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有平
教學目標:
1.通過群文閱讀,引導學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點,學習用“抓住故事主角、弄清前因后果”的方法閱讀寓言,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閱讀與交流,懂得寓言中包含的道理,體會閱讀的樂趣,讀寫結合,學習創(chuàng)編寓言,收獲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學會分析人物,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讀懂寓言故事。(教學重點)
2.引導學生弄懂寓言中包含的道理,得到智慧的啟迪,體會閱讀的樂趣。讀寫結合,練習創(chuàng)編寓言故事。(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教學PPT,打印群文閱讀材料,制作學習題單和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單,對全班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必要的分組,確定組長和組員。
2.學生讀熟三年級上冊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并圍繞課后作業(yè)題進行初步的思考。課前布置學生自主閱讀寓言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受寓言
1.引導談話:孩子們,你們喜歡寓言故事嗎?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中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回答。
3.老師過渡:你們說得都挺好,今天我們就到寓言王國去走一遭,感受寓言故事的趣味。不過,我們這次是采用群文閱讀的形式,一堂課就要學習三篇寓言故事,這和以往有點不一樣,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好,下面我們就走進寓言故事。
4.猜一猜,它是誰。PPT展示《刻舟求劍》《坐井觀天》《掩耳盜鈴》《自相矛盾》四則寓言的圖片,讓學生猜猜這是哪個故事。
5.引導思考:這四個故事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6.教師小結:這四個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一般篇幅比較簡短,故事的主角多數(shù)都是傻乎乎的人,作者通過寓言故事想告訴人們一些做人的道理。這就是寓言故事的特點:小故事,大道理。
7.PPT出示關于寓言故事的名言,學生齊讀。
二、提煉方法,學習寓言
(一)學習《守株待兔》,了解故事內容
1.下面我們就走進寓言王國。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第一課,我們來讀讀《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看看這則寓言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犯了什么可笑的錯誤?
2.PPT出示閱讀要求,邊讀邊思考
(1)這則寓言故事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是什么?結果是什么?
(2)故事中的那個農(nóng)夫錯在哪里?
(3)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學生自主閱讀《守株待兔》,邊讀邊思考。
(二)完成閱讀題單,提煉學習方法
1.PPT出示閱讀題單,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2.小組展示閱讀成果,匯報交流閱讀題單上的問題。
3.提煉方法:學寓言,要讀懂故事,注意故事的前因后果,想想故事的主角是誰,他錯在哪里?再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實際,就能理解這篇寓言故事里包含的道理了。
三、群文閱讀,走進寓言
(一)開展群文閱讀,明確學習目標
1.發(fā)放《盲人摸象》《黔驢技窮》《愛夸耀的烏鴉》三篇群文閱讀材料,發(fā)放閱讀題單。
2.出示閱讀要求
(1)了解故事的內容,弄明白故事的原因、經(jīng)過、結果。
(2)想想故事中的主角錯在哪里?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小組合作,完成題單。
(二)自主閱讀群文,組內合作交流
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先自主閱讀,再小組合作學習,完成題單。教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和完成題單的情況。
(三)小組展示,交流匯報
1.抽三個小組來匯報群文閱讀的情況,教師點評。
2.再次小結學習方法。
3.對匯報交流出色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
四、讀寫結合,創(chuàng)編寓言
(一)激趣編故事
出示續(xù)編的《狐貍和烏鴉》故事前半部分,小狐貍看到小烏鴉嘴里叼著肉,會想什么辦法把肉騙到手?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
(二)出示創(chuàng)編作業(yè):根據(jù)老師提供的三個故事開頭,請續(xù)編寓言故事。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新的寓言故事。
(三)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教師也創(chuàng)編故事。
(四)抽兩名學生展示交流,教師點評。學生評評誰的寓言最有意思,評出優(yōu)勝進行獎勵。
(五)老師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續(xù)編《狐貍和烏鴉》,讓學生評價哪些地方編得好,好在哪里?
五、課堂總結,拓展寓言
(一)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孩子們學得很開心,我們不僅學了四則寓言,學到了讀寓言故事的方法,拿到了學寓言的金鑰匙。我們不僅讀,還讀寫結合,進行習作,創(chuàng)編了屬于自己的寓言故事,這樣的群文閱讀課你們喜歡嗎?看來這節(jié)課我們真是收獲多多,誰來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二)暢談收獲:學生談自己在這節(jié)課學到的東西,得到的收獲。
(三)拓展閱讀
孩子們,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今天老師向大家推薦《伊索寓言》《格雷洛夫寓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葉圣陶寓言》這幾本寓言故事書,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找來讀一讀,收獲快樂,收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