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瑩
摘要:隨著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城鄉(xiāng)改革的發(fā)展,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自身的職責,不斷探究多元化的方式來實現(xiàn)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對此,文章主要從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建立留守兒童服務機構三個方面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以及對策展開討論。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長;家庭教育;加強溝通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各個階段的教師都在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農村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板塊,一直倍受重視。為了促進農村地區(qū)學生的發(fā)展,國家及政府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但留守兒童作為農村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模塊,對于農村地區(qū)整體教育的推進有重要意義。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前很多留守兒童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存在逆反、偏激、冷漠、厭學等心理問題,因此,學校與家長應該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并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來改善這一現(xiàn)狀,從而促進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經驗,來分享一些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影響
很多農村家庭生活條件有限,為了獲得更多的生活來源,學生家長選擇外出打工,學生常常由老人撫養(yǎng),家長常常用金錢物質資源來彌補對學生缺失的關愛。我們都知道,老人的教育觀念較為落后,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在教育、衛(wèi)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意識缺乏,對于學生也是以嬌慣為主,久而久之,學生就出現(xiàn)了一些心理問題,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愿接受教師的管理,出現(xiàn)學習動力不足、自控能力較差等問題。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管理的重要方面,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留守兒童缺乏家長的關愛,在情感寄托上缺乏歸屬感,遇到挫折與問題時,常常會缺乏信心,容易產生一些自卑、孤僻等心理。因此,教師與家長都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重視起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制定有效的策略來改善這一現(xiàn)狀,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二、改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對策探究
1.加強教師培訓,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是與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人,他們是學生成長路上的指導者,對于學生日常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情感價值的熏陶有重要作用。對于留守兒童,教師應該投入更多的關心與愛護,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定期與留守兒童展開交流,了解學生存在的生活問題及學習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自信心,為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例如:對于一些偏遠農村地區(qū)的學校,應該定期對教師展開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每位留守兒童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可以建立一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包括家庭情況、父母聯(lián)系方式、日常行為習慣等內容,針對每位留守兒童的差異特點因材施教,及時了解兒童存在的問題,課下多與這些學生進行談心,從而有的放矢的展開教學。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對這些學生投入更多的耐心與關懷,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從而彌補學生日常生活中情感的缺失,引導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2.明確家長責任,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家長是學生成長路上的第二位指導教師,家長的教育觀念對于學生的日常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很多家長選擇外出打工,教育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親戚或者家里的老人身上,學生的心靈、情感世界得不到應有的關懷,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因此,學校要多與家長展開溝通,明確家長的責任,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從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
例如:對于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學校要及時與家長溝通,明確家長的職責,雙方共同配合,探討出促進留守兒童成長的辦法。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師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家長抽出時間來管理學生,可以通過通話、聊天、視頻等多種方式來增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讓家長定期回家看望留守兒童,使兒童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歸屬感與溫暖,從而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留守兒童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第一時間聯(lián)系家長,這樣,既可以避免問題的產生,又能促進教育管理工作更好的開展。
3.加大教育投入,建立留守兒童服務機構
部分農村地區(qū)較為偏僻,教學資源有限,留守兒童問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也常常是流于形式。因此,政府應加大對偏遠地區(qū)教育資源的投入,建立留守兒童的專門服務機構,或者讓一些有愛心的人士參與進來,建立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體系,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溫暖與關愛的外部環(huán)境,從而讓留守兒童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長。
例如:農村地區(qū)較為偏僻,很多農村學校都缺乏專業(yè)的教師以及先進的教學資源。為了緩解這一現(xiàn)狀,一方面學校可以申請一些留守兒童需要的教學設施,滿足學生的日常發(fā)展需要。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大對農村地區(qū)的教育投入以及教師的專業(yè)培訓,為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同時,學校也可以呼吁一些社會愛心人士組建起關愛留守兒童服務隊伍,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探望,解決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愛心宣傳與接力,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樹立起熱愛生活的自信心,從而朝著更好的人格方向發(fā)展。
綜上所述,成長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留守兒童作為當前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教學現(xiàn)狀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家長作為學生成長過程的重要參與者,應該擔負起自身的職責,讓學生感受到家長的關注與關愛,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熱愛生活的自信心。作為教師,應該重視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并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來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文心, and 胡婷煒.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 山東青年 000.007(2017):84-85.
[2]王坤, 鄭曉邊, 孔令麗,等.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及干預對策——基于湖北省11市調研報告[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3(02):12-14.
廣西百色市田東縣平馬鎮(zhèn)中山小學 5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