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碧
摘 要:任何學科的教學目的都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對于化學而言也是如此。面對初中生,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化學運用能力,就要給其打下牢固基礎,使其在日后的化學學習中目標明確?,F(xiàn)論述通過PBL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PBL教學;初中;化學
化學對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學生的學習興趣剛開始非常高昂,教師應趁熱打鐵,利用學生對新學科的新鮮感來幫助其培養(yǎng)積極、穩(wěn)定的學習狀態(tài),在進行化學教學時可利用多種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運用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目前,初中化學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之下,課堂教學模式由過去較為單一的傳授模式逐漸向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演變,使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得到提升,但部分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并未主動順應教育發(fā)展需求,只是在形式上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實際教學中依然以教師作為教學主體,久而久之,當對新模式的新鮮感消退后又回到原來的教學模式。此外,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在整個階段極易出現(xiàn)叛逆心理,讓學生被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繼而出現(xiàn)厭煩心理和抵觸情緒,學習興趣降低,造成初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不高。所以,教師可以嘗試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其學習主動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
一、PBL教學法的概念
PBL教學法是在20世紀50年代醫(yī)學類《基礎化學》學科教學中第一次提出的,之后進行一系列完善成為比較優(yōu)質(zhì)的教學方式。主要包括課程與過程量兩方面,課程環(huán)節(jié)包含教學者精細設計問題,以問題為焦點啟動課程,教師的任務不再是提供知識,而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過程環(huán)節(jié)對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的理解展開調(diào)查,開展自主學習解決問題。PBL教學法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習者夯實基礎,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教學效率。有資料顯示,通過運用PBL教學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與自學能力顯著提高,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顯著得到提高[2]。
二、結合PBL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學12單元第三節(jié)“有機合成材料”為例來對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PBL教學法進行探析。在開展探究前給學生提出問題:(1)如何將物質(zhì)分類?(2)有機高分子材料如何分類?(3)你能區(qū)分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嗎?(4)根據(jù)服裝標簽,如何區(qū)分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5)你能將可回收的物質(zhì)(垃圾)進行分類嗎?教師在預留問題之后,學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進行探究。(1)先通過自主學習判斷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材料;(2)能夠運用“二人互查法”和“接力法”的合作策略進行合作學習,在相互提問中認識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優(yōu)缺點,明確將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的方法。隨后制定合作性目標,熟練運用“接力法、二人互查法和組際批閱法”等合作策略,在“接力法、二人互查法”合作策略的使用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傾聽能力。
1.互查法
化合物的分類(兩人互查法),首先通過自主學習,5分鐘閱讀書本102~103頁的有關內(nèi)容并填寫書本表格中的第1題,之后再根據(jù)視頻完成相應的內(nèi)容。通過2分鐘的兩人互查法,要求同桌兩人合作,左邊的先抽2、3題,右邊的同學認真聽,若有錯誤及時糾正,然后右邊的同學再抽。合作時要有禮貌,評價語要及時、到位。最后請兩組學生展示。
2.接力法
對有機合成材料進行自主學習,以接力法進行,時間為3分鐘。同樣需要觀看視頻,閱讀103~107頁后完成學案1~5題。隨后采用接力法,時間為6分鐘,要求:1~5題,由A同學開始,每人只回答一題,其他成員依次做補充,直至回答完整。合作時,B同學要及時填寫表格,完成后向全班匯報。另外,閱讀107~109頁內(nèi)容并解決下列問題。例如,白色污染的危害?防止白色污染有何措施?同樣由A同學開始,每人只回答一題,其他成員依次做補充,直至回答完整。在小組合作時,C同學要及時填寫表格,完成后向全班匯報。(1)合作技能: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傾聽、贊美他人的合作技能。(2)小組匯報。(3)反饋與評價。
3.組際批閱法
同樣需要先進行自主學習,小組成員自主完成小測,時間5分鐘,再運用組際批閱法。主要是要求各組人員派出一名成員到其他組中,根據(jù)標準答案對答題紙上的答案進行批閱,反饋出批閱結果,并對對方所提出的疑問進行回答,將分數(shù)謄寫在公示欄。同時,在批閱時,應低聲誦讀答題紙的答案,并且要注意如有批閱錯誤,應向?qū)Ψ奖硎厩敢?若存在較大分歧時,可請教師作出仲裁。
面對這樣的課堂,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點,從而豐富課堂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PBL教學法在單元整合中的運用需要教師依據(jù)教材精心設計問題,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收集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從而做到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他們不畏困難、追求真理的科學探究態(tài)度,釋放出無窮的智慧與活力,因此,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升。
三、總結
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興趣是重要的教學理念,興趣同樣也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高昂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探究,化學教師通過靈活引入PBL教學法,使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覃思.論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新模式構建:基于PBL教學模式的理論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5,239(23):68-69.
[2]谷瑩秋,郭瑜.基于PBL的物理化學教學實例分析:以“表面活性劑”為例[J].山東化工,2020,49(18):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