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社會對畢業(yè)生專業(yè)英語能力需求的普遍提高及ESP教育的發(fā)展,應用型本科高校已逐步開展ESP教學。由于市場現有教材適配度較低,部分學校選擇編寫校本教材,但編寫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本文將結合所在院校ESP教學情況及筆者教學經歷,對應用型本科院校ESP校本教材編寫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ESP;校本教材
【作者簡介】方悅(1991-),女,黑龍江拜泉人,哈爾濱華德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翻譯、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應用型大學ESP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SJGY2019025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 引言
ESP全稱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專門用途英語,其概念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在西方。我國學者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關注ESP教學,但當時由于多種原因,ESP教學并未廣泛開展。20世紀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對雙語人才需求的改變,我國學者逐步意識到了單純的通用英語教學與實際應用不完全吻合的問題,關于ESP的討論再次興起。多位學者就此進行了研究,其中蔡基剛教授更是在分析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問題和需求后明確提出,隨著我國的國際交往日益擴大,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我國大學新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將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并發(fā)表了多篇文章闡述相關理論、發(fā)展過程和展望。
目前,我國ESP教學已經歷了理論探索時期、實踐試點時期。2011 年,中國外語教學研討會專門用途英語專業(yè)委員會正式成立。2014年6月,中國專門用途英語評估測試研究與發(fā)展中心成立,標志著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在全國推開。國內應用型本科院也積極開展ESP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其中,校本教材編寫問題尤為突出。筆者結合教學經歷,對應用型本科院校ESP校本教材編寫的必要性、困境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法。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編寫ESP校本教材的必要性
ESP教學在我國已有一定的發(fā)展,市面上已存在一定量的相應教材,主要分為兩類:普通本科教材、高職高專教材。相關教材基本包括詞匯、語法、句法等內容,一部分重點關注閱讀、翻譯能力,一部分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但總體來說,現有教材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ESP教學適配度比較低。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在英語水平和未來就業(yè)方面都與普通本科和高職高專學生有一定的區(qū)別。這類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不需要像部分高職高專學生一樣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學習,在學習能力方面又較普通本科學生有差異,對較難的知識存在吸收困難、學習興趣不高、無法自學等困難。從就業(yè)角度而言,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畢業(yè)后,用人單位對其英語能力的要求遠不如普通本科學生高,但又有部分基礎類專業(yè)相關工作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能力。這就造成了應用型本科ESP教材選擇的困境,普通本科教材太難,學生學習比較困難,高職高專教材略顯簡單,滿足不了學生的就業(yè)需要。因此,根據學校、社會、行業(yè)、專業(yè)及學生情況和需求編寫適合本校的ESP校本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ESP校本教材編寫困境
因現有教材適配度低,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選擇自編教材或講義進行授課,筆者所在學校即是如此。過程中,由于缺乏理論指導、師資力量不足、需求了解不全面、真實語境資源少等原因,教師自編校本教材有一定的難度。
1. 缺乏理論指導。目前,我國關于ESP教材的研究已在開展,截至筆者撰寫本文時,在中國知網上以“ESP”“專門用途英語”“教材”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檢索到2000多篇文獻,但著重談教材編寫的并不多,甚至一部分文章與ESP教材編寫并不相關。同時,相關教材編寫理論發(fā)展也并不完善,雖然蔡基剛、王艷等學者都曾發(fā)表相關文章,但未有可作為普遍標準的理論或權威研究成果體系出現。所以,各校普遍處于校本教材編寫的嘗試和初始階段,教師進行教材編寫時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對于開展ESP教學較晚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來說,指導理論的缺乏更會使其陷入迷茫。
2. 師資力量不足。師資力量不足是限制應用型本科高校ESP校本教材編寫及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國,究竟是應該由英語教師還是專業(yè)教師進行ESP課程講授曾存在爭議。英語教師對專業(yè)知識基本沒有了解,講授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專業(yè)教師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十分容易將課程變成專業(yè)英語的詞匯教學,無法關注英語語言本身,偏離ESP課程的授課目的。編寫校本教材同樣會遇到此類問題。應用型本科高校中英語水平高,對行業(yè)情況、專業(yè)知識了解又比較透徹,或有行業(yè)相關從業(yè)經驗的教師相對較少。大學英語教師缺乏專業(yè)理論研究,對行業(yè)背景不夠熟悉,專業(yè)相關內容了解甚少,甚至部分教師在接到授課任務前對某專業(yè)完全沒有了解,在課程設置材料選取方面會無法準確判斷;專業(yè)教師雖對本專業(yè)有一定來接,但英語水平有限,對材料的語言點分析不夠透徹,很可能造成內容選取和語篇分析流于表面。
