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中
課堂教學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主陣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級中學積極回應新課改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上積極探索,形成了以“學為中心”為突出特點的“溫度課堂”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與學?!拔鍦亍庇说牡掠J较嗪魬浞终蔑@德育的統(tǒng)帥作用,在教育實踐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課堂之美,美在“溫度”。有溫度的課堂不呆板、不無趣、不沉寂,有智慧、有碰撞、有收獲。具體表現(xiàn)在:用精心的準備迎接學生,用明確的目標引導學生,用精彩的課程激發(fā)學生,用深刻的思想喚醒學生。
加強教學研究,打造高效課堂。精心研究考綱、學科指導意見和教材,研究生情、學情,先研究再上課,做到方向、目標兩明確;聚焦課堂開展課題研究,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以聽評課方式改革為抓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學校課堂觀察實踐活動,以課堂教學診斷和改進為目標,經過“讓每個教研組先做起來”“讓每個教研組可持續(xù)地做”“讓每個教研組做得更聚焦”三個階段,既完善了課堂觀察LICC范式,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完善公開課、推門聽課制度,加強教師間的學習交流,全校實行推門聽課,備課組每周有公開課,教研組每月有公開課,名優(yōu)教師每學期開設示范研究課,青年教師每月開設匯報課,發(fā)揮高效課堂引領作用,整體提高教學效率。
轉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學校先后開展了“沙龍”式學習、高中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建構、OAE學案教學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引導學生走“內生式”學習之路,有效推動課堂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種輕負高質的學習狀態(tài)無疑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規(guī)范教學行為,建立課程學習新常態(tài)。建立包括選修課在內的教學過程監(jiān)控和教學質量評價機制,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開設公開課、研討課等教研活動;加強對教師教學過程的全程管理,以精講精練為重點,抓好備課、上課、輔導、作業(yè)布置與批改、考查與考試等環(huán)節(jié),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教學革新,創(chuàng)設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環(huán)境;建立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學習規(guī)范,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性、實踐性與操作性的課程任務。
深入實施國家課程校本化,全面完善選修課程建設。建設和完善學校課程體系和管理機制,全面落實普通高中深化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加強課程與地方社會發(fā)展、學生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優(yōu)化課程結構,使課程的設置與學校、教師、學生的發(fā)展相適應;通過選修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不斷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校本課程,社團選修課力求精品化。學校開設校本課程160余門,并建立起規(guī)范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評估、實施、評價機制,使校本課程能較好地適合學生的實際,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學校教師開發(fā)選修課程80多門,其中8門選修課程被確定為浙江省網絡選修課程,有2門為浙江省網絡視頻課程。
“學為中心”的目標引導式教學是余杭高級中學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是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廣大教師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并日益完備的,收獲了諸多教學成果:課堂觀察研究成果《以改進教學為目的的課堂觀察研究與實踐》榮獲浙江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課堂觀察LICC模式的研究與推廣》榮獲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成果二等獎;課堂觀察研究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先后有來自二十多個省市的上百所學校和教學科研單位來?,F(xiàn)場觀摩。
與此同時,各學科組積極參與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形成契合學科特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特色教學模式,教師在各層面教學比武、教科研成果評選中成績突出?!白灾鞒砷L、實踐成才”的辦學特色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得到充分彰顯。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級中學校長)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