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會
【摘? ? 要】核心素養(yǎng)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同時這也是初中生學習歷史的重點。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文化情操和歷史情操,對學生懂史、明史并建立完善的人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結合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教育現狀,就如a何打造高效初中歷史課堂展開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0-0115-02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Create an Efficient Classroo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Shandan Yucai Middle School,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CHEN Dahui
【Abstract】 Core literacy will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students' study life and growth, and it is also the foc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history. Learning our countrys history and culture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entiment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istory and Ming history and establish a perfect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conduct research on how to create an efficient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
【Keywords】Core literacy;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Efficient classroom
當代歷史學科教學中,融入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沉淀的歷史文化。這就決定了歷史教材內容的繁多和復雜,歷史知識的瑣碎和零散,導致學生并不能對歷史有一個宏觀的構架和概念。同時,在歷史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歷史知識,更應注重以史為鑒,傳承經典,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不僅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十分有幫助,還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大有裨益。本文將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打造高效歷史課堂展開研究。
一、初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具體內容
初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被分為以下五大內容,分別是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歷史事件進行準確、辯證的分析,產生深刻綜合的思考,得出獨到特別的見解。通過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學生不只是學好了初中歷史,更對中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明和傳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以史為鑒,形成更完善的人格。
首先,時空觀念是指,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歷史構成的主要因素即是時間與空間,沒有任何一個歷史事物能夠脫離時間和空間存在,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當中要樹立時空觀念。而在當代的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往往將時間與空間分割,導致學生對于歷史并沒有一個完整全面的把握,對于歷史知識一知半解,對于歷史事件更是極易混淆和錯亂。
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史料為使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始之可言”。由此可見,史料實證在學習歷史當中的重要性。歷史是對過去發(fā)生事情的記載,具有逝去性、一維性和不可回溯性的特點。因此,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要還原當時的歷史真相,必須借助歷史上遺留下的相關史料,即史料實證。
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fā)展路線,能夠在學生學習歷史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空想主義和其他錯誤思想。通過唯物史觀,學生將會了解如何看待歷史問題,如何運用歷史問題,如何有選擇地繼承并發(fā)展歷史,和如何辯證性地批判歷史問題。
歷史解釋要求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原因和意義進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觀的評判。在當代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中,某些歷史用語使用頻率非常高,似乎教師和學生都耳熟能詳。但是,當被追問起這一用語或知識的由來及含義時,大部分學生往往欲言又止,一知半解。
最后,歷史價值觀也是學生必備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一。歷史價值觀可以從歷史觀和價值觀兩方面來理解。首先,歷史觀又被稱為社會歷史觀,是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和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其次,價值觀是一個人對周圍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看法。那么將二者相結合,就構成了歷史價值觀。樹立一個有體系的歷史價值觀,在學生分析歷史和解釋歷史過程當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學生就會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產生錯誤的理解和崇拜。因此,只有當學生掌握了以上五種歷史核心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歷史知識。而只有當教師注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時,才能更好地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二、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打造高效課堂
(一)樹立時空觀念
時空觀念,首先要求學生明確特定的時間與空間將引發(fā)特定的歷史事件。其次,要求學生能夠以時間為經,以空間為緯,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穿插于這一網絡中,構建起一副完整的歷史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將時間與空間二者緊密地聯合在一起,以時間和空間要素,引出對歷史事件的講解。例如,在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科書中,書中大致敘述了中國從史前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階段的歷史,這一時期的歷史十分枯燥,缺乏趣味性,同時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十分密集且繁多。那么,教師在本書的教學中就可以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將白紙黑字的文字通過圖片或者動畫等方式進行更生動的展現,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蛘咄ㄟ^當時的地圖或地形圖,結合時間順序讓學生由因導果,使學生通過時空這兩個因素的結合,真正理解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樹立良好的時空觀念,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順歷史脈絡,對于記憶和掌握歷史知識大有裨益,對于打造高效課堂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注重結合史料實證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結合史料實證的意識,教師首先就要讓學生通過不同類型的史料實證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史料實證可以是照片、日記、票據和訪談等多種類型,但是要求史料一定要真實可靠。其次,不僅史料實證的類型和種類要多樣,史料實證的內容也要全面豐富,讓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有更全面綜合的理解。例如,部編版八年級歷史教科書上冊中第一單元,主要內容集中在兩次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上。教師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可以首先運用多媒體資源展示鴉片戰(zhàn)爭的照片,或者用三次大規(guī)模戰(zhàn)斗中的文案等來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佐證。同時,在介紹這一單元時還要提供戰(zhàn)爭本身的歷史資料,展示國外國內、過去現在等多方面的誘因。對于相應的歷史人物和自然環(huán)境也要有相應的普及,這將幫助學生在解決歷史問題時掌握更多的細節(jié)。這種多類型、多方面的史料實證的展示,將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和分析歷史事件。對不同史料實證的分析和了解,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這一素養(yǎng)的生成能夠促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上更好地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樹立唯物史觀
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就是要求學生學會正確地看待歷史問題,正確地運用歷史問題,有選擇地繼承和發(fā)展歷史,對歷史問題進行辯證性地批判。在看待歷史問題上,學生要明確歷史絕對不是憑空產生的,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產生都有其前因和后果。要學習歷史,教師首先應讓學生承認歷史并尊重歷史,承認歷史的真相,弘揚先人的工業(yè)和成果,也不忘曾經犯下的錯誤,承擔應有的歷史責任,并享受應有的歷史權益。在運用歷史的問題上,正如古人所說,前車之轍,后車之鑒。學生不僅要學習歷史,更要通過歷史看向現在的實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歷史中被前人通過實踐而證明了的理論與經驗,結合當今社會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歷史教科書上冊第一單元講述的是兩次鴉片戰(zhàn)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與背景,綜合考慮到戰(zhàn)爭爆發(fā)的歷史與政治因素。同時,要讓學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并從這兩次戰(zhàn)爭中總結出對當今國際環(huán)境下的中國有意義的啟示,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能力。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史觀,不僅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打造,更讓學生對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人們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更加關注,尤其是在歷史這一特殊的學科中。歷史的核心素養(yǎng)大致分為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五個方面,對于這五個不同方面,我們也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相信會對打造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亞男.高中歷史教學的情境導入研究[D].石家莊市:河北師范大學,2019.
[2]梁聰聰.基于教師視角的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D].曲阜市:曲阜師范大學,2019.
[3]王忠裕.“三段四模塊”模式下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陳大會(1977.06-),男,漢族,甘肅張掖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歷史。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