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鵬
摘 要:上好物理第一堂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消除學生物理難學的思想,并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法。針對物理第一課教學存在的不重視、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教師可在教學中設(shè)計生活化的問題情境,開展趣味性的物理實驗,講述激勵性的物理故事,構(gòu)建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第一課;問題情境;物理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6-0122-02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章“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學科發(fā)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了解物理知識的一些現(xiàn)代應用,了解科學探究的主要方法,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但是,有的物理教師對上好這一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上課照本宣科,簡單說教,甚至以該課無考點為由,隨意應付了事,很顯然,這無法達到該課既定的教學目標。為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可在吃透大綱、吃透教材、吃透學情的基礎(chǔ)上,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智慧,上好物理第一課,讓學生產(chǎn)生探究物理知識的興趣。
一、上好物理第一課的重要意義
1.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對物理學科知之不多,甚至一無所知。因此,教師可從第一課開始,有意識地引入現(xiàn)實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與物理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認識到學習物理有益、有用且有趣,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探究物理的興趣,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2.消除物理難學的思想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運用生動化、通俗化的語言,介紹了生活中許多奇妙的物理現(xiàn)象,介紹了物理實驗方法,講述了著名物理學家的故事等,旨在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科的神秘,感受物理學科具有的趣味性。在教學中,教師可遵循“走進神奇—探索之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明白只要做個立志學習、勇于思考、敢于實踐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學好物理,以此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畏難情緒,甚至是排斥心理。
3.教給學生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法
青少年學生對未知事物有一種天然的探索欲望,看到圖文并茂的物理教材,他們會思考諸如什么是物理、物理講些什么、物理到底難不難學、怎樣才能學好物理等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第一課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實驗,將學生帶進奇妙的物理世界,給學生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個物理問題,從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觀察與實驗是學習和研究物理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以此為學好物理打下基礎(chǔ)。
二、傳統(tǒng)物理第一課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1.忽視第一課教學
有的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認為物理課程第一章不是考試內(nèi)容,因此不重視,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學,或者輕描淡寫地三言兩語帶過,用一課時就草草結(jié)束第一章的教學,然后直奔下面所謂正課的教學。
2.教學方式單一
多種教法綜合運用于第一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有的教師在進行第一章的教學時,仍舊采取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以照本宣科為主,不善于運用情境教學、實驗探究、故事滲透等方法,其結(jié)果是低質(zhì)低效的,還可能因此讓學生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抵觸情緒。
三、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課的策略
成功的一節(jié)課,需要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恰當?shù)慕虒W設(shè)計,而完美的第一課,還需要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智慧,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探索積極性,帶領(lǐng)學生踏上物理學習的征程。
1.設(shè)計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初二年級的學生初次接觸物理學科,對該學科產(chǎn)生陌生感是正?,F(xiàn)象。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第一課,介紹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布設(shè)具有濃厚生活氣息、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覺物理就在身邊,而且物理學科有益、有趣。教材列舉出哈雷彗星、電閃雷鳴、自然界的五顏六色、雪崩等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以及筷子在水中變“折”、夜幕中的萬家燈火、撐竿助人跳高等生活現(xiàn)象。教師可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生活閱歷,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或有趣現(xiàn)象入手,從學生熟悉的童話故事導入,或從學生喜歡的趣味游戲引入,合理創(chuàng)設(shè)一系列有趣的生活化問題情境,從多個角度展現(xiàn)萬花筒般的物理世界。例如,可以借助視頻展示落葉歸根、落花飄零、雨雪紛紛、冰雹侵襲等畫面,并提問:落葉、落花、雨水、冰雹等為什么都向下掉落,而不上“升”?可以借用歇后語“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提問:為什么豬八戒照鏡子不能照出人像來?為什么麻繩提不起豆腐?還可以讓學生拿出書本在耳邊扇,并提問:扇風為什么會給人帶來涼爽的感覺?風是從哪里來的?教師可告訴學生,這些生活常識包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借此化解學生心中的疑惑,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
2.開展趣味性的物理實驗
實驗是進行物理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雖然第一章沒有像后面其他章節(jié)那樣明確設(shè)計“實驗探究”“迷你實驗室”等環(huán)節(jié),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插入一些趣味十足的物理實驗,展示物理學科的奇妙之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產(chǎn)生好奇心與探究積極性,并且明確告之學生學好物理需要掌握并運用這一重要手段。例如,可以示范性地進行“倒置漏斗下不掉的乒乓球”“讓雞蛋浮起來”等演示實驗,再組織學生上臺實驗,或者讓學生演示“大針筒的壓縮空氣”“筷子提米”“小孔成像”“水果自制電池”趣味實驗,讓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接觸、應用物理知識,從而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親切感、親近感。學生參與實驗,動手操作,可消除對物理學科的畏難心理,增強學習物理、學好物理的信心。
3.講述激勵性的物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