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萱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這對現代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具有一定影響。隨著學生德育要求的不斷上升,傳統(tǒng)德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在新時期小學德育過程中進行心理輔導工作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德育? ?心理輔導? ?意義
一、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對小學德育的重要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德育已經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在德育過程中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課程具有重要作用,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能夠起到積極影響。如果教師開展的心理輔導工作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會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心理健康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德育的重要內容。教師正確開展心理輔導工作,能夠推動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在小學德育中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心理輔導工作缺少明確的目標,輔導教育隨意
由于每一位教師的教學素質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他們采取的心理輔導策略也會具有不同之處,但是無論教師運用哪種心理輔導策略,共同的目標都是提升小學德育質量,讓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在開展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教師要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這樣就會有更強的目標性和針對性來設計工作內容,推動德育工作順利開展。但是,在實際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很多教師沒有提前設計好教學內容,也沒有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甚至還有一些教師運用統(tǒng)一的德育大綱,沒有考察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況,導致開展的心理輔導工作與教師應該達成的教學目標出現偏離,不利于提升小學德育工作質量。
2.心理輔導工作的方法過于形式化,缺乏實質性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有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得到了普及與運用,這些教學方法雖然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但是教師運用教學方法的過程依舊存在不足。如有的教師習慣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快速接受新型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的理解也不全面。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各所學校均出現了教師運用新型教學模式的現象,甚至教師對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性的追求影響到了德育目標。
三、在小學德育中做好心理輔導工作的有效對策
1.注重心理輔導工作的系統(tǒng)性
在德育過程中,教師要尊重知識本身具有系統(tǒng)性這一原則,將知識放在合理的聯系范圍之內,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但是,由于現代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碎片化的信息知識在網絡上隨處可見,一部分德育教師受碎片化信息的影響,忽視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貫性,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缺乏系統(tǒng)化。因此,為了提升小學德育心理輔導工作的質量,教師要在系統(tǒng)化的前提下開展輔導工作,科學規(guī)劃整個輔導過程,讓學生明確知識之間的聯系,并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
2.以學生為主體
在德育過程中,學生并不是單純的知識接收器,尤其在心理輔導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思維,并與教師產生情感共鳴,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創(chuàng)新心理輔導策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改變傳統(tǒng)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其次,教師應該適當地加入德育知識,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工作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而教師自身也要明確心理輔導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從而推動自身更加積極地創(chuàng)新輔導工作策略。同時,教師要重視心理輔導工作具有的系統(tǒng)性,引導學生形成德育知識系統(tǒng),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德育工作質量的上升。
參考文獻:
[1]于大勇.小學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輔導工作[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2).
[2]徐智慧.小學德育教育怎樣開展心理輔導工作[J].新教育時代教育周刊(上),2015(38).
[3]黃金雙.淺析德育與心理輔導的對立統(tǒng)一性[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6).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龍港市宏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