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雙兵
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xiàn)歷史真實的態(tài)度與方法。歷史課通過獲取不同類型的史料、對史料進行整理和辨析,無限接近歷史真相,理清歷史邏輯與因果關系,形成準確的判斷力、正確的價值觀?!氨泵来箨懮系男麦w制”一課使用了九則史料,卻又史實清晰、邏輯嚴謹,達到了理想的教學目標。
一、史料切合學生實際與心理認知
上課前引用“我被美國總統(tǒng)拉黑了!”時政新聞,引起學生的好奇。再顯示出一份民調(diào)顯示的報紙,讓學生閱讀兩則史料。設問:“思考:聯(lián)邦法官做出裁決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總統(tǒng)能被彈劾嗎?”史料中的“拉黑”“美國總統(tǒng)被彈劾”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也有日常生活經(jīng)歷(如微信使用中也會被人拉黑),導入新課自然,學生的參與性也高。
青年學生被這些非常熟悉的媒體形式和內(nèi)容深深地吸引,教師利用它可以自然地引導出學生對美國政治體制的思考與探究。政治史學習生活化,拓寬歷史學習的方法。
二、運用典型史料
一節(jié)課45分鐘,高效課堂中史料不在多,而在精與典型。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對史料做必要的摘錄編輯,更加簡明扼要。一則史料也可多個角度重復使用,既可減少學生閱讀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上,又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材料一:美國獨立前,它的商船隊在地中海地區(qū)的貿(mào)易往來不怕北非等地的海盜的搶劫,因為它受到宗主國英國的保護,美國商船隊經(jīng)常遭受海盜的襲擊,損失慘重。 1786年,美國爆發(fā)謝司起義,邦聯(lián)也是束手無策。
材料說明了獨立后,新的美國面對的困境與危機,形勢嚴峻,用材料設置歷史情境,把學生拉近到當時美國,學生思考美國人為了解決中央政府太弱,必須要有所行動。
材料二:新英格蘭(美國)出現(xiàn)的騷亂、我們商業(yè)上的不景氣以及籠罩全國各地的那種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歸咎于最高權力機構(中央)的無權。 ——華盛頓1787年給友人的信
材料說明美國的權威統(tǒng)治者華盛頓認為為了美國的生存與發(fā)展,必須要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材料三: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名言:“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tǒng)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外來的或內(nèi)在的控制了?!?/p>
材料說明部分領導者認為,必須對政府有所制約,才能防止專權與獨裁,才能民主。以上三則材料,有效說明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的背景,解決了為什么的問題。
三、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突破教學的重點
理解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nèi)容,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可以加深對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民主的認知。
材料四: 由于各州一開始就各自單獨存在,擁有獨自管理的政府,所以各自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利益和習慣,對于會使它們各自的重要性消失于全體的重要性中的堅固而完整的聯(lián)合表示反感。
材料五: 在制憲議會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亞提案主張:各州的代表人數(shù)應根據(jù)該州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產(chǎn)生。對此,小州堅決反對,新澤西州提案主張各州代表名額相等。
材料六:南方州主張黑奴應計算在內(nèi),但納稅時黑奴則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張黑奴應計算在納稅人口中,不計算在“聯(lián)邦比例”中。
通過閱讀上述三則材料,可以看出在1787年制憲會議上,存在著三對矛盾,才讓美國元勛開了6個月的會。美國1787年憲法為了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頂層設計了聯(lián)邦制國家結構形式,明確劃分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職責與權限。為了解決大州與小州的矛盾,國會設置了兩院制,參議院議席按州平均分配(照顧了小州),眾議院議席則按人口分配(有利于大州利益)。為了解決南方與北方的矛盾,南方各州保留奴隸制, 黑奴按五分之三折算。再結合材料三內(nèi)容,為了維護民主制度,美國采用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是其靈魂。這些材料解決了是什么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nèi)容這一教學重點。
四、注意史料之間的聯(lián)系與比較
將多個史料串聯(lián)成完整的證據(jù)鏈,多重史料互證,孤證不立。如何評價美國1787年憲法,我們先看這些材料。
材料七:聯(lián)邦憲法的制定和實施,使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從此,這個新國家不僅有了統(tǒng)一的政府,還有了統(tǒng)一的市場,統(tǒng)一的貨幣,統(tǒng)一的稅收…… ……由此美國早期的工業(yè)革命拉開了序幕。 ——摘自央視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新國新夢(美)》解說詞
材料八:美國憲法是人類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將歐洲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有關人類對理性政治的思考變成了現(xiàn)實的政治原則,使這些偉大的思想在政治實踐中獲得發(fā)揚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上面兩則材料,明顯是對美國1787年憲法肯定的一面,為美國的長治久安與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了保障。把啟蒙思想的理論變成實踐,在一個大國首次建立了共和制,推動人類的的民主化進程。
然后,老師再舉出以下材料,引爆思想碰撞。
材料九: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發(fā)表《我有一個夢想》說我夢見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原先的奴隸的兒子們與原先奴隸主的兒子們坐在一張桌子旁共敘手足情。
約100年后,美國再次掀起黑人民權運動,黑人地位的不平等與種族歧視依然存在,黑人奴隸制的陰影長期存在,人民的基本民主自由權利仍然無保障。美國1787年憲法,既有保障民主化的新政治制度,又要反民主化的政治制度,如奴隸制度的存在,種族歧視的長期存在。
本節(jié)課簡明扼要地運用不同類型史料,設置歷史情境,給人以逼真的歷史場景,又通過史料之間的聯(lián)系、比較、綜合、分析,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達到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提升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