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林
學習的過程就是對知識進行選擇、提煉、加工、儲存和重現(xiàn)的過程,由此可見記憶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雖然當前高考著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也強調了記憶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學生普遍存在對知識點記憶不牢、容易發(fā)生混淆等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記憶能力,是每個化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激發(fā)人們的參與熱情,提高行動效率。對化學學科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然會激發(fā)學習化學的熱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記憶能力也隨之提高。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疑問,導入課堂
化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與工農業(yè)生產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可以將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生活中的奇特現(xiàn)象等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如將“為什么人們違規(guī)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水垢的產生原因和去除方法”“可樂為什么可以清潔馬桶”“樂山大佛眼睛下面為何會有看似眼淚的兩行印跡”“萬安溪安樂泉水為何能清除軍隊誤飲啞泉水后的變啞、嘔吐、腹瀉等癥狀”問題導入課堂,將化學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拓展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提高學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實驗,激發(fā)興趣
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譬如,在把金屬鈉顆粒投進清水的實驗中,鈉會浮在水面上并迅速熔化成小球。教師要馬上設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由此自然引出金屬鈉在實驗室里的保存方法,即保存在石蠟油或煤油之中,而不是直接暴露于空氣中,讓學生對鈉這一活潑金屬的特性有了直觀的理解。
(三)立足課堂,延伸課外
化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和當?shù)貙嶋H情況,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建立化學興趣小組,對城市周邊的化學、化工問題進行調研,并撰寫環(huán)境保護中涉及化學知識的小論文。這樣,學生既能深刻認識到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在課外活動中鞏固、運用化學知識,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又提高了化學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化學學習的內生動力。
二、引導學生建立化學知識體系
用一張有機的知識網(wǎng)絡把零散、繁雜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可以方便學生記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強化單元知識點的理解
化學學科的概念多、實驗性強,知識點細碎,因此,教師必須把概念講清楚、說明白、理透徹。在課堂上完整準確地進行現(xiàn)場實驗,或者通過多媒體方式演示實驗,才能講透單個知識點,并在此基礎上推演更多知識細節(jié)。譬如,從化學元素、化合價、化合物的知識點講起,就可以讓學生理解同樣的化學元素為什么形成性質不同的化合物,學生對化學元素及相關知識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關注知識點間的相互聯(lián)系
將整體和細節(jié)進行整合,通過知識框架的構建和細節(jié)的補充,把理論知識、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化學計算全方位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通過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wǎng)絡,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例如,從電子運動、化學元素的特點,到可以形成哪些化合物,再到化學反應為什么能夠發(fā)生等,對化學知識形成完整的鏈條,這樣就可以把知識串聯(lián)起來,使各個知識點不再孤立。
(三)構建化學知識網(wǎng)絡體系
化學課本中各單元之間前后關聯(lián)性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溫故知新,在上一個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巧妙引入下一個單元,并適時歸納、整理。在知識點整理過程中,繪制思維導圖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可以系統(tǒng)梳理化學知識,構建知識樹,形成持久記憶。
三、采取策略,提高學生記憶效率
結合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特征、理解能力、思維特點等,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多種記憶策略進行學習。
分類記憶法。分類記憶可以使零散雜亂的知識序列化、系統(tǒng)化。例如,在學習關于物質的分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分類思想,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整理。高中化學考試中的化學計算一直是學生丟分的重災區(qū),不少學生認為計算題類型多、不容易掌握。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計算題進行分類,比如分子式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等,詳細歸納總結每一類計算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對比記憶法。高中化學中相近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多,如質量數(shù)與相對原子質量,取代反應與置換反應,化合反應與加成反應,酯與脂,氨、胺與銨等概念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等。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概念,需要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弄清概念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找出其本質區(qū)別和內在聯(lián)系。同時,高中化學中對立的化學概念也有很多,如氧化與還原、中和與水解、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溶解與結晶等,將它們進行對比記憶,效果會更好。
聯(lián)想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需要將新知識與已知事物建立聯(lián)系。在教學中,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借助實物、模型進行聯(lián)想,進而推測其他相似實物的特征?;蛘撸瑢υ谀承┓矫婢哂邢嗨菩缘奈镔|的性質或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概念和定律,可以通過對熟知問題的感知和理解,來推斷其他問題。譬如,對于碳酸鈣、碳酸氫鈣、氧化鈣等化合物相互間的化學反應,并由此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的根本原因,讓學生們學懂、學透,并自然聯(lián)系到地理學科,激發(fā)學生探索性學習的濃厚興趣。
能夠提高學生記憶能力的策略有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立足實際教學條件,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積極尋找、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策略和方法,并將多種記憶策略有機結合,增強記憶效率,提升學習效果。
(責編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