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彰有
雨果曾說:“風格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沒有風格,你可以獲得一時的成功,獲得掌聲、熱鬧、鑼鼓、花冠、眾人的陶醉的歡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勝利、真正的榮譽、真正的桂冠?!苯鼛啄晡覅⒓恿烁黝愓n堂教學評比活動,獲得全國中小學“部級德育精品課程”、全國課堂引領示范性展示課特等獎、南京市“一師一優(yōu)課”一等獎等成果。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我的以“情景討論教學法”為特色的教學風格。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擁有的獨特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個性特點等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淀而成的,是一個教師教學技藝走向成熟的標志,是普通教師成長為名師的顯著標志。如果一個教師教了二三十年的書,無意于創(chuàng)新,無風格可言,只能是經驗型教師。肩負“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神圣使命的廣大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理應擁有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獨特而鮮明的教學風格呢?
首先,運用先進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選擇合適的科學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這是形成自己教學風格的前提。工作頭十年,我發(fā)現(xiàn)教師最犯難的是學生認為政治理論枯燥,學習興趣不高。1998年,我在學習西方教育理論時,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的“學習者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經歷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和發(fā)展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對我啟發(fā)很大、觸動頗深。此后我在教學中開始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在情境中設置問題,讓學生探究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其次,在實踐反思中提煉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風格是自己教學理念的外化。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大膽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就能提出并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并自覺建構自己的教學模式。這是形成自己教學風格的核心。我反思1998年以前自己的教學,以學生高考取得高分為目標追求,上課生硬灌輸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育分”不“育人”,學生的高考成績雖有所上升但核心素養(yǎng)并未有提升。于是,我對自己的政治課教學進行改革,在教學實踐中反復探索,逐漸提煉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政治課教學最重要的在于喚醒學生的內在自覺,而讓學生在情境中活動是重要載體;課堂教學重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體悟、認同政治理論,以增強實效性和感染力。
再次,通過課題研究建構自己具有示范性的成熟的教學模式。課題研究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探索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把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方法的科學研究活動。借助課題研究的方式建構有個性的教學模式,是形成自己教學風格的關鍵。為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1998年我申報了一項市規(guī)劃課題,所提出的教學流程是“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指導自學—總結歸納”;到2000年就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情景討論教學法”。此后十余年,通過不斷吸納新的教育理論、融入新課程改革精神,不斷上課題研究課、示范課,交流推廣修正完善,到2015年我將“情景討論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提煉升華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呈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指導學生探究—教師點評歸納”,更具前瞻性、操作性、普適性、實效性。
當然,教師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首先應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追求“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教育價值;同時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不生硬模仿照搬他人教學風格,防止教學風格僵化等。