3. 需求了解不全面。ESP 教學要教授學生目前和將來要使用的語言,要幫助學生學會有效地使用他們所需的語言,能用英語完成各種職場上的交際活動。編者要全面考慮學習者的各種需求因素,做到有據可循、有的放矢。這就要求教師應在充分了解目前市場需求、用人單位需求、行業(yè)需求及學生對自身未來工作預期的基礎上,對未來的形勢進行預判,判斷學生畢業(yè)后需要擁有怎樣的語言基礎和相關能力,并據此選取合適的材料進行分析、編寫教材。然而現實情況是,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局限等原因,對未來要從事的工作沒有預判,對于工作中對語言和能力的需求也并不了解,教師團隊中具有相關從業(yè)經驗、能夠緊跟行業(yè)需求、可把握行業(yè)發(fā)展趨勢的教師也不多。因此,教師在編寫教材時,可能無法準確判斷究竟應該通過教材著重培養(yǎng)學生哪方面的能力,如何模擬未來工作場景進行訓練。這就容易導致教材編寫缺乏針對性、脫離工作環(huán)境真實需求,所編寫的教材可能還是單純注重單詞、句法,變成帶著ESP外殼的通用英語教材。
4. 真實語境資料少。教材的“真實性”,是 ESP 教學的靈魂。教材內容必須是真實的語料,并且與專業(yè)相關,設計練習和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時應體現專用英語的社會文化情景。材料越真實、越權威,越能為學生提供更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越能更精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ヂ摼W上雖然存在一部分的免費資源,但這些資源的真實性、準確性有待商榷,很大一部分都是過時資源,不符合未來行業(yè)的需求。另外,相當一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缺乏相關信息來源渠道及檢索能力,有些教師甚至無法獨立通過網絡等其他途徑獲得免費的外文資源。由于缺乏行業(yè)背景和人脈,大部分教師無法獲得真實的行業(yè)資源、了解真實的工作語境。很多真實的文件資料都屬于公司內部資源,無法獲取,個別可付費的資源也超出了教師甚至學校的經濟承受能力,甚至不知如何購買。
四、解決方法
應用型本科院校若想通過適配度高的校本教材進行真實有效的ESP 教學,解決面臨的編寫困境是重中之重??蓮募訌娎碚搶W習與探索、組建跨學科教師團隊、加大調研分析、提升資源搜索能力及投入四方面入手。
1. 加強理論學習與探索。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理論既可以通過學習得來,也可以借由實踐總結。當前,ESP教學編寫方面雖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但也有部分學者提出了建設性的想法。進行校本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教師應對現有的理論進行充分學習與探討,可以以教研室等為單位進行交流與分享,并在過程中根據所在學校情況將交流成果用于指導教材編寫。教學中,教師也應注重學生對教材的反饋,使之反作用于教材編寫,并注意總結,爭取形成符合本校情況的相關理論。如可行,也可考慮以論文等形式發(fā)表,為其他相關院校提供借鑒。
2. 組建跨學科教師團隊。鑒于大學英語教師和專業(yè)教師在ESP校本教材編寫及教學方面都存在短板,組建跨學科教師團隊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跨學科組建團隊,可將大學英語教師及專業(yè)教師的長處進行結合,專業(yè)教師根據專業(yè)情況選定方向、提取精髓內容,大學英語教師據此進行語篇篩選、語言點分析,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選擇適配度較高的材料。教學過程中,教師團隊應定期舉行研討會、分享會,從不同的視角針對教材的反饋進行分析,以便進一步提升校本教材的質量。同時,學??梢詫⒉糠趾献髌髽I(yè)的相關專業(yè)人員聘請為團隊人員或者指導人員,根據真實的工作經驗給予教師團隊一定的指導。如有必要,也可同其他開展ESP教學的院校開展跨校團隊合作。
3. 加大調研分析。加大調研分析是編寫ESP校本教材的必由之路和根本路徑,也是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學方面較缺少的工作。只有通過大量的調研和精準的分析,才能直面未來職場、社會和學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導教材編寫。一方面,教師和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畢業(yè)生、合作企業(yè)和國內外其他企業(yè)進行材料收集??赏厴I(yè)生建立一定的反饋機制,由學生真實地反饋其在工作中需具備的能力,學校之前教授的知識和能力哪些比較實用,哪些尚可提高,哪些需要補充。也可同企業(yè)進行座談、訪問和發(fā)放調查問卷來了解企業(yè)對畢業(yè)生ESP能力的核心需求。同時,也可考慮委派部分教師深入企業(yè),真實開展工作、調研,通過直觀感受和工作經驗發(fā)現企業(yè)需求。
4. 提升資源搜索能力及投入。對于真實語境資料少的情況,應用型本科院??蓮膬煞矫嫒胧?。一方面,提升教師本身的資源搜索能力,發(fā)動教師的人際關系,盡可能尋找合適的資料。同時,也應加大相關投入,對于經典的、核心的付費資源,可考慮購買并努力尋找購買渠道。
五、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由于現有教材適配度不高,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始進行ESP校本教材編寫。編寫過程中,存在著諸如缺乏理論基礎、師資力量不足、需求了解不全面、真實語境材料少等問題,但通過加強理論學習與探索、組建跨學科教師團隊、加大調研分析及提升資源搜索能力及投入等方式,經過一定時間的嘗試與反饋,應用型本科院校ESP校本教材編寫困境一定會有所改善。
參考文獻:
[1]蔡基剛.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325-341.
[2]蔡基剛.中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發(fā)展回顧、問題和任務[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3):68-72.
[3]王艷.對我國ESP教材編寫原則的探討[J].中國外語,2011(2):75-81.
[4]顧憶華.基于CBI教學理念的高職高專ESP教學模式探索[J].外國語文,2011(5):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