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素芹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心智發(fā)展水平,通過有計劃、有梯度的階梯式閱讀,促進學生的閱讀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鑒賞思維。由于學生的學習層次、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通過階梯式閱讀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把握學情,對學生進行階梯劃分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實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階梯性的劃分。教師要通過調查、提問、訪談、檢測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學習習慣。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然后依據他們的閱讀能力與習慣進行分層管理。這樣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優(yōu)秀、中等、潛能三個層次,并采用分層管理的策略,當學生的能力達到上一級層次要求后,對他們升級,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一文時,教者讓潛能生提出篩選信息、厘清內容的任務,讓中等生概括主要信息,厘清說明順序,讓優(yōu)秀生明確事理說明文與事物說明文的區(qū)別。
二、目標分層,強化閱讀教學實踐
在語文階梯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明確閱讀目標指導方式,這樣的力度才會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可行性。教師要依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跳一跳,摘果子”的閱讀目標,對優(yōu)秀層次的學生設置發(fā)展性的目標,對中等生設置拓展性的目標,對潛能學生設置基礎性的目標。教師要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開展不同方式的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教師要精心研讀教材與文本相關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開展多層次的對話活動,能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發(fā)展。如在學習《小石潭記》一文內容時,教者向學生推薦“永州八記”,讓學生閱讀作者的生平與寫作背景,能促進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
三、關注差異,注重階梯式的指導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關注中等,兼顧兩頭”的策略,推進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以促進閱讀目標的達成。教師對學習潛能生要降低閱讀要求,只要求他們能夠基本理解文本內容即可;對于中等學生而言,教師要強化指導,幫助他們夯實語言基礎,讓他們理解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能借助關鍵詞分析其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對于學優(yōu)生而言,教師要為他們留有獨立思考的空間,采用少講多練的策略,幫助他們形成獨特的語感,能提升他們利用語言思維進行思考的能力。
四、布置階梯作業(yè),引發(fā)閱讀熱情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實際,向學生布置階梯性的作業(y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并能感受到學習語文所帶來的快樂。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教者讓潛能生敘述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感受文本的寫作手法,體會文本的寫作特點;讓中等生寫一篇反映當今社會人際關系的小作文,文體不限,立意自定;讓學優(yōu)生根據“勢利是人類普遍的劣習和商品社會必然衍生的生活現(xiàn)象,它是超越時代和地域的,‘菲利普永遠不會絕跡”的觀點說說自己的看法,并寫成短文進行闡述。在學生完成作業(yè)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尋找他們表達中的閃光點,這樣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自信,讓他們不再感到自卑。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階梯式的教學策略,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引發(fā)閱讀興趣,促進對文本內容的揣摩、感悟、體驗,從而提升閱讀鑒賞能力,促進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