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珣
摘 要:在“大思政”教學背景之下,各大中職院校都非常重視德育教學目標的制定,為切實端正每一個學生的自我思想,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來提高德育教學的實效。因此,不斷改善教學方式的不足,解決德育課堂存在的問題,建立切實有效的德育測評體系,教師需要通過這些有效的途徑來提高中職學生德育課堂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思政” 德育教學體系 實效性
1 引言
為了順應“大思政”教育背景的方向,中職教師應當盡力幫助學生樹立優(yōu)秀的德育品質,加強學生對德育的自我理念培養(yǎng)。而當前部分中職院校需要保障德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解決在德育課程當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保證德育教學在中職院校當中得到有效地開展。
2 目前中職德育課成績評價存在的問題
2.1 評價方式應試化和主觀化
首先,當前部分中職院校教師在德育課成績評價方法上存在不足,例如成績評價方式有應試化以及主觀化的現(xiàn)象,單靠一張期末試卷,一次德育實踐或者一篇德育論文來評定學生的德育水平,這樣的評價方式容易影響學生德育學習積極性,不利于課堂實效性的提高。成績評價方式的應試化,意味著教師將學生的德育水平定格在成績上,此類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導致部分學生對此類評價方式產(chǎn)生不平衡。而主觀化的評價方式忽略了對學生德育能力評價的客觀性,評價過程過于絕對,這兩種普遍存在的德育課成績評價方式都會影響德育課程實效性的提高。
2.2 評價內容單一,缺乏后續(xù)改進措施
由于評價方式存在缺陷,所以部分中職教師對學生德育成績評價內容較簡單,從而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德育水平的不足之處,更無法針對性的進行修正。以湖南省某中職院校的一次德育成績評價為例,教師的評價過程一直以主觀評價為主,并且僅僅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作出評語,更沒有指明學生今后的改進方向,評價內容較為空泛。通過對該問題的分析,教師評價內容中缺乏成績評價的綜合性,并且缺少對學生不足之處的分析指正,從而不能將成績評價的效果體現(xiàn)出來。
2.3 評價忽視個體差異性,缺乏人文關懷
部分教師在評價工作中缺少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觀察,在德育課程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會因自己不同的個性而產(chǎn)生出不同的學習效果。當教師在德育成績評價當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會導致評價的結果缺乏真實情感的流露,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的那一份評價結果是獨一無二的,并且能從評價的語句當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懷,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把評價的內容放在心上,并且針對評價進行自我調整。所以對于當前部分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問題,教師們應當予以重視,在評價的過程中添加一份真切的關懷與情感。
3 淺析德育課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
導致德育課堂存在缺陷的原因存在于多個方面。首先是社會層面,當前社會的整體德育建設意識較為淡薄,社會的建設缺少與德育理論的協(xié)調,導致德育不能成為大眾眼中的一個關注點。其次,學校對于德育教育的實施力度不夠強,在某些教學體系的設置上不夠完善,例如德育課程規(guī)劃時間的不足,教師評價方式的欠缺,德育課程環(huán)境不夠完善等。最后是家庭方面,很多家庭較為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績以及專業(yè)技術,家庭監(jiān)護人缺乏對德育教育的認知,不能意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正是這些原因影響著德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對中職學校德育教學體系的建設有很大的影響。
4 中職學校德育教學評價體系理論模型的初步建立
為了應對中職學校在德育教學方面所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以及學校應當完善德育教學評價體系,利用各項制度來推動體系的初步建立。以廣州市某中職學校的教學評價體系為例,為了引導教學評價體系理論模型的初步建立,學校專門設置了德育知識考察、學生德育生活記錄、德育知識測評等評價活動,在整體的評價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結合考試的成績、日常學習的行為規(guī)范、文明禮貌表現(xiàn)、測評系統(tǒng)問卷評估等方面來對學生的德育成績進行綜合性評價。
5 中職德育教學評價體系有效性的實證研究
通過對廣州市該中職院校的評價體系實踐的分析可以看到,德育課堂真正地得到了學校重視,并且,其評價體系的有效性也是有目共睹,在該體系的完善之后,學生們的整體德育知識水平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德育知識的學習過程一直處于一種和諧有序的教學氛圍當中。在此過程中,德育教學評價體系幫助學生建立了正確的價值理念,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并且讓其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也能夠看到德育教育為她們帶來的益處。
6 結束語
在當前“大思政”教育的影響下,德育教育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引導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德育教育評價體系的逐步完善,每一個教師在德育評價過程當中都能夠做到全面化以及規(guī)范化的工作特性。但是德育教育的發(fā)展路程還是值得各大教育者繼續(xù)走下去,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中職德育教學的實效性會越來越強,德育教育的深化工作會越做越好。
參考文獻:
[1] 高云.“大思政”工作格局研究——中職思政課教學改革實踐探究[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20,22(03):70-74.
[2] 孫寒冰.大思政教育視野下的學生德育實效性研究[J].中國文藝家,2019(09):228.
[3] 滿海寧.“大思政”教育視野下的高職學生德育實效性分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36):150-151.
[4] 張威.針對“大思政”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德育實效性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8(24):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