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霞
(黑龍江省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作為醫(yī)院最關鍵的部門之一,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對手術結果和患者的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有必要實施規(guī)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的手術室管理模式,促進手術護理質量的提升,確保醫(yī)療安全[1]。手術室以往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管理模式效果不夠明顯,這是由于手術室的工作量比較大,且護理人員比較多,對專業(yè)知識具有較高的要求,而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造成了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質量不高,對手術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2]。成立專門的手術室質量控制小組,能夠通過完善的組織流程和人員構成形成質量控制體系,對手術室的工作流程進行實施、監(jiān)督和檢查以及反饋,是對傳統(tǒng)單一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的升級,具有明顯的質量改善效果[3],為探究其具體效果,特選取我院收治的手術室患者200例展開下列研究。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200例,均為黑龍江省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間收治的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100例患者中包括男52例,女48例,年齡23-91歲,平均(53.3±7.1)歲;觀察組100例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22-94歲,平均(54.2±3.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專門的質量控制小組:按照手術室有關部門護理工作的具體內容成立質量控制小組,并且分為六個部門,分別是教學部門、消毒部門、壓瘡部門、五常法部門、監(jiān)察部門的文書部門。每一個部門包括兩名質量控制成員,由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yè)水平的主管護師擔任。形成科室護士長-護士長-質控員-??平M成的系統(tǒng)。護士長負責對小組的日常工作質量進行檢查,定期對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的進度和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安排相應的人員進行組內檢查,評價護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對組內存在的護理管理問題和人員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發(fā)展和解決。??平M長負責于手術配合各個專科小組的質量控制工作,重點檢查小組內的工作完成情況,對組內檢查方法、內容和標準進行掌握,定期開展工作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計劃,并對下個周期的工作目標進行制定。
1.2.2 對各個小組的工作內容進行確定:各級質量控制小組負責對具體的而工作內容和職責進行制定和明確。五常法負責對手術室區(qū)域進行劃分,保證科室的衛(wèi)生工作到位,做好消毒管理和儀器設備的擺放工作,標識清晰,對手術室需要的物品進行及時的補充,對儀器設備的性能進行檢查,做好麻醉藥物的管理工作;教學部門則負責對實習人員的培訓、教學、考核等工作,以提升實習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為目標;壓瘡部門需要對手術室住院患者的體位進行管理,檢查是否做好預防壓瘡的相關措施,消毒隔離部門需要做好手術室的消毒工作,管理醫(yī)療廢物和隔離;管理質量檢查部門和文書部門則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和文書書寫工作。
1.2.3 對質量控制標準進行制定:在制定質量控制標準的過程中要收集多方人員的意見,包括護士長、質量控制成員和??平M長,在制定完初步的標準后,按照手術室的特點和小組智能對質量評價標準進行具體的制定,由全員共同商討和修改,之后對標準的文件進行制定。
1.2.4 培訓和考核:定期對所有成員展開培訓以及考核,部門的組長負責具體講解小組內負責的相關工作,對組內成員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收集病分析和討論,適當做出修改。發(fā)放質量管理標準手冊供小組成員觀看,除此之外,匯總科室各個小組質量控制工作的具體情況,結合組員個人工作績效納入考核標準。
1.3 觀察指標
1.3.1 參考本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評分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觀察,包括器械準備、儀器設備管理、巡回護士配合技能、消毒隔離四個方面。
1.3.2 觀察護理滿意度。以我院護理滿意度自制表格為參考,滿分100分,分為十分滿意(80分以上)、滿意(60~80分)和不滿意(60分以下)三個等級??倽M意度為前兩項之和。
1.3.3 對管理前后腹腔鏡設備器械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包括器械準備差錯率、清洗消毒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采用SPSS 24.0,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器械準備 儀器設備管理巡回護士配合技能 消毒隔離對照組 100 15.46±2.36 24.25±2.26 23.36±2.74 15.26±3.04觀察組 100 18.95±3.31 27.89±2.01 25.16±2.19 19.26±3.36 t - 5.264 5.254 8.287 9.941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3 兩組的器械設備使用情況。對照組的器械準備差錯率高于觀察組,器械設備清洗消毒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均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器械設備使用情況[n(%)]
手術室護理工作在臨床中起著尤為關鍵之作用,醫(yī)療人員需要掌握嫻熟的操作能力,結合有效的護理配合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及患者的安全。傳統(tǒng)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存在許多不足,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導致護理質量降低。所以臨床上重點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方法進行了研究[4]。近年來,醫(yī)療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發(fā)展,在臨床治療中廣泛開展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各種疾病。當前臨床上有眾多微創(chuàng)技術類型,如腹腔鏡、宮腔鏡等,為患者帶來了較好的體驗,同時也增加了手術室人員的工作量。因此有必要對手術室的管理工作進行嚴格的把關和持續(xù)改進,然而,在手術室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對治療產生不良影響,容易增加醫(yī)療糾紛[5]。所以,成立手術室質量控制小組,能夠讓全部的而護理人員共同參與護理質量管理,尋找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進護理管理質量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整體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實施科室質量控制小組能形成一個由護士長全面控制的質量控制體系,分為多個部門進行管理,職責明確,流程清晰,具有客觀性和公平性,便于護理人員及時發(fā)現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并指定積極有效的預防和糾正措施。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器械準備差錯率高于觀察組,器械設備清洗消毒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均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質量控制小組能夠顯著改善護理質量評分,促進器械準備差錯率的降低和器械設備清洗合格率以及器械完好率的提高,從而提升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