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學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滲透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與其他學科不同,數學學科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樂趣,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要想學好數學這門學科,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抽象思維能力上下功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qū);對策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前,數學教學生活化,轉變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數學教學生活化強化了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存在一些誤區(qū),本文圍繞著誤區(qū),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qū)
1.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不夠密切
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然而,數學與實際生活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之處,即抽象與具體間的差異。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時,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數學教學都適合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否則這會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比如,教授“正負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引入了生活中“買東西”“賣東西”這兩個生活實例,并將此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這種不合適的舉例,特別容易影響到學生日后進一步學習正負數。
2.教學情境設計得不夠貼切
與其他學科相比較,數學學科集抽象性、系統(tǒng)性、復雜性于一身。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時候很難找到貼切的教學案例。比如教授“直線、平面特點”這一知識點時,如果教師一味地設計教學情境,并從實際生活中找出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并不相符的生活案例,這會導致學生無法掌握數學語言,也不利于提升數學思維。
3.重視課堂氛圍,忽視理論知識的教授
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教師將側重點放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忽視了理論知識的教授,盡管數學課堂氛圍比較活躍,但是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較差。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分清主次。比如,教授“加減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模擬生活中的購物情境,借助生活道具讓學生體驗買與賣。然而,在此情境中,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買與賣上,忽視了本節(jié)課的加減法計算,這種主次不分的情境教學,不利于快速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
4.教學問題的設計流于形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設計實際問題。大部分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往往會流于形式,這導致學生在數學思維上出現(xiàn)了偏差。比如,教授“認識人民幣”這一知識點時,由于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全部的人民幣,如果課堂上教師仍然將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并提出相應的問題,這種問題將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無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學內容,尋找生活素材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挖掘數學教材,以此來推動數學教學向著生活化的方向發(fā)展。我們知道,小學數學教學中涵蓋很多生活化的知識,為此,教學中,教師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數學課堂,以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比如,教授“乘法運算”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入這樣的生活問題:王老師每天可以批改90份作業(yè),王老師的工作時間是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請問王老師一個星期可以批改多少份作業(yè)呢?這樣的數學題目比較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樂于接受,這樣一來,便于學生快速消化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2.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生活感受
在整個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圍繞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場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生活感受,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比如,教授“三角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從實際生活中找到一把不平穩(wěn)的凳子,接著,拋出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才能修好這把椅子呢?問題的提出,便于學生將本節(jié)課所學的三角形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3.積極引入生活實例,降低理解難度
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將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理論知識。當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理論知識點時,他們會認真觀察每一個小事物,并從中找到數學學科的奧妙。
比如,教授“圓錐體積”這一知識點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制作圓錐、圓柱這兩種圖形。我們知道,大部分小學生都比較貪玩,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征來開展數學教學。課下,教師讓學生到操場開展實踐活動:將操場上的土倒入到圓錐里,隨后,將圓錐里面的土再倒入到圓柱里,通過這一系列實踐活動,引發(fā)學生思考,并挖掘其所隱藏的數學規(guī)律。數學教師通過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數學教學中,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強化了學生的數學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運用,要符合數學發(fā)展的需求,以此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轉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看法。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重視趣味性、現(xiàn)實性的教學手段,還要從實際生活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便于學生快速消化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新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J].天津教育,2019(9).
[2]陸麗.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qū)舉隅及匡正策略:以“分類”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9(4).
[3]戴春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qū)及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