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幼兒是祖國未來建設的重要接班人,因此其教育備受關注。面對現(xiàn)在巨大的升學教育壓力,幼兒園的戶外游戲活動大量銳減,加之游戲器具的單一化,不利于幼兒全面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簡單分析了幼兒園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并重點分析了廢舊材料在幼兒園戶外游戲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廢舊材料;幼兒園;戶外游戲;運用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zhì)的飛躍,廢舊材料也越來越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比绾巫畲蠡?、有效地將這些廢舊材料再利用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幼兒園為了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較強的動手能力,每天進行約2小時的戶外活動,成為必備課程。然而幼兒園戶外游戲中設備器具玩法的單一性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從“變廢為寶”的原則出發(fā),與幼兒一起動手將廢舊材料改造成新穎有趣的游戲器具,是一個寓教于樂的不錯途徑。
一、幼兒園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大環(huán)境下,教育受到了各方的關注,父母對孩子的知識儲備要求變高,無形中增大了幼兒的壓力。很多幼兒當達到學齡,就會被送進幼兒園接受最全面的教育,以便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優(yōu)秀的學生,為祖國發(fā)展建設做出貢獻。
在家長這樣的期望下,幼兒園教師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很多幼兒園總希望幼兒能消化各種文化知識,過早地進入了作業(yè)循環(huán)模式,使很多幼兒早早失去了美好的童年,每天奔波在幼兒園、家里、補習班中。盡管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也會開展一些趣味活動,如幼兒節(jié)目表演、繪畫比賽等,但更多的還是“填鴨式”教學模式下的“犧牲品”。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很多幼兒缺失了學習的積極性,且思維能力變遲緩,根本不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以及想象力等。
二、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
陳鶴琴先生是兒童教育專家,他明確提出幼兒園應將幼兒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對培養(yǎng)幼兒個體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為了還幼兒一個有趣的童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了關于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戶外游戲及體育運動是激發(fā)幼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不僅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個性品質(zhì),讓更多幼兒在充滿樂趣的童年生活中逐漸成長。足可見,開展幼兒園戶外游戲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以下幾方面。
1.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活動,打破了班級與班級、室內(nèi)與室外之間的界限,幼兒活動的空間變得更加開闊。所有的戶外游戲器械都成為幼兒的最愛,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隨意選擇游戲器具,與其他伙伴一起進行游戲,這樣能很好地發(fā)現(xiàn)不同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能力,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進行教學。同時,在廣闊的戶外游戲活動,幼兒也不會感到受約束,能放松心情地參與各種游戲活動,無形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主性及獨立性,對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
2.拉近了幼兒間的距離,利于培養(yǎng)其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很多幼兒園由于場地有限,其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多是幾個班級同時進行,大大增加幼兒交往對象。很多幼兒能在參與游戲活動過程中接觸到新的伙伴以及老師,這樣新的人際交往關系能讓幼兒更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更好地與其他伙伴融洽相處。例如,在進行合作游戲活動中,同齡幼兒在能力素質(zhì)方面接近,能夠更好地溝通商量,共同組織設計;而在與比自己小的活動一起游戲時,幼兒自己就會無意識地改變“角色”,作為大哥哥、大姐姐,自然而然地擔當起“領導者”“設計者”的角色,并合理分工,確保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參與游戲活動,并在活動中會主動承擔保護弟弟、妹妹安全的責任,這對幼兒今后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同時,在戶外游戲過程中,幼兒還會學會謙讓、合作、分享、互助等個性品質(zhì)。例如,輪胎車是很多幼兒樂此不疲的一項游戲活動,因此在面對器具時,往往一哄而上、擠成一團。這種情況下,幼兒園教師可以適時地進行教育,讓幼兒具有一些公共道德意識,需要排好隊一個一個或是合作玩游戲,還要學會謙讓小弟弟、小妹妹,在有伙伴摔倒時,要扶起小伙伴,一起玩游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開展隨時教育更有效果,也能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互助、等待、謙讓等,為幼兒今后適應社會以及個性品質(zhì)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廢舊材料在幼兒園戶外游戲中的運用探析
1.廢舊材料的收集
