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惠,陳粵麗,張壹涵,侯 鋼
(玉溪市人民醫(yī)院 1.口腔科;2.兒科,云南 玉溪 653100)
隨著口腔固定矯治器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造成牙釉質脫礦的現(xiàn)象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可導致牙齒齲壞、牙髓炎等不良后果。本文通過對正畸矯治中的患者采用不同的預防措施,觀察其牙釉質脫礦的發(fā)生情況,旨在尋找一種有效而簡單易行的預防固定矯治中牙釉質脫礦的方法,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6-2018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的60 例恒牙期患者(共1040 顆牙齒) 為研究對象,男26 例,女34 例,年齡12~23 歲,平均16.5 歲。患者均為恒牙列期,并初次接受治療,沒有明顯偏側咀嚼習慣及牙釉質發(fā)育不全、氟斑牙等情況,全口牙周基本正常,無明顯的牙齦炎、牙周炎癥狀。
所有患者治療前和治療期間均對其反復進行口腔衛(wèi)生宣教,教會患者正確的刷牙法,并督促患者堅持餐后刷牙,做到牙面清潔,治療期間盡量不喝碳酸飲料。在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將患者分為3 組,采用不同的綜合預防措施,分別測定牙齒脫礦程度和統(tǒng)計牙釉質脫礦的牙齒數(shù),比較3 組患者矯正后的釉質脫礦情況。A 組患者20 例,牙340 顆,在矯治過程中使用GC 護牙素在牙體唇(頰) 面,用小棉簽均勻涂布在托槽周圍牙釉質表面,由患者或患兒家長在家完成,每周使用1 次;B 組患者20 例,牙330 顆,在牙體唇(頰) 面,隔離唾沫,取適量氟保護漆,用小棉簽均勻涂布在托槽周圍牙釉質表面,在醫(yī)院科室完成,每2 周使用1 次;C 組患者20 例,牙320 顆,作為空白對照組,牙齒表面不做特殊處理,僅行常規(guī)正畸治療,并按口腔衛(wèi)生宣教要求,做好日常口腔清潔。
矯治開始及矯治結束時觀察牙面釉質白堊色斑及脫礦程度。牙齒以正畸托槽為中心分為齦方、合方、近中、遠中4 個區(qū)域,分別記錄每個區(qū)域的脫礦程度。脫礦程度分為3 度:釉質表面出現(xiàn)輕度的白堊色斑,面積小于所在區(qū)域的50%,為Ⅰ°,計1 分;釉質表面白堊色斑大于所在區(qū)域的50%,但尚未達到100%,為Ⅱ°,計2 分;釉質脫礦較為嚴重,釉質表面出現(xiàn)堊白斑軟化或牙體組織齲損,出現(xiàn)早期齲齒癥狀,為Ⅲ°,計3 分。
90 例患者1570 顆牙中有41 例164 顆牙發(fā)生牙釉質脫礦。病損的主要部位在托槽的齦方和托槽的周圍。矯治結束時與矯正前比較,3 組患者發(fā)生牙釉質脫礦的程度和牙齒數(shù)均較矯治前顯著上升,C 組明顯高于A,B 2 組(P<0.05)。但A、B 2 組無顯著差異(P>0.05)。矯治前后各組釉質脫礦程度和牙齒數(shù),見表1。
表1 矯治前后各組牙釉質脫礦程度和牙齒數(shù)
固定正畸治療過程中易出現(xiàn)牙釉質脫礦,有調查結果反映在使用固定矯治器的正畸治療中,釉質脫礦的發(fā)病率相當高,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臨床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治[1],因此預防正畸治療中的牙釉質脫礦的發(fā)生就成為正畸醫(yī)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在正常人群中口腔內環(huán)境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不利于齲齒發(fā)生。患者使用正畸矯治器,容易出現(xiàn)脫礦,早期主要因素是在粘接固定矯治器酸蝕牙面時發(fā)生的牙釉質溶解,使牙釉質表面部分脫礦,后期的因素就是矯治器長時間在口腔中存在,牙齒清潔困難。在大約2年左右的矯治周期中,由于固定矯治器結構特殊,患者在進食過程中食物殘渣極易堆積在結構縫隙中不易清潔,導致牙面及唾液中變形鏈球菌及乳酸桿菌含量較矯正前顯著升高,破壞患者牙齦菌斑的酸性環(huán)境,促使菌斑中鈣、磷下降,增加齲齒風險[2]。同時,固定正畸治療基本為青少年,刷牙習慣及口腔衛(wèi)生依從性較低,當菌斑附著牙面48h后,牙齒表面可出現(xiàn)釉質晶體溶解,形成釉白斑,約8d 后所有牙齒均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脫礦現(xiàn)象,嚴重者出現(xiàn)缺損、齲齒,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在正畸治療過程中預防患者堊白斑是醫(yī)師關注的焦點[3]。目前臨床常用的預防釉質脫礦制劑有GC 護牙素、氟保護漆、多樂氟等,本預防措施選用臨床常用的GC 護牙素和氟保護漆。GC 護牙素涂布牙齒表面后可與牙釉質表面生物膜融合并吸收,不僅降低釉質脫礦,還可促進齲齒區(qū)域的再礦化。本研究顯示,矯治結束時C 組的平均釉質脫礦程度和牙齒數(shù)顯著高于A、B 2 組,但A、B 2組無顯著差異,說明GC 護牙素與氟保護漆的預防措施對釉質脫礦具有明顯療效,這種現(xiàn)象與氟化物抑制釉質脫礦和促進釉質再礦化的作用有關[4]。綜上所述,采用在加強患者口腔衛(wèi)生意識、堅持正確的刷牙方法的基礎上,配合牙周清潔治療、定期使用氟化物等綜合預防措施,對于最大程度減少口腔固定正畸治療過程中牙釉質脫礦的發(fā)生是必要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