究屢見不鮮。本文將闡述一些見解。
一、整齊整潔整體,整頓班級管理
從美育教育談起,卻不只局限于眼睛所能看到的美麗;到建設班級文化為止,卻不只局限于展現(xiàn)班級文化的風采。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弘揚班級文化的基礎在于班級管理的合理整頓。美,不僅在于校服的統(tǒng)一和端莊,在于教室的整齊和整潔,也在于整體的和諧和團結。班級是小家,維護主要還是要靠大家共同的協(xié)作和努力。美育的滲透,能使班級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使正氣的校風和學風更容易被學生所接納[1]。
正如禮貌和文明是中小學生必需的“衣裳”,端正而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中小學生頭頂?shù)摹懊弊印?。學生應熱愛祖國和人民,擁有正確的人生和學習態(tài)度。日常做到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作業(yè)。班級的清潔和維護工作也需要有條不紊地進行。落實班干部的責任和全民參與建設“美好小家園”的意識,大力發(fā)揚利于班級管理的良好舉措和先進思想,推進學生的進步,推動班級的發(fā)展。
借助有意義的物品,使教室變得更溫暖,不僅可以加速美育的教育,也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過對擺放的地球儀學習,學生們能夠直觀且深刻地掌握書本上的知識 無論是小學的“形狀和立體”學習,還是初中階段地理知識的拓展?!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钡恼Z文素養(yǎng)也能在地球儀的“發(fā)掘”中得以體現(xiàn)。美,不是虛無縹緲的事物,而是真切存在的東西。美育不僅可以滲透在不同角度觀看地球儀的動作中,還可以滲透在探索七大洲、四大洋、甚至南北極,進而為國爭光的偉大憧憬和愿景中。
提升學生建設班級的積極感和榮譽感,適當?shù)莫剟畈皇橛行У霓k法。給予代表班級在校級各種比賽中“出戰(zhàn)”的優(yōu)秀同學一朵玫瑰,也會在教室中留下遍布的香味。一支筆、一本書,或是一盒文具、一個水杯,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填滿學生內心深處缺乏榮譽感的空缺,卻能彌補他們在校園中不能綻放光彩的遺憾。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式教育,不只在于口頭表揚和贊賞,也在于獎品的肯定和嘉獎,這樣他們才能夠為班級和學校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板報創(chuàng)作不落俗套,展現(xiàn)班級特色
班級的特色板報是學生發(fā)揮才能的偌大舞臺,上面有獨一無二的班級口號,有引人注目的校訓班訓,有陶冶情操的詩詞文字,也有壯觀宏偉的美麗圖畫。透過班級的特色板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是生動形象的畫作將同學們的智慧和精神風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學校的宣傳冊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是五彩斑斕的顏色使得孩子們的成長有了更輝煌、更奪目的光彩。
班級環(huán)境不應總是嚴肅、沉悶的,而應該是輕松、和諧的氛圍。班級特色板報是學生開動腦筋、相互協(xié)作后完成而交上的美育答卷,也是學校優(yōu)質教育程度的象征。美,來自于對稱的圖形,也來源于朝氣蓬勃的中小學生。
拿在學生手中的,不是粉筆,是書寫中小學時代理想的畫筆;不是記號筆,是銘刻美育教育的里程碑。毫無疑問,學生新鮮思維的碰撞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奠基石”,孩提時代的想象力是班級文化開拓的“催化劑”。美育,不只是發(fā)現(xiàn)外在的表象,更是心靈的德育。
美,不分國界,貫穿古今中外,沒有地域區(qū)分。那么美育,也自然沒有絕對意義上年齡的差別。雖然中學生和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年齡界限,有著一定的認知和欣賞鴻溝,但是在素質教育的時代下,美育或許會弱化學生對于美的忽視,反而會促使他們嘗試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并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2]。
三、讓書聲聲聲入耳,書香沁人心脾
優(yōu)美的不只有音樂,更有校園中朗朗的讀書聲。書本中不乏傳統(tǒng)文化,也有實用性、適用性的現(xiàn)代文化。充斥著書香的教室才是最有氣息的可??康母蹫?,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可遨游的海洋。抱起課本,進而發(fā)現(xiàn)美好;聽著書聲,求知才能更加有力。
班級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長遠看來,建設班級文化又怎不是對優(yōu)秀中國文化的感悟和發(fā)揚?比如愛黨愛國、禮義廉恥,比如集體為主、大局為重,比如真善美、樂于助人,比如尊師重道、誠實守信,比如一視同仁、有教無類,比如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比如求同存異、協(xié)同進步……是合適的環(huán)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青年,是厚重的書本給年少的學生增添了一絲韻味。充滿著美育的青春是五光十色的,而書香浸潤的學習生活一定是豐富多彩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建設班級文化,美育教育義不容辭;為加強弘揚校園文化,教育機構和教師都責無旁貸。美育,使得德育、智育和體育更加飽滿。有了美育,才有了健全的中學生、小學生,才有了完善的中學校園、小學校園。
參考文獻:
[1]李蓓蓓.中小學美育教育的現(xiàn)狀及構建新模式的探討[J].藝術評鑒,2021(07):168-170.
[2]展之蓮.論如何將審美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20(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