雖然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及教師、家長已認識到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但作為幼兒戶外尤其器械,材料玩法較為單一,可操作較差,也很難吸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如,幼兒園戶外游戲器具多為秋千、攀登架、大型滑梯、球、繩等,材料器具的有限,制約了幼兒隨心所欲地玩自己喜歡的游戲?,F(xiàn)在在環(huán)保意識的牽引下,變廢為寶成為一大有效手段,幼兒園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收集各種有用的廢舊材料,自己動手組裝、改造、加工,制作出各種有趣的游戲器具。這樣不僅增加了幼兒戶外游戲的項目,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教師在向幼兒宣傳環(huán)保意識時,發(fā)動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盡可能地收集家里有用的廢舊資料帶到幼兒園循環(huán)再利用,比如家里一些不用的廢舊布條、輪胎、紙箱、塑料瓶等。其次,由于幼兒帶到幼兒園的廢舊材料多種多樣,可以利用家長會的機會,讓家長與幼兒協(xié)同合作將這些材料進行分類整理,并選取可以再利用的廢舊材料,歸納為布條類、木質(zhì)類、紙箱類、瓶罐類等。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增加幼兒與家長的相處時間,創(chuàng)造滿滿的溫馨回憶。
2.廢舊材料的制作及使用
在對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分類整理后,就需要進行游戲道具的設計與制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廢舊材料設計的合理性,才能確保戶外游戲參與的積極性。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可以將一些廢舊材料交于幼兒,讓幼兒親自參與廢舊材料的設計制作。例如,幼兒會利用塑料瓶和繩子制造出“梅花樁”,和小伙伴模擬過小河的情境;或是用各種用剩的食品袋和細繩,制作出各種顏色的“降落傘”;將各種廢舊的布條編織成結實漂亮的繩子,或是制作成小動物的尾巴;用很多紙箱堆砌、組裝成可供幼兒玩耍的“智慧屋”;用舊輪胎可以做成幼兒喜歡玩的呼啦圈或山洞等。
體育自制玩具在我園的戶外活動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用飲料瓶裝上適量的沙子做保齡球瓶、拋接瓶子等;用酸奶瓶、橡皮筋制作拉力器等;將幾個旺仔牛奶罐綁在一起,做成用來練習平衡能力的梅花樁;旺仔牛奶罐上穿兩個洞,加上一根長長的繩子,自制高蹺就完成了;兩個瓶子填滿泥土,中間加一根棍子,就成了啞鈴;油桶加入適量的水,再加一根小扁擔,就可以進行挑擔游戲;瓶中加入適量的沙或水,加上套圈,就可以玩套圈游戲,孩子們在游戲中不斷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增強體魄的同時,也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這些簡單的戶外游戲器具制作,雖然簡單但卻非常具有可玩性以及安全性,還能產(chǎn)生多種不同的玩法,極大地激發(fā)幼兒戶外游戲活動的參與興趣。這才是對各種廢舊材料的變廢為寶的最佳選擇。
當然,在廢舊材料制作的戶外游戲道具真正投入使用中,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即目的性、層次性及多玩性。所謂的目的性指的是,開展一個戶外游戲項目不是單純地讓孩子玩耍,還要確定明確的目的,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在確定了游戲目的,劃好了游戲區(qū)域后,才正式投入游戲器具,如在戶外游戲的跳躍區(qū),教師可以選擇投放易拉罐樁、木塊、布尾巴、墊子、紙棒等各種材料,幼兒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跳高、跳遠等不同游戲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發(fā)現(xiàn)幼兒學會了對材料的觀察、選擇,也進一步了解到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運動情況,才能不斷地調(diào)整材料的投放應用,以便幫助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獲得更全面的發(fā)展。
層次性是針對不同階段的幼兒提出的游戲原則,有的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運動能力更強,而有的幼兒相對弱一些。因此,教師在投入游戲道具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幼兒的情況,滿足幼兒的不同游戲需求。如,戶外游戲中“過小橋”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是一個不能缺少的游戲項目,但由于幼兒情況不同,教師可以選擇平衡木、網(wǎng)橋、浮橋、梅花樁與寬窄不同、高低不等的各種小木橋。對于運動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鼓勵其進行難度更大的平衡能力鍛煉;而對于能力稍弱的幼兒,可以從最簡單的又寬又矮的平衡木開始,旨在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多玩性是針對不同的廢舊材料而言的,可以最大化地發(fā)揮教師及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同樣的材料變成多種游戲道具。如布條:可以塞在褲子里揪尾巴,擺成小河跳小河,擺成不同的迷宮走迷宮,雙人合作鉆“山洞”,雙人拔河,結成長繩跳大繩,開“小貨車”,等等。既豐富幼兒的活動,又創(chuàng)新幼兒的思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具有積極作用。幼兒園通過對廢舊材料的大量利用,不斷地豐富戶外游戲器具,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具有極大的實踐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進.廢舊輪胎在幼兒園游戲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與思考[J].黑河教育,2015(11):77.
[2]陳雅黛.以廢舊材料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游戲中的創(chuàng)造力研究[J].考試周刊,2016(1):195-196.
[3]張立輝.利用廢舊材料自制幼兒體育活動玩教具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4(6):29-30.
[4]李濤.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的有效指導[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12):73.
[5]龐云霞.廢舊材料制作玩具在幼兒園戶外游戲有效利用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5):334.
[6]臧曉華.探索大班幼兒體育游戲中廢舊材料運用的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4(1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