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隆鳳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大多數(shù)初高中學校都使用了新的教學方法來響應國家的課改要求,比如趣味教學、新設備的使用等,許多老師為了響應課改的要求,都在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其中利用“簡約化教學的理論”來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是一種比較新穎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需學習的課程進行自主預習。所以在高中化學當中對課堂教學過程、實驗教學、解題教學以及課外知識探索當中使用簡約化教學理論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簡約化教學;實踐方案
一、 引言
對學生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對象,新課改的提出無疑是對我國教學質量的一次重大提升。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點的時候缺乏了自主學習的動力,并且在學習的時候缺乏與同學一起合作的意識,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利用簡約化教學理論可以讓高中的化學變得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還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yǎng)能夠跟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二、 高中化學簡約化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對教學的內容遵從簡約合并原則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因其綜合性與實踐性較強,所以涉及的知識點大多比較復雜、困難。所以老師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時候應該根據(jù)化學教材進行具體的分析,對于其中具有特點和規(guī)律的內容應該加強歸納整理,將其有條理、有規(guī)律地為學生進行教授。對于書中比較困難并且考核比例不重的內容老師應該刪除掉,要對課本當中的知識構成一個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與教學系統(tǒng)。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根據(jù)自身對于高中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來有選擇性地學習老師的知識體系當中的知識點,逐漸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使課堂的教學質量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遵從適合的留白原則
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因其內容繁瑣、知識點困難,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的教學會比較嚴格,如果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或者對其中的理解與老師所預期的不符合,那么老師便會將學生不符合的思想與觀點進行糾正,這樣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與發(fā)散性思維。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堅持給學生留有一定空間的原則,在學生對難題進行分析與探討時能夠擁有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這樣對于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綜合科學素養(yǎng)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并且在課堂上,老師也應該拋棄一味的講解與提問的方式,將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與討論,這樣對于學生來說才有更多的可能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遵從學生意愿的原則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度逐漸開展,老師對于高中化學的教學模式或多或少都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思想禁錮,老師對于教學模式的改革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式都沒有實質性的效果,就算有一些老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意見與想法的參考度不高,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學習負擔。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時,應該多多采納學生的意愿與情感,如果學生普遍都感到困難的學習方法,那么就算其教學效果擁有一定程度的成效,那么也應該摒棄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能夠主動將老師教授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與課堂的學習效率。
三、 高中化學簡約化教學的實踐方法
(一)對于課堂教學過程的簡約方法
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摒棄繁瑣、復雜的教學方式與內容,使用簡單、有條理的方法來對需要教授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并且在學生上課的過程當中,對于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是否感興趣或者對于老師的上課方式能不能接受是提高整個課堂效率的關鍵,所以老師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學生對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點保持興趣是能否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針對這一問題,在高中化學的教學課程中做了兩個方面的改動。
第一是對化學物空間結構進行手工模型的制作。比如對于甲烷、乙烷、乙醇等結構式比較簡單的化合物,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好牙簽、鐵絲、橡皮泥等工具,然后教學生親手制作這些化學物的空間結構,學生親自參與其中便會對這方面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達到更高的教學質量的效果。
第二是對于有些化學實驗的教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考慮到學生的安全與實驗材料和器材的成本,通常情況下,高中化學當中的實驗老師都是通過用PPT進行演示或者老師操作、學生觀看的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方法雖然能夠保證學生的安全,但是在實驗過程當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導致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一情況老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母淖儯瑢τ谀切┪kU性比較高的實驗,比如濃硫酸的配置、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等,老師可以通過用PPT進行演示。但是那些危險性比較低的實驗,比如氫氣的制備、乙醇的催化等實驗,老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高中化學實驗的興趣,使其養(yǎng)成愛思考的好習慣。
(二)對于實驗現(xiàn)象教學的簡約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過程當中,很多學生對于高中化學的實驗部分感覺到困難與枯燥,所以老師應該對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首先需要將學生自己作為實驗教學的主體,對于其中所涉及的實驗設備與器材如果有短缺的情況應該及時對其進行補充,并且對于實驗結果要完整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展示,這樣才能夠將復雜繁瑣的實驗教學變得簡單、生動。老師應該清晰地認識到高中的化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才有教導作用,生活當中的常見現(xiàn)象也包含了許多化學知識,并且生活當中的化學知識比課本上的更加生動形象,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這些在生活當中的化學知識與學生們的日常息息相關,首先學生對其充滿了好奇心,如果老師再加以運用正確的手段來進行引導,那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例如,在日常生活當中,消毒液是每家每戶必備的用品,老師可以就此話題展開研討,讓學生回家自己對消毒液展開研究。因為次氯酸是八四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消毒液來調查次氯酸的性狀、氣味等,這樣通過生活當中具體實物的研究,學生會對次氯酸的性質更加了解。老師在課堂上再做一個最后的總結,學生大多數(shù)情況下便會對次氯酸這個化合物擁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又如,在生活當中水壺使用久了會在壺底出現(xiàn)一層水垢,將白醋倒入其中并浸泡一段時間之后,水垢便可以輕松地去除。這種將化學課程內容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并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日常生活當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上,提高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意識,為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高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對于開展往后的教學工作